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忠 馬春玲
教育要為社會需要服務,社會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教育教學就應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人才為價值趨向。既如是,自主自主互助學習型學習就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種有效嘗試。
一、自主互助學習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激活創新靈性
好奇與好勝是科學家的一種重要的品質,居里夫人認為人類的第一美德就是:好奇心和好勝心。愛迪生在晚年總結自己的科學人生和成就時說: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我沒有特殊的天賦。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瓦特蒸汽機的發明皆源于好奇好勝。好奇、好勝是創新的催化劑,奇則思,思則想,想則探,探則創,創則勝,有了一次成功的喜悅,必然想二次、三次……由此,自主互助學習就是在學生的一舉一動中去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去激發學生的好勝心,鼓勵質疑,提倡求異。倡導學生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敢于向權威挑戰,長此以往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濃厚生動的創新氛圍,從而催化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激活課堂教學創新的靈性。
二、自主互助學習讓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有效結合,事半功倍
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以學生能夠主動地開展自主學習為前提。自主互助學習的探索實踐注重了兩點:首先,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注重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有計劃的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這種獨立學習的能力,構建獨立自學思考模式。讓學生扔掉依賴教師這條拐棍,支持學生獨立自主探索學習,由教師指導學生個人根據教材提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制定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作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其次,自主互助學習更重視學生獨立自主學習下的合作學習。它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更同發展。自主互助學習小組合作中:一是混合編組,小組成員的異質物互補,確保小組成員各具特色,取長補短。二是平行小組學習的考核制度。建立對立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評出一個優勝的小組,對立小組之間設立同質的對立同學 ,評出本節、本周、本月的優秀個人。設立對立組和設立對立的同學,建立小組的評價,更能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自主互助學習在培養獨立自主學習與有效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們養成讓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有效結合,形成終身受益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成就未來,教學則事半功倍。
三、自主互助學習創造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增效提質
蘇霍姆林斯基: "如果教師不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帶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所以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使學生沉重的負擔" . 自主互助學習為學生創造寬松的自由的、盛滿歡樂、興趣的學習環境,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切實成為一個開放的快樂的主動地參與、積極探索的過程。建立起一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場,培養學生自主、合作互助學習的能力,營造起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放下架子,注意向學生學習,師生之間真正做到"互相學習、互相切磋、互相鼓勵"師生間知識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可以迸發出創造的火花,讓課堂教學增效提質。
四、自主互助學習培養質疑精神,激發創新的火花
探索源與思,思源與質疑,北宋哲學家張載認為:“可疑而不疑者 ,不成學,學則須疑。”學習過程本質上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生疑、質疑、再釋疑的過程。自主互助學習通過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們在互助合作中培養質疑精神,讓學生的創新思維開花,課堂教學和諧而靈動,師生愉悅而課堂成效卓著。自主互助學習倡導學生創新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在民主和諧平等的教育氛圍中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培養他們不唯師,不唯書,不輕信現成的結論的求實精神,鼓勵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羈絆,擺脫條條框框的束縛,讓他們學會大膽的質疑,小心求證的治學方法,讓學生把書讀活,把問題想透,真正做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培養他們由質疑到探索的精神,培養他們積極探索的品質,在質疑過程中激發學生們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