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基層疾病預防控制結核病的預防治療管理策略。方法:選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大慶市薩爾圖區某醫院接收的80 例結核病患者,回顧性分析本地結核病防治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管理策略。結果:對80例結核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階段發病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約為2.64:1;結核病的發病年齡主要在20 歲以上人群,且20~30 歲結核病發病例數逐漸增高;結核病患者痰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1.8%、61.9%、40.7%、55.6%;10 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中,中專及以下學歷4 名,占40%,大專學歷4 名,占40%,本科學歷2 名,占20%;現有初級職稱4 人,占40%;中級職稱1 人,占10%,高級職稱1 人,占10%,無職稱4 人,占40%。結論:我區結核病的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青壯年,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同時痰檢陽性檢出率差異較大,陽性檢出率整體偏低,所以加強基層防治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關鍵詞】基層疾病預防控制;結核病;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2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是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我國是世界上22 個結核病高發國家,現有結核病人約500 萬,主要集中在25 歲以上人群,一旦感染結核桿菌,如不及時診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發展為結核病時,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害[1]。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目前已形成了國家、省、市、縣、鄉、村的疾病控制網絡,但以鄉鎮衛生院為主的基層預防控制部門的力量薄弱,影響了基層衛生服務質量[2]。選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大慶市薩爾圖區某醫院80 例結核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大慶市薩爾圖區某醫院接收的80 例結核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本地結核病防治現狀。
1.2 研究方法 對上述研究對象進行結核病防治現狀分析,從結核病患者分布人群、痰結核菌素試驗檢查陽性情況及防治工作人員等方面,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管理策略。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檢驗,計量資料采用()來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結核病的人口學特征 對80 例結核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核病發病人數逐漸增加,各階段發病人群中男性多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約為2.64:1;結核病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20~50 歲之間的青壯年。
2.2 防治工作人員學歷及職稱情況 10 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中,中專及以下學歷4 名,占40%,大專學歷4 名,占40%,本科學歷2 名,占20%;現有初級職稱4 人,占40%;中級職稱1 人,占10%,高級職稱1 人,占10%,無職稱4人,占40%。
2.3結核病患者痰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1.8%、61.9%、40.7%、55.6%
3 討論
結核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該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發病的高峰年齡為15~35 歲青壯年,臨床主要變現為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癥狀。根據我國1989 年頒布的《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結核病必須按法定的傳染病進行管理,1991 年衛生部制定的《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對結核病管理提出了歸口管理,在一系列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我國主要采取不住院治療的方式對結核病進行管理,表現為全程督導管理、強化期督導管理、全程管理、自服藥的管理模式[3]。根據胡劍珍對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現狀與對策報道顯示,我國鄉鎮衛生院存在著人力資源缺乏人、任務繁重、專業素質低、待遇跟不上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質量[4]。本次對結核病防治現狀研究發現,結核病患者逐年增加,從20 歲到70 歲以上各個年齡階段發病人群中,男性占絕大多數且主要集中在30~50 歲之間;2010~2014 年這4 年間結核病患者痰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1.8%、61.9%、40.7%、55.6%,說明對于結核病的防治工作還有待于加強。
結核病痰培養標本質量對結核桿菌的陽性檢出率有著直接的影響,有調查研究顯示,結核病防治人員的的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專業人員的整體水平不高;政府對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投入力度不強,出現了結核病患者痰檢陽性檢出率較低的現象[5]。針對以上情況,提出針對性的防治管理策略:(1)做好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的配置工作,根據本地區的人口及工作量對防治人員進行科學的編制,增加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員比例,經正規培訓后持證上崗,提高基層疾病控制能力;(2)加大政府對疾病防治的投入,解決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問題,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同時,合理分配政府資金,使其真正用到實處;(3)加大結核病預防及治療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人們對結核病的認識,可通過宣傳畫冊、簡報或是廣播的形式,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到結核病對人體的危害,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通過合理膳食、戒煙戒酒、增加運動提高人們的抵抗力[6]。
綜上所述,結核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對于基層疾病應做到防重于治,建立健全防御性保障機制,保證人力、物力及財力跟得上基層衛生服務水平,提高結核病的防治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曹艷林,劉久暢,王峰峰,等.借鑒國際結核病防治立法經驗,推進我國結核病防治立法[J].中國防癆雜志,2009,31(2):61-63.
張春道.連云港市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人力資源現狀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9):1681-1682.
成詩明,劉二勇,王芳,等.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的實施進展及系統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9):585-591.
胡劍珍.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2,06(13):1714.
顧理平,林永峰,劉麗.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效果與預防保健機構技術支持的關系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6):8-10.
顧君,金建華,褚兆洪.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能力與人員配置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2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