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萍
【摘 要】目的:研究加強藥學干預對促進抗生素合理用藥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選取我院使用抗生素的患者78例,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用藥方案,不對其進行藥學干預,觀察組加強藥學干預,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用藥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用藥時間比對照組少,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P<0.05。結論: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加強藥學干預,能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減少用藥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借鑒。
【關鍵詞】藥學干預;抗生素;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1
當前,抗生素類藥物在臨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隨著使用量大的增大,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問題也漸漸凸顯了出來,特別表現為抗生素類藥物的不合理使用,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醫護人員的失職,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響[1]。所以,必須加強用藥管理,提高用藥質量。為了提高抗生素用藥合理性,本文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選取我院使用抗生素的患者78例,研究加強藥學干預對促進抗生素合理用藥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選取我院使用抗生素的患者78例,分為對照組39例,觀察組39例,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20歲至78歲,平均年齡(46.27±4.48)歲,青霉素類18例,頭孢菌類15例,其他6例。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21歲至77歲,平均年齡(45.16±4.45)歲,青霉素類18例,頭孢菌類15例,其他6例,。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用藥方案,不對其進行藥學干預。
觀察組加強藥學干預,詳細內容:①精準評估患者用藥情況,觀察實驗室要去敏感性,通過對患者感染情況的了解,給予患者抗生素,在用藥時,要通過專業藥師的嚴格審核,并進行討論,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不良反應產生,就要立刻將其撤回,并重新進行修改與審核,然后再投入使用。如果有些患者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就要評估患者用藥合理性,如果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就要對其進行藥物指導,提高對抗生素的認識程度,掌握相關藥物知識,提高患者用藥水平,能有效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及不良反應[2]。對新藥的相關知識進行及時準確的了解,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醫師要充分考慮藥物的因素及機制,根據患者之間的差異性,給予抗生素,并對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密切觀察。②明確相關用藥原則,將抗生素藥物應用的相關指導原則與醫院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抗生素的使用進行明確的規定,為了提高醫務人員對抗生素使用的重視程度,可以對抗生素使用的相關進行宣講,也可以制作成手冊,發放到個科室,組織進行學習。③對抗生素藥物處方進行點評,主要有使用規則是否標準、藥物劑量使用情況、使用藥物次數等,對某些不合理使用藥物的醫師進行適當的批評及指導,進而提高醫師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3]。④定期開展抗生素藥物學習講座,重點培訓對象為各科室醫師,進而有效提高抗生素用藥知識水平。開展資訊平臺,建立服務熱線,為醫師及護理人員提供幫助,使其了解抗生素用藥禁忌及用藥標準,還能及時為醫師及護理人員解答疑惑,減少用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詳細的抗生素使用情況表,并進行公布,針對不合理使用的情況進行研究,制定相關解決方案,并加強監督[4]。
1.3 觀察指標 不良反應發生率、用藥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總分100分,得分在0分至59分為不滿意。得分在60分至90分為滿意,得分在90分至100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統計軟件版本采取SPSS20.0,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用n,%表示,檢驗計數資料,將P<0.05作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用藥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用藥時間比對照組少,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3 討論
抗生素的不合理食用會導致耐藥性增加,進而加大了醫療費用,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會將耐藥能力較強的致病菌保留,進而使選擇壓力出現。當前,抗生素的合理之用成為了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抗生素藥物的適應癥較多,但是在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方面,我國管理并不是非常嚴格,在臨床應用中,常常出現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狀況[5]。
加強藥學干預,能有效提高抗生素合理用藥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用藥時間比對照組少,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P<0.05。抗生素應用于臨床,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隨著抗生素濫用現象的加重,導致病原菌的耐藥性提高,進而影響了治療效果,對患者也造成了較大的傷害。抗生素藥物的不合理所造成的后果較為嚴重,從某中意義上來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要比新抗生素的研制更加重要[6]。所以,必須做好抗生素管理工作,但是抗生素管理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加大對其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醫院更要加強指導,不斷強化抗生素使用原則,杜絕抗生素使用的隨意性。在抗生素使用中加強藥學干預,提高用藥方案的合理性,保證處方安全、經濟。控制藥物用量、不良反應、有害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并在發現問題后,及時與醫師進行練習,對用藥方案進行有效的調整,為患者提供優質的用藥方案。
所以,加強藥學干預,能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減少用藥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夏寧.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的藥學干預方法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5):494-495.
王曉平,李暉,吉曉春,等.藥學干預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影響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S2):355-357.
周舟,葛馳宇,陳海燕.藥師干預對急性闌尾炎兒童抗生素應用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6, 36(3):236-240.
李林,唐志立,楊思蕓,等.剖宮產預防性抗生素使用時機的干預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6,36(10):855-859.
秦紅俠.藥學干預對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4):2862-2862.
袁培明,乙樹枝.藥學干預對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1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