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娟
【摘 要】目的:研究更昔洛韋與阿昔洛韋治療眼部帶狀皰疹療效對比.方法:選擇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我科收治的眼部帶狀皰疹26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治療組13例用更昔洛韋針劑0.25g/d,靜脈滴注,對照組13例用阿昔洛韋0.5g/d,靜脈滴注,均連續使用10天,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有效分析對比。結果:治療組的帶狀皰疹的止痛時間、止皰時間及結癡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任何眼部后遺癥,不良反應均輕微.結論:更昔洛韋治療眼部帶狀皰疹可提高疾病臨床治療效果,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值得在臨床實踐治療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眼部帶狀皰疹;更昔洛韋;阿昔洛韋;療效對比
【中圖分類號】R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2
近年來病毒感染性疾病逐漸增多,眼部帶狀皰疹也有增多的趨勢,因其發病后癥狀痛苦,眼部并發癥多,留下后遺癥幾率高,其治療也逐漸引起眼科醫師的重視,臨床研究表明,眼部帶狀皰疹發病原因主要是三叉神經處的半月某一支或者神經節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感染而導致的。其發病快,危害性大,必須及時進行確診和治療,才能有效緩解患者病情,避免并發癥的產生[1]。本文對我科收治的眼部帶狀皰疹患者資料進行了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我科收治的眼部帶狀皰疹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齡26~87歲,平均53.1歲,其中>50歲19例.病程均在7天內,一周內未用過抗病毒藥.所有病例均為三叉神經第1分支眼支受累,表現為病側神經分布區域劇烈疼痛,眼瞼、前額、頭皮、鼻背部皮膚出現程度不同的腫脹、潮紅、簇生透明或渾濁水泡,不超過中線.右眼發病10例,左眼發病16例,其中皮損及結膜炎18例,并發膜炎7例,虹膜睫狀體炎1例,青光眼1例,黃斑水腫1例,玻璃體炎1例,面神經麻痹1例,合并糖尿病1例,肺炎1例;甲狀腺相關眼病鈷60放射治療后發病1例,曾患帶狀皰疹1例.對照組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平均年齡51.6天;治療組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齡52.9天.
1.2 方法
治療組給予更昔洛韋針劑0.25g/d,靜脈滴注;對照組給予阿昔洛韋0.5g/d,靜脈滴注,療程均為10天.兩組均使用維生素B10.1mg、維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qd,爐甘石洗劑外用2次/天,合并睫狀體炎者用睫狀肌麻痹劑阿托品眼膏bid[2].
1.3 觀察項目
觀察記錄兩組止皰時間、止痛時間、結痂時間,1個療程結束后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皮損消退,疼痛基本消失;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疼痛減輕;無效:皮損部分消退,疼痛無減輕.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止痛時間、止皰時間及結痂時間比較治療組止痛時間、止皰時間及結痂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所示:
眼部并發癥及不良反應兩組患者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黃斑水腫、玻璃體炎、面神經麻痹等眼部并發癥均于出院前痊愈,未留任何眼部后遺癥.更昔洛韋組1例白細胞輕微下降,1例轉氨酶升高,阿昔洛韋組1例轉氨酶升高,均為可逆性,不影響治療,停藥后恢復正常.
3 討論
眼部帶狀皰疹屬于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其病變性質嚴重程度較高,主要是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經節根部,并順著眼支而擴散,對患者眼部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眼部帶狀皰疹產生,不僅對眼角膜、眼瞼皮膚造成嚴重危害,同時能夠進入與角膜相鄰的葡萄膜、小梁組織及鞏膜中,導致各種角膜炎癥的產生,并可能誘發青光眼、眼壓升高等并發癥,對患者視力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必須引起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及時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更昔洛韋的結構與阿昔洛韋相似,是新合成的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物[3]。該藥物在治療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優點(1)有效抑制病毒DNA的聚合酶,更昔洛韋進入細胞后在短時間內迅速被磷化酸轉化為單磷酸更昔洛韋,經過細胞激酶刺激后成為三磷酸更昔洛韋,最終嵌入延伸到病毒DNA中,對病毒起到抑制作用[4];(2)更昔洛韋嵌入病毒DNA末端,能夠有效減緩病毒的復制速度,尤其是對已感染細胞的抑制作用更加明顯[5];(3)更昔洛韋的起效時間快,具有更加顯著的療效,其安全性也較高。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對多種DNA病變表現出很強的活性,包括艾滋病。本組資料表明更昔洛韋治療眼帶狀皰疹療效肯定,尤其對減輕結膜充血水腫、角膜淺層潰瘍、預防后遺神經痛有較好作用.皮疹、疼痛的消失時間均比阿昔洛韋要優越,與國內報道相一致,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更昔洛韋與阿昔洛韋療效對比研究有較多報道,均得出了前者在治療效果更好,止皰、結痂、止痛時間更短,本研究結果與文獻一致.更昔洛韋治療眼部帶狀皰疹具有起效快、作用強、療效好及具安全性特點,能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立嬌, 谷樹嚴.眼瞼帶狀皰疹并發角膜炎和繼發青光眼一例.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14, 32(5):668.
趙鳳琴.前額眼瞼帶狀皰疹眼球并發癥的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06,6(3):185.
范團起,李衛紅.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4):57-58.
趙鳳琴.前額眼瞼帶狀皰疹眼球并發癥的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06,6(3):185.
戴春燕.首診眼科帶狀皰疹誤診分析.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14, 32(9):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