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炳娟 尤少梅
【摘 要】目的:探究骨惡性腫瘤截肢術后患肢痛的護理方式。方法: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骨惡性腫瘤截肢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疼痛干預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疼痛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及鎮痛藥物使用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惡性腫瘤截肢術后對患者進行疼痛干預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肢疼痛的情況,舒緩患者的情緒,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骨惡性腫瘤;截肢;術后;患肢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73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2
肢體惡性腫瘤是一種易轉移、組織破壞力強、病情發展快、死亡率高的惡性疾病,截肢是目前挽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截肢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加上術后肢體缺如,患者內心無法接受,功能出現障礙等,都會加重其負性情緒,引發疼痛閾下降,進一步造成術后疼痛加重,影響康復[1]。我院為提高患者的術后恢復,采用疼痛干預護理對骨惡性腫瘤截肢患者進行了護理,效果可靠,現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骨惡性腫瘤截肢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0例。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15~66歲,平均(37.7±4.5)歲;骨肉瘤9例,軟骨肉瘤5例,惡性黑色素瘤3例,高分化鱗癌3例。觀察組男13例,女7例;年齡12~69歲,平均(37.3±4.8)歲;骨肉瘤10例,軟骨肉瘤5例,惡性黑色素瘤4例,高分化鱗癌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疾病類型比較上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①分散注意力:術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為患者提供報紙、小說等分散患者的視覺,或是提供音樂、收音機等分散患者的聽覺,時間與頻率可由患者掌控。②放松療法:在病房內播放輕音樂,并指導患者從頭部開始,逐漸向頸→胸→腹→背→腰→大腿→小腿→足部放松肌肉,排除內心雜念,想象美好的事物,并通過有節律性的深呼吸,頻率根據患者舒適為宜,每日三次,每次20min。③疼痛護理:骨惡性腫瘤截肢患者會出現持久、劇烈的疼痛,且夜間加重,患者因此出現恐懼情緒,我們根據WHO癌癥處推薦的三階段階梯疼痛療法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2],第一階段采用非鴉片類藥物(阿司匹林、雙氯滅痛),第二階段采用鴉片類藥物(可待因、強痛定),第三階段采用鴉片類藥物(嗎啡、杜冷丁)或使用鎮痛泵;護理過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痛苦,通過平等交談,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疼痛閾。④手術殘端護理:待患者術后傷口疼痛減輕后,可指導患者用手對殘端進行輕輕拍打,每次3~5min,每天3~6次,時間和拍打程度可由患者自己把控。
1.3 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對患者術后第一天、第二天與第三天進行評價,總分10分,分數越高代表疼痛越明顯,統計患者在院期間使用鎮痛藥物的幾率[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檢驗;計量資料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院期間疼痛情況比較
3 討論
截肢手術是為了保全生命不得已的一種處理方式,本身對機體就屬于一種嚴重的破壞,患者不僅要承受機體疼痛,還要接受心理折磨,術前表現出緊張、擔憂、恐懼、焦慮等,而術后也會伴隨抑郁、自卑、自我紊亂甚至社交孤立等。相關研究指出[4],術后的疼痛程度與焦慮的水平呈正相關,患者因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會造成內啡肽與腦啡肽的分泌減少,而鎮痛物質與致痛物質增加后,患者疼痛的程度與時間就隨之增加。此時護理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的年齡、受教育水平、性格等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耐心傾聽患者的苦惱,理解患者的痛苦,通過勸解、鼓勵、同情、說服、消除顧慮等方式,幫助患者認識問題的重要性,改善患者的心境,提高治療積極性。
若患者的注意力持續集中于疼痛部位,會加重疼痛,而注意力一旦轉移到其他問題時,疼痛則有所緩解。所以我們為患者制定了肌肉放松訓練,通過節律性的深呼吸,讓患者的肌肉得到規律收縮,循序漸進的放松肌肉,減輕疼痛。為患者播放輕音樂也能減輕疼痛感,相關研究指出[5],音樂療法不僅能降低患者的疼痛,還能減少術后鎮痛藥的使用劑量。針對患者疼痛的特點,結合WHO的相關建議,為患者制定鎮痛藥物的使用,叮囑患者閉目冥想,促進患者入睡。另外,在患者疼痛減輕后,指導患者對殘肢末端進行節律性的拍打,不僅能減輕水腫,同時能促進血液循環,讓患者通過觸感認識到肢體已經缺如,并接受事實,拍打可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為今后安裝假肢提供條件。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及鎮痛藥物使用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骨惡性腫瘤截肢術后對患者進行疼痛干預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肢疼痛的情況,舒緩患者的情緒,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馮周蓮,康玉聞,吳素蓮, 等.2例惡性骨腫瘤行半骨盆截肢術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8,21(2):64-66.
孫麗琴,郭紅梅,張曉梅.滑膜肉瘤患者一例截肢護理體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27(5):772-773.
劉亮紅.截肢術加化療治療骨肉瘤的護理探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1(18):174-174,176.
楊娜,徐金榮.1例青少年右側髂骨骨肉瘤截肢術后化療的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5,8(11):232-232,233.
古麗尼個爾·吐合提,王新艷.淺談截肢術加化療治療骨肉瘤的護理效果[J].心理醫生,2016,17(2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