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
在課前通過數學文本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讓學生通過有效的文本閱讀獲取信息,進行有意義的思考,把個人理解融會到概念和認知過程中,積極構建知識,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成長。
為準確把握學生課前的文本閱讀及自主學習狀態,筆者對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的初一年級學生課前數學學習現狀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1.2%的學生沒有課前通過文本閱讀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21.2%的學生有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但僅是標注課本概念,存在知識點不清晰,沒有積極思考、構建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等問題;只有17.6%的學生能夠通過文本閱讀獲取知識點,有效進行知識構建并提出思考性問題。通過頭腦風暴及魚骨圖分析,筆者進一步了解了學生在課前數學文本閱讀中存在的障礙(見圖1、圖2)。
如何實施切實有效的文本閱讀策略,讓學生在課前能夠通過文本閱讀實現自主學習,以主動學習的態度來積極構建知識,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的數學校本教材通過情境引入、思維引導、思考提升、例題分析和詳解、習題練習等,為學生文本閱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針對學生課前文本閱讀實現自主學習出現的障礙,經過近一年的教學實踐,我們開發了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通過文本閱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呈現可視化閱讀目標、搭建深度閱讀腳手架、繪制思維導圖。圖3為給予學生的通過文本閱讀促進自主學習“三步走”示意圖。
給學生呈現可視化閱讀目標的意義在于:一方面,明確告訴學生通過本次閱讀要達到的效果,避免閱讀的盲目性,提高文本閱讀效率;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因為數學文本閱讀要求具有相關知識儲備,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更高,因此學生在不明確閱讀目標時,在心理上往往存在畏懼情緒,而目標的導向意義將引導學生以更積極的心態完成閱讀。
閱讀目標的呈現要在深度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設置,既要充分基于課程標準要求,又要考慮到文本閱讀是在課前進行的,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要充分把握學情,針對學情把握難度
標準。
基于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實際背景,筆者在呈現閱讀目標時實行分級目標。目前初一年級數學具有三個不同層次,從數學I層到數學III層,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及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加強,因此,呈現閱讀目標時以分級的形式呈現,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前文本閱讀實現自主學習。
以“圖形的平移”閱讀內容為例,制定了8個分級閱讀目標(*數學I選學;**數學II選學;數學III全學)。
1.讀懂平移的定義,能夠結合實際問題說明什么是平移和決定平移的因素。
2.能夠結合圖形,用符號語言和文字語言描述一個平移。
3.能夠結合圖形,準確找出平移前后兩個圖形之間的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并能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4.理解平移的性質,能夠用文字和符號描述:(1)平移前后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2)平移前后兩個圖形的對應線段之間的關系;(3)平移前后兩個圖形的各組對應點連接所成的線段之間的
關系。
5.會畫出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方向和距離平移后的圖形,會梳理畫圖的一般步驟。
6.能夠識別一個圖形經過平移后得到的圖形或圖案;能夠利用平移設計
圖案。
7*.理解例4、例5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領悟平移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應用。
8**.能夠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生活中常見的用平移可以解決的問題,舉一反三,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
相應的評價標準。目標1:看學生是否在定義中標記出了關鍵詞。目標2、3、4:給出平移前后的兩個圖形,看看學生能否用規范的語言描述這個平移;能不能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能不能找出其中的對應點、對應線段和對應角;連接各對應點,看學生能不能找出圖中平行且相等的線段。目標5:①看學生是否在關鍵例題中標出了序號。②給出一個基本圖形和畫圖要求,看學生能否畫出其平移后的圖形。目標6:給出一個圖案及其通過不同變換后得到的圖案,看學生能否正確地找出平移得到的圖案。目標7:給出一個用平移解決的實際問題,看學生能否用平移的知識加以解決。
自學導航通過重點知識提問、重點語句的理解、典型習題的分析與解答來幫助學生在文本閱讀時能夠更好地梳理問題,完成對教材的自學。自學導航第一部分是教材閱讀與理解,通過提問、填空等方式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進行學習;第二部分是核心知識脈絡梳理,突出核心知識之間的聯系;第三部分是典型問題解析;第四部分是學生的困惑,學生可以將自學完本節課后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講授解答自己的疑問。自學導航注重指引學生思考數學思想與知識點的聯系,比如,典型問題解析中增設“例題中體現了哪些數學思想?舉出一個運用此思想的題目并解答”這樣的思考題,引導學生對例題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使學生對整體思想的運用更加嫻熟。
以“整式的加減運算”的自學導航為例。
(一)整式的加減運算
1.教材147頁說“多項式是由多個單項式的和組成的”,請你指出下面的多項式是哪些單項式的和。
多項式:
相應的單項式: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1的形式,將例2解題過程中的每一步的依據補充完整。
( )
( )
( )
( )
3.請總結整式加減運算的一般步驟,并說明每一個步驟中的易錯點。
4.合并同類項:。思考:整式的加減運算中,一定要把所有的括號都去掉后才能合并同類項嗎?請說明什么情況下必須先去掉括號,什么情況下不用直接去掉所有括號。
(二)整式加減運算的運用
1.教材149頁例5的分析中說:“在化簡過程中,如有同類項,應先合并同類項,再去括號。” 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試舉例說明。
2.請仿照課本上孫老師的“魔術”原理,自己設計一個游戲。
二、核心知識梳理
三、典型問題辨析
153頁第10題,并說一說對“與的值無關”這句話的理解。
思維導圖是一項簡單卻有效的工具,利用圖文并茂的主題,為學生提供了思考的框架,幫助學生將思維過程和知識結構用圖的形式展示出來,更好地把握思維過程和知識的整體架構,將新知識整合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方便于有意義學習的構成。在完成文本閱讀后,可鼓勵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對閱讀知識和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思考知識點內在聯系,構建自己知識網絡,從而提升自主學習深度。
在教學實踐中,繪制思維導圖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項學習任務,圖文并茂的主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點燃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項學習任務,是期望學生能夠在自主進行文本閱讀之后能有所思考和提升。學生在課前的文本閱讀中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反思,不一定盡善盡美,通過課堂教師的講解及課堂的深度學習,學生能夠進一步完善已繪制思維導圖,在繪制、修改和完善中學生的知識也在不斷重構,對概念的理解也不斷深化,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也逐漸加強,潛移默化中自主學習能力在提升。
學生通過文本的自主閱讀獲得新知識,從主動思考中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產生深遠的意義。而對于怎樣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學生的文本閱讀中實現小組合作、互動閱讀,建立競爭激勵機制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作者單位: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肖佳曉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