吳葉蘭
摘 要:隨著互聯網系統、通訊系統及信息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邁向了數字化時代。在該背景下,高校財會業務有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很多挑戰。基于此,高校一定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財務會計工作,保證與時俱進,進而推動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財務會計;優化策略
財務數字化不只要借助計算機來完成核算工作,也并不是簡單的會計電算化,財務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并不相同,其一種繁瑣的項目,是基于網絡、通信、計算機等先進數字技術設施,以科學的管理思想為依據,全面優化財務會計業務,嚴格控制與資金流有關的各種信息資源,創建并共享信息資源,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由此提高財務會計者的業務水平,給高校管理人員帶來科學、客觀、真實的財務數據分析依據,迎合相關人員對財會信息的需要,進一步提高校財會質量。伴隨數據技術的日益進步,社會各界都開始創建信息化系統,有效提高了財務質量。全面開展財務數字化工作,是貫徹執行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的關鍵途徑,對進一步提高我國財務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高校財會工作存在的不足
1.1管理制度不合理
高校財會活動管理制度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①在大部分高校財會管理活動中,還沒有采取數字化管理機制,這樣很難確保財務數據資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無法有效防止財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②與以往的財會管理活動比較,財務信息化模式在操作方面存在明顯差異。但是,由于相關業務人員缺少信息化觀念,無法用創新措施來提高業務效率和減少財務風險。③針對大部分高校來說,其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軟件投資力度不足,主要體現為軟件建設差,技術性人才緊缺等。
1.2財務信息化資源庫創建共享性差
我國政府無部門相繼發布了教育數字化規范、會計電算化操作標準等文件,這對研發與使用財務軟件起到了較大的規范作用。但是,各大高校內信息還沒有完全同意,對數據的格式、采集方式等存在不同,財務會計人員基于財務管理的要求,并沒有站在非財務人員的角度考慮信息的收集、共享,導致資源不能得到合理使用。早期針對財務系統基本數據初始化就沒有制定出規范標準,沒有考慮可調整型、可拓展性,造成后續的財務控制受到基礎數據的制約,阻礙了業務效率的提高,限制到財務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1.3財務數據安全隱患
財會部門的業務人員大部分屬于財務專業類人才,缺少網絡安全運維及數字化管理類人才。但是,在財務數字化工作中,財務系統的運維基本上依靠企業或是自身的網絡管理系統,造成財會數據安全防范出現了不能主動出擊的局面。部分高校為迎合應用者的要求,公開了少數信息以供用戶查找與瀏覽,這樣就給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埋下了隱患,在防止不法者入侵上要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
1.4財會人員整體素養偏低
在高校經營發展中,財會活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對財會業務人員的素養要求很高,其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技能,還要掌握信息化系統與相關職業品德內涵。特別是在目前的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內財會工作者更需要具備綜合發展的素養。但是,針對當前大部分高校來說,財會工作者通常會缺少時代和專業所需的整體素養。比如,無法熟練掌控軟件操作方法、法律法規觀念弱化、職業道德素質偏低等等。
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財會工作完善策略
2.1制定健全的財會數字化管理機制
就高校內財會信息化來說,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時,不僅要合理參考國家法律法規,還應當各項工作中建立出詳細的、全面的管理機制。比如,在制定高校內部財會數字化管理機制上,要求做好組織管理機制、職工管理體制、設施管理機制、網絡運作管理機制、軟件和信息的管理機制、保密管理體制等各環節的工作。在建立財會信息化機制時,要根據內控體制,并配合信息化系統來建立完善的制度。高校內部財會管理任務要充分參考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思想,進一步優化自身財會數字化管理效果。
2.2制定統一的財會信息搜集標準
信息屬于財會數字化建設和利用的前提,缺少資料,信息化就無從說起,缺少信息標準的信息化是混亂、低效的,并導致業務量增多。部分高校常常盲目使用財會軟件,對其基本信息并沒有基于財會信息化來建設,使得目前的信息不能與其他單位相符合,例如高校生的學籍信息與費用交納軟件不相符,造成查詢、繳費等業務進度遲緩,不能迎合學生及高校教務部門的要求。
2.3創建統一認證,關鍵信息和網絡相隔離的查詢制度
大數據的出現及應用,使高校內各應用程序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這給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創建帶來了較大的風險,需要對重要的財會進行加強風險防范,防止泄密。其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點內容:①財務數據化能根據高校信息化綜合門戶認證,建立完善的身份特征,并與IP實現綁定,設置各種用戶的應用權限,防止不法者獲得相關信息資料[1]。②財會數據資料要妥善存儲,不能將數據只存儲在1臺電腦中,需要實行雙機、雙媒介備份,定時整理備份資料,備份資料應當不與網絡相連,防止不法者入侵。③財會核心信息在指定網絡中使用,與指定電腦相綁定,設置防火墻。要求查找相關數據時,要采取先傳輸至另一臺計算機的模式處理,傳輸之前要先做好備份。
2.4強化財會內控,重視財會數字化人才培養
新時期,財會信息化,需要數據標準化、系統管理有序化,財務控制必須基于信息系統的特點對財會業務實現重組,防止人為干預,完善管理程序,從而降低財務風險[2]。此外,財務信息系統的建立和使用,與財會人員的支持密切相關,需要根據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加大財務數字化培養力度,主要對信息化措施進行培訓,增加財會工作人員對信息規范的認識,做好財務軟件的基本數據控制工作,加大財會信息的數字化收集、信息化處理力度,進而不斷提升財會數據應用水平。
2.5完善財會管理,增加財會管理數字化的共享性和穩定性
財會工作一般要具有保密性,在保證該特征的前提下,高校財會工作還要順應時代及自身發展的要求,采用數字化系統,建立財會共享服務軟件。在該平臺下,高效統一處理各種財務業務、工資內容和學生繳費等各項工作,還可以促進高校內每個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和結合,進而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加大資源的使用率[3]。另外,在高校財會活動中,為建立信息系統平臺,還要引入傳統財會管理任務。針對高校實際情況,嚴格管理各部門和崗位,妥善解決各種互聯網安全隱患并設置網絡權限。在充分發揮軟件權限功能的基礎上,處理好數據信息的備份工作,進而不斷增加財會業務的安全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系統的深度發展,高校發展中出現了大量數據資料,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標準的分析和使用,挖掘數據資源的作用,進一步促進高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財會工作是高校內部重要的任務,是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與保障,所以,要求采集多方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和使用,不斷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以促進高校教育工作的進行。
參考文獻
[1]田建中,高惠鳳,祝慧潔,李帥.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1):42-46.
[2]高大正. 基于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高校財務信息系統研究[D].天津大學,2014.
[3]盛其杰. e時代高校財務管理新模式探索——高校財務管理一體化[D].西北工業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