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針對先兆早產孕婦在孕期實施健康教育和相關護理干預后對其擔憂焦慮等情緒和護理滿意率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共計收治的先兆早產孕婦100例,利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平均分成實驗觀察組和常規對照組,常規對照組僅采用常規宣教模式,而實驗觀察組則實施單對單的護理干預以及指導評估,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結果:統計結果顯示實驗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常規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針對先兆早產孕婦實施實時的心理狀態監測,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有利于提升患者對與護理的滿意度水平,促進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先兆早產;保胎期間;心理特點;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256.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1 前言
此次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動態式的評估先兆早產住院保胎孕婦,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目的是緩解孕婦的內心焦慮感,讓孕婦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從而達到延長胎齡的目的。
2 研究資料和方法
2.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共計收治的先兆早產孕婦100例,利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平均分成實驗觀察組和常規對照組。實驗觀察組中整體年齡在24歲至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65±4.22)歲,孕周在27周至37周,平均孕周為(30.26±2.17)周,初孕31例,經產19例;常規對照組中整體年齡在26歲至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55±3.61)歲,孕周在29周至36周,平均孕周為(32.51±2.69)周,初孕28例,經產2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2.2 宣教方法
在孕婦入院之后,責任護士的重要任務是詢問孕婦的相關情況,并做好信息收集與知識評估工作,并努力地同孕婦構建和諧的關系,并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同時,在孕婦的住院整個期間,護士要落實宣傳教育工作,對照組采用常規教育計劃宣教,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護士都是經過過培訓的專業人員。
2.3 宣教內容
實驗組根據孕婦的信息反饋情況,并在整理孕婦的各項評估資料基礎上,開展如下的宣教活動,包括疾病知識,心理護理,治療效果,飲食與用藥指導,孕期保健,休息活動,與此同時,面向孕婦丈夫開展宣教,從而提升孕婦家屬的知識水平。
2.3.1 用藥護理
妊娠周數與胎兒體質量是新生兒能否存貨的重要條件,分娩過早會加大圍產兒的死亡可能性,而保胎的常用藥物是硫酸鎂,但是這種藥物存在不良反應,因此,在孕婦的用藥期間,要格外關注孕婦的藥物反應,孕婦的呼吸次數應大于或者等于16次/分,尿量應大于或者等于25毫升/時,查看孕婦的膝反射是否正常。通過采用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可以促使胎兒肺部成熟,每日靜推10毫克,一直持續三至五天,這樣可以避免胎兒在出生后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一旦發生宮內感染問題,應即刻遵照醫囑服用足夠的抗生素。
2.3.2 專科健康教育住院后臥床休息
左側臥位屬于最佳的臥床休息姿勢,可以增加子宮胎盤內部的血液循環量。對于胎膜早破的孕婦,護士要囑咐其不可起床進行任何活動,要指導孕婦在床上進行大小便,并將臀部墊高以避免臍帶發生脫垂,防止羊水的流出,護士要積極主動的做好床邊護理工作,每日采用碘伏沖洗兩次會陰,確保會陰道保持清潔干燥,針對于保留尿管的孕婦,每日要進行膀胱的沖洗,注意觀察胎動的狀況,指導孕婦自己數胎動,每日早晨,中午與晚上分別一小時,每小時要多于3次,針對于出現異常情況的孕婦要及時進行報告,每隔兩個小時要進行一次的胎心音的測聽,保持胎心音每分鐘在120至160次左右,每周監測一次胎心音NST。對于出現異常的孕婦,要與家屬進行溝通,不得已是要即刻終止妊娠,注意孕婦的主訴,全面的觀察孕婦的陰道流血與腹痛的狀況。
2.3.3 創造幽雅服務環境,定期開設專題講座
良好的住院環境是保障孕婦以放松心態就業的重要條件,因此,在病房的布置上主要采用柔和的色調,并在墻壁上懸掛精致的裝飾畫,同時為了緩解孕婦緊張的情緒,可適當的播放輕松舒緩的樂曲,營造出舒適溫馨的病房氛圍,讓病人又在家的般舒適感,將醫療保健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并開拓全新的護理服務范圍,
相應的講授保健方面知識,邀請專業的醫護人員針對于特殊病例開展知識講座,主要宣講的是晚期妊娠正常與異常等狀況,最新治療方式與效果,并對血象展開定期的監測等。
3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在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之后的滿意度水平,結果顯示實驗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常規對照組(P<0.05)。
4 討論
責任護士應密切關注孕婦不同心理狀態,并給與必要的指導,針對于不同孕婦情況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從而滿足孕婦及其家屬的健康需要,保持護士與患者密切的交流,在恰當的宣教時間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配合使用相關的藥物,加強醫生與護士間合作,提高孕婦的妊娠滿意度,增強孕婦對醫療護理的質量的滿意程度,從而促進醫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
有效防治早產、延長胎兒宮內的妊娠期,是降低圍產兒患病率、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即使只是短期延長妊娠時間,都會對新生兒的存活率產生極大的影響。而優質護理服務對先兆早產孕婦的干預,滿足了孕婦心理、生理、社會的需求,提升了護理質量,對延長胎兒宮內妊娠期、保證胎兒的健康生長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5 結束語
通過對先兆早產孕婦保胎期間的心理特點與護理干預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該項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賴于對其多項影響因素與關鍵環節的充分掌控,有關人員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既有優勢資源與條件,研究制定最為符合實際的護理干預實施方案。
參考文獻
徐芳萍.個性化護理在先兆早產護理中的意義(附60例報告)[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6(21):88-89.
駱綺云,陳向紅,付帥,等.宮縮抑制劑治療先兆早產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100-101.
張海紅.鹽酸利托君注射液治療先兆早產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藥業,2013,2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