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預策略架構的研究進展,對糖尿病管理的意義、管理方式做出分析,其中管理方式中涵蓋糖尿病危險因素以及預防方式、糖尿病中后期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檔案、社區干預的管理方式,完善醫院內部管理體系以及醫院與社區聯動健康管理體系,強化管理細節,實現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預方式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人類生活方式、生活節奏、生活習慣在近些年產生的轉變,使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病情會隨著環境、時間等變化發生轉變,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受到影響。醫院治療資源供給不足,所以單純依靠醫院并不能做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對糖尿病人做出健康管理干預方式是治療糖尿病的新型方式,也是醫學界研究的新方向。
1、糖尿病健康管理概述
健康管理是一種對個體以及群體進行健康狀態、危險因素進行全面估計以及分析的一種方式,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只有建立相應的體系,才能按照流程幫助糖尿病人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胰腺功能損傷引發的疾病。1型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身體免疫能力低使胰島β細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抵抗伴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引發的高血糖,這類是糖尿病常見類型。我國糖尿病患者屬于2型人數占比(90%)以上,是醫學界主要防治疾病類型。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將降壓、降糖、調脂作為基礎,利用生活方式調整,藥物輔助治療以及血糖監測等手段能夠更好的控制糖尿病預防糖尿病,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質量。
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預方式
2.1 糖尿病危險因素與預防方式
糖尿病前期會出現血糖調節正常發展至受損,血糖升高并未達到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值不穩、糖耐量不足,或出現合并癥。我國最早的研究糖尿病部門經過六年研究后發現,患者飲食、運動、飲食+運動方式都能夠使糖尿病發病率降低。通過社區衛生服務體系調動社區人員參與,發揮媒體宣傳效果,將預防作為中心,能夠最大程度的改變人們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行為方式,降低疾病產生率。
2.2 糖尿病中后期以及預后相關管理方式
2.2.1 社區管理 相關研究人員在將患者資料完善后,組建專科醫師以及公共衛生醫師的責任小組,根據糖尿病分級做出家庭護理方式,并在兩個月做出一個糖尿病交流會議,挑選規范管理時間在1年以上1000名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管理時間在1年以下的5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在管理1年后與對照組管理3個月進行對比,觀察組血糖值以及血脂值、疾病認知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2.2.2 醫院內部管理方式 糖尿病患者一般自身生理、心理特殊性以及疾病治療管理中的其他因素影響,在護理計劃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醫患。為將風險因素減少,使護理質量提升,研究小組在內分泌科領導下,建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分為5個組,各自有一名組長,2名組員,各組根據職責分別為足并發癥控制小組:主要對住院患者作出高危因子篩選,對存在足病的患者進行干預。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組: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指導。糖尿病強化治療小組:組織規范糖尿病輸液等操作方式以及護理方式,并對患者做靜脈治療和技術支持。糖尿病心理護理小組: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做出相應的干預方式。各小組間相互配合,權責統一,既有工作熱情,也可以實現風險控制,但是這種劃分方式過于仔細,需要的護理人員較多,對護士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容易過于重視個體職責忽視宏觀職責,所以小組劃分應當重新作出優化。
2.2.3 醫院社區聯動健康管理方式
部分研究人員將基礎治療方式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醫院社區聯動管理小組與常規健康指導小組,人數分別為60。聯動小組在醫院進行5d的治療干預后,社區會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檔案,在一定時間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社區教育,并利用電話跟蹤以及上門拜訪方式進行干預。常規組則是在社區接受常規教育方式以及電話跟蹤回訪,經過一段時間干預后發現,聯動組患者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聯動組患者在疾病認知以及自我管理方面得分較高。醫院社區聯動化健康管理方式將社區與醫院捆綁在一起,做出明確分工與配合,使醫療資源進一步整合,節約綜合醫療成本,優化延續護理結構,能夠深化醫療體制改革。但是兩者在運行機制方面依舊存在較大差異,屬于應當改善的重要問題。
2.2.4 強化細節健康管理方式
(1)健康指導。另成立研究小組將500例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人數各250,在一個療程的治療后,對照采用傳統干預方式,不定期以詢問患者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將健康教育定期定點的形成流程,在健康教育指導下,進行個性化預約指導,專題講座等活動,使觀察組患者血糖得到較好的控制,有效率高達95%,糖尿病患者認知率能夠達到75%,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率為78%,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在整個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作出全面的健康指導,并具有持續性,所以值得臨床推廣。
(1)飲食指導。飲食指導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主要方式,在此過程中會對各種營養的攝入量作出膳食搭配。經過相關研究發現,膳食模式能夠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比如增加水果、蔬菜、谷物等方式,減少糖類飲品以及淀粉類的攝入量。傳統的單一營養素已經被科學的膳食結構所替代,所以應當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做出詳細分析,為患者作出個性化飲食方案。
參考文獻:
陳虹,吳麗娜,孫潔瓊.規范化健康管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8,35(03):78-80.
唐雪峰,黃磊,李幼平,羅曉露,劉影,關旭靜.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進展[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8,34(02):232-234.
劉柯,陳星艷,葉子思.社區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對患者血糖及相關并發癥發生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8,18(01):68-70.
陳輝,何慶.基于智能手機的社區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0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