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秀芹
【摘 要】目的:探討在特殊人群用藥干預中,藥師干預對其安全用藥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診的100例特殊人群作為觀察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診的100例特殊人群作為對照組,對兩組住院時間、抗菌藥物費用、不良反應、感覺不適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抗菌藥物費用、不良反應發生率、感覺不適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藥師干預可有效提高特殊人群的用藥安全性,縮短治療時間,同時還可減少治療費用。
【關鍵詞】特殊人群;藥師干預;用藥安全水平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1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影響下,人們的用藥知識也隨之提升,這使得用藥安全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特別是針對兒童、孕婦、產婦等特殊群體,因其的生化、生理和病理等機制與普通人群有著較大的差異,故其表現出不同的藥效學特征以及藥代動力學,為此,針對特殊人群給予藥學干預已經迫在眉睫[1]。為此,我院在特殊人群用藥中,積極采取藥師干預,現對其干預方法以及對用藥安全水平的影響作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7年1月正式針對特殊人群開展藥師干預,隨機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診的100例特殊人群作為觀察組,其中女性46例,男性54例,年齡為(56.38±6.57)歲;其中6例新生兒,18例嬰幼兒,24例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17例妊娠及哺乳期婦女,35例為老年人。另從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診的特殊人群中隨機選取1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女性42例,男性58例,年齡為(57.12±5.82)歲;其中8例新生兒,14例嬰幼兒,21例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18例妊娠及哺乳期婦女,39例為老年人。兩組性別、年齡、群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藥物進行使用的過程中,對照組未采取藥師干預模式,即采取常規的模式。觀察組則安排藥師參與藥學干預,部分科室安排藥師駐守配合臨床用藥參考,通過與臨床醫師共同商討進行用藥方案的制定,并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及時干預。具體實施方法:(1)調劑配發:在進行調劑配發的過程中,藥師必須嚴格按照處方制度以及操作規程來實施,對處方進行認真、嚴格、仔細的核對。在進行藥品的發放時,則需要對患者的病歷進行核對,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告知醫護人員藥物的使用劑量以及具體方法等相關事項,徹底落實五個正確,即劑量、患者、途徑、藥物、時間正確,在臨床對藥物進行使用期間。(2)參與用藥方案制定:在進行用藥方案制定中,藥師可結合掌握的相關藥學參考知識,為醫師提供參考,確定重點藥物監測,并給予個體給藥方案設計,同時指導護理人員掌握正確的藥物保管、領取以及使用的方法。(3)藥師安全信息:藥師應當對臨床藥物安全信息進行廣泛收集,并對掌握的資料進行整理,并及時將其錄入到藥物安全信息數據庫中,為醫護人員藥物的使用正確、治療方案、藥物性損害防治提供更多的建議和信息。(4)用藥調研與評價:藥師廣泛收集特殊人群的用藥信息,針對存在預警信號的藥物進行跟蹤了解,并對患者用藥后情況做進一步的調研,結合調查的結果以及相關報道對藥物的使用利弊做出評價,以便更好的提升患者的使用安全性。(5)藥品采購保管:在對藥品進行采購的過程中,藥師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制度執行,在入庫時,必須對藥品進行進貨檢查驗收,確定藥品的規格、廠家、效期等各方面均與票據相符合。在藥品入庫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其劑型、分類、特殊要求等做好相應的存放管理,定期對藥品進行抽驗和效期排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抗菌藥物費用進行統計,同時統計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感覺不適的表現。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行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值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檢驗;若P<0.05即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兩組住院時間、抗菌藥物費用、不良反應發生率、感覺不適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治療了解到,目前有不少患者因用藥不當死亡,其中1/7的死亡病例是因用藥不合理所造成的,為此,加強用藥安全性成為了世界性話題。特殊群體因其自身的特點,其用藥安全問題更是受到了社會的共同關注[2]。藥師是醫院醫師隊伍中新興專業技術群體,他們主要參與臨床藥學服務。但在以往藥師最主要的作用是保障藥品供應,但在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下,藥師在用藥安全性上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們在針對特殊人群進行藥師干預中,充分發揮藥師所學的藥學知識,積極參與到臨床用藥方案制定、藥物監測、藥物指導中,有效提高了特殊人群用藥的針對性。此外,藥師積極進行臨床用藥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時了解藥物的使用情況,并進行相關信息的及時錄入,為臨床用藥以及監測提供參考,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對用藥安全性的提升。根據本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住院時間、抗菌藥物費用均低于對照組,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感覺不適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表明,通過藥師干預可實現對患者住院時間的縮短,治療費用的減少,并更好的實現對不良反應和感覺不適癥狀的改善。
綜上所述,針對特殊人群用藥中,通過藥師的藥學服務干預,可有效提高用藥針對性,更好的保障用藥安全性,實現對不良反應、不適癥狀的控制,故可滿足臨床和患者的需求,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石莉,張坤江,黃益民,劉飛.“特殊人群”的安全用藥服務與指導[J].兵團醫學,2015,44(02):48-49.
閆佳佳,李佳.650份藥品說明書中特殊人群用藥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12(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