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擴大進口是中國要盡快實施的四個對外開放重大舉措之一,對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義。習近平主席在"/>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東艷 編輯/孫艷芳

>>>主動擴大進口是中國要盡快實施的四個對外開放重大舉措之一,對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主席在2018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提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其中,主動擴大進口是中國要盡快實施的四個對外開放重大舉措之一,對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們對于進口作用的理解也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之初到1995年,中國在進口方面更注重“以進養出”,通過進口國外的先進技術來促進經濟發展;而1996年后,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開始調整,注重出口對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和生產率提高的作用,提出技術引進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唯一渠道,進口的目標開始更加多元化。
2001年入世后,中國積極推進進口貿易自由化,如分階段取消進口許可證、進口配額等,更好地發揮了進口在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減緩對外貿易盈余壓力的重要作用。2006 年,中國外貿政策進行了重要調整,明確提出“積極擴大進口”,并相應采取了降低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擴大對非洲等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等具體措施,以發揮進口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滿足國內市場供應及國內經濟發展對原材料的需要。2012年,商務部發布《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實施積極主動的進口戰略”,要求進一步擴大進口規模,增強進口的主動權,完善進口促進體系的規劃。2017年,商務部發布《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作為外貿工作的八大任務之一,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的進口,穩定資源性產品進口和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
在世界經濟面臨新挑戰,信息和科技發展呈現新形勢的情況下,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面開放新格局。而主動擴大進口則是落實以上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進口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對內而言,主動擴大進口可以更好地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有助于中國經濟質量的提升。具體而言:一是有助于提升市場效率,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可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和技術進步。二是有助于擴大消費者福利,提升消費檔次,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而助推經濟增長。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消費已經成拉動需求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8%。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并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三是有利于促進經常項目收支平衡,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對外而言,主動擴大進口具有兩方面的效應。一是反映了中國主動承擔大國開放的責任,通過主動開放市場,分享發展機會,助力全球經濟發展。世界銀行在2018年4月19日更新的其主頁上,對中國的評價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的貢獻者”;而從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的世界經濟黃皮書歐洲經濟部分近年來的系列分析報告中也可以看出,歐洲在歐債危機后的逐步復蘇進程中,來自于中國的穩定強勁的進口需求,對支撐其經濟走出低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在全球治理理念和全球化發展處于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中國主動擴大進口的舉措體現了中國和其他大國間價值理念的差異。從歷史經驗看,美國素有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轉嫁自身經濟難題的傳統,如在大蕭條時期,率先更多地通過封閉市場,限制出口,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而中國主動擴大進口則表明,愿意以更開放的眼光和胸襟來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通過鼓勵其他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努力構建包含更廣泛領域和區域的新型全球價值鏈,進而探索全球化發展的新模式。這也體現了中國歡迎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包容理念和大國擔當。
從主動擴大進口的路徑選擇看,可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降低重點消費品的進口關稅,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2)通過主辦進口博覽會,既為各國商品進入中國提供便利,也為不同國家商品交易提供一個新型的國際化平臺,同時還有助于發揮會展、商務、旅游、文化等服務業合作的聯動效應;(3)進一步加快商簽政府采購協議,開放政府采購市場通道;(4)通過采取一系列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促進市場規則完善,增加透明度,減少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切實促進進口增加。
從進口的產品結構看,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進口商品的初級產品進口占31.38%,工業制成品進口占68.62%。從具體項目看,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金屬礦砂及金屬廢料,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機械及運輸設備的進口,分別占進口總額的14.15%、7.69%、13.48%和39.88%。主動擴大出口舉措應進一步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升消費需求、穩定大宗商品市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具體建議包括:(1)鼓勵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基于中國進口的實證研究表明,進口有助于提高工業行業的技術效率,從而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2)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的進口,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通過加強與相關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降低重點急需消費品的關稅、切實促進通關便利化等措施,促進特色優勢消費品進口、提升消費檔次、助推經濟增長。(3)穩步發展資源性產品進口,保障國內市場需求,提升中國在大宗市場上的影響力,促進資源品進口的持續穩定發展。
從進口的國別結構看,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進口的前五大來源地分別為東盟、歐盟、韓國、美國、日本,占中國內地進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3.73%、13.05%、9.72%、9.15%和8.94%,總計占比為54.59%??梢钥闯?,中國的進口市場結構正逐步趨于多元化。對未來的發展,筆者建議:(1)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相關國家的經貿合作,促進貿易暢通,加強資源類等商品的進口;(2)通過完善進口結構、協商等方式,增加自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進口,緩解與美國等國家的貿易摩擦;(3)鞏固中、日、韓的傳統經貿合作,促進消費升級;(4)通過自由貿易試驗區(FTA)等貿易自由化進程,促進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農產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