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明
在民族地區(qū),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語文教學存在著重教輕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學習實際和學習主體地位的傾向。課堂上,教師往往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識代言人形象成了課堂的主宰,忽視學生的生命存在,忽視人的完整發(fā)展,過多地關注知識,過少地關注人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學模式一般為“告訴--接受”。學生主要在教師的帶領下被動地學習,以聽教師的講解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為主。教師常以自己的設計和思想去規(guī)范學生,教學活動基本上是按照教師預先設計好的進程一步步進行,學生不過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劇的配角。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對民族地區(qū)學生認知水平、母語影響等的分析,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形成了初步的民族地區(qū)小學語文嘗試探究性閱讀教學模式。
一、基本模式
小學語文嘗試探究性閱讀教學立足于“語文”,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積極嘗試,自主探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并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獲取新知和發(fā)展能力的途徑,讓學生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自己獲取知識,增長能力。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生的學習伙伴的身份來面對學生的探究活動,絕不能簡單地把現成的結論告訴給學生,而要引導學生自己經歷探究學習的全過程,獲得親身的體驗,從而有所感受,有所發(fā)現,同時,實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并掌握終身有用的學習方法,提高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概括起來,小學語文嘗試探究性閱讀教學模式基本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自學--合作研討--得出結論--探究發(fā)展此基本模式在運用中還需結合不同課例加以靈活變通。
二、模式特點
小學語文嘗試探究性閱讀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特點。
情境性。嘗試探究性學習十分注重學生在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實踐和探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有利于顯示學習的真實性,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出整體性的任務。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還要把情境創(chuàng)設看做是教學設計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問題性。學習者總是從問題出發(fā),圍繞一定的問題展開探究活動,并最終解決問題。
嘗試性。學生在自主閱讀探究中,只有敢于嘗試,善于嘗試,才會有所發(fā)現。
合作性。學習者在進行嘗試探究中,往往需要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務。
指導性。教師在學生嘗試探究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引導和點撥,促進學生探究成功。
反饋性。教師不能滿足于問題的解決,還要引導學生對探究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價。
三、應用舉例
(1)教學精讀課文《將相和》這篇遠離學生生活的課文時,教師宜先引導學生解題,并組織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相關背景材料,之后安排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嘗試提問,整合出三個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藺相如拿著和氏璧是真撞還是假撞?”“藺相如是要與秦王真拼還是假拼?”“藺相如對廉頗是真怕還是假怕?”以此作為本課的探究學習目標。再組織學生圍繞三個問題進行默讀勾畫、小組交流與研讀,準確把握人物形象。最后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對三個問題展開辯論。在辯論過程中,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思辯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其基本教學模式如下:
解題入手 交流資料→自讀課文 感知內容→質疑問難 整合問題
↓
自由組合 展開辯論←小組討論 研究朗讀←默讀勾畫 自主解疑
(2)教學《趙州橋》一課,從學情來看,學生對趙州橋知之甚少。教師在課前應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趙州橋的文字和圖片資料,為課文的學習積累信息,豐富知識背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后,鼓勵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并將學生的難點和本課重點結合起來,把教學目標確定為:理解“為什么趙州橋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然后放手讓學生靜心讀書,勾畫出能體現“創(chuàng)舉”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小組上交流。接著,組織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圍繞“創(chuàng)舉”深入閱讀討論,用讀、畫、講的方式理解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突破了難點。最后,引導學生模擬游客參觀趙州橋,使他們在有趣的情境中多向互動,深化了對“創(chuàng)舉”的認識,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探究學習中提高了語文能力。其基本教學模式如下:
課前查閱 資料交流→自讀課文 初步感知→質疑問難 確定目標
↓
小組合作 模擬參觀←圖文結合 理解特點←勾畫句子 小組交流
(3)《鳥的天堂》一課的教學,應緊扣一個“美”字,利用圖、文、音樂,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美,欣賞美,理解美、體驗美。其基本教學模式如下:
配樂朗讀(《苗嶺的早晨》) 學生朗讀 勾畫研讀
創(chuàng)設審美情境 → 感受美 → 理解美
↓
課后練筆← 師生感情讀← 配樂品讀
創(chuàng)造美 體驗美
欣賞美
總之,民族地區(qū)小學語文嘗試探究性閱讀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能抓住模式的基本特點,結合課文類型與學生實際加以靈活變通,學生的的嘗試探究就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