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舸 牛凌云
(九龍報,重慶 400050)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8月13日20時,地震造成25人死亡。與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震后謠言四起的情況相似,九寨溝地震當天,便有多條謠言在網絡上流傳。
謠言是廣泛傳播的未經證實的信息,是一種畸變的輿論形態。[1]而地震謠言是指人們相互傳播有關地震的現象,特別是有關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等情況的某種缺乏明確而可靠的事實根據的信息。[2]施愛東把汶川地震后的謠言分為預報謠言、災情謠言、靈異謠言、問責謠言四種,而雅安地震后傳播較多的是問責謠言、詐騙謠言、娛樂謠言。[3]筆者認為,九寨溝地震謠言中災情謠言較為泛濫。
九寨溝地震發生后,有部分網民在網上散布地震相關的謠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秩序,甚至引發社會恐慌。截至2017年8月17日16時,新浪熱門話題#九寨溝地震辟謠#閱讀量達到1392.7萬,可見網民對九寨溝地震謠言的關注。筆者匯總了九寨溝地震后,傳播范圍較廣、媒體報道及辟謠較多的15條謠言,具體如表1。
從這15條謠言的傳播時間來看,10條在8月8日晚上開始傳播,如陜西等地將受余震波及、預告8.7級地震、漢中發生6.5級地震等謠言。有5條發生在9日到14日期間??梢姡耪瘻系卣鸢l生后的3小時內,是謠言高發期。
將謠言按內容分類發現,15條謠言中,7條為災情謠言,占比高達46.67%,如地震致4人死亡30多人受傷、九寨溝景區千人滯留、震區房屋傾斜、火花海下形成堰塞湖等。其次為預報謠言,有3條。2條為異象謠言,分別為多地驚現“地震云”、公路上鳥群亂飛是震前異象。此外,還有1條地震局援救中心向市民征集救助金的詐騙謠言。
從傳播范圍較廣的這15條謠言來看,每一條都被主流媒體或政府相關部門公開辟謠,且辟謠速度非??臁?日晚出現的10條謠言中,陜西等地將受余震波及、北川防震減災局通報4人死亡、九寨溝地震與汶川地震有關聯、九寨溝酒店大廳垮塌四條謠言,在發布的當晚即被辟謠,另外6條也于9日被辟謠,及時阻斷了謠言的傳播。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地震發生后信息繁雜,辟謠官微也有失足之時,在辟謠的過程中無意間成為“造謠者”。如@四川地震局8月8日22:27發布的九寨天堂洲際酒店大堂垮塌照片被多次轉發,@共青團中央8月8日23:10辟謠稱其“為一附近在建酒店”。然而僅間隔28分,@共青團中央又發微博稱確實為當地酒店,并非網傳所謂在建工地,網友笑稱“團團自己帶頭造謠”。
總體來看,九寨溝地震后衍生出的謠言幾乎都在較短的時間內被辟謠,并未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8月8日21時24分,國家地震臺網和四川省地震局在地震發生后5分鐘,便通過官微@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和@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的詳細信息。并且在之后的1小時內均連續發布16條相關信息,及時公布地震最新情況。截至8月17日19時,@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累計發布微博256條,@四川省地震局共發微博478條。國家地震臺網及四川省地震局等權威部門的官微及時發聲,通報受災情況、救援行動、辟謠信息等,為民眾了解災情、遏制謠言起到良好的作用。
九寨溝地震當晚,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等知名媒體通過官網和官微及時通報地震情況,縮短震后的信息真空時間,不給謠言滋生提供土壤。同時針對已出現的謠言進行辟謠,及時用權威聲音阻斷謠言的傳播。截至8月9日晚12時,新浪微博平臺媒體賬號共發布地震相關微博1167條,其中辟謠微博近百條。如@人民網分別在8日23:43和9日15:19,對高雄樓房傾斜、陜西等地將受余震波及、地震云、群鳥亂飛、捐款詐騙、北川防震減災局通報4人死亡、九寨天堂洲際酒店垮塌等信息進行辟謠,并提出“不信謠、不傳謠”的口號,有效阻止謠言傳播。
九寨溝地震后出現很多“神預測”,“地震云”這一概念被炒得火熱。甚至在人民網辟謠“地震云”的存在后,網友依然質疑:“地震和地震云有沒有關系,科學上并無定論,人民網何以如此絕對呢?”此時,氣象專家的“辟謠”起到決定性作用,從科學的角度證明地震和云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以堵悠悠之口。如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辟謠稱,地震云其實不過是各種高積云、層積云、卷云、卷積云,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也表示目前并沒有發現地震和云之間有聯系的理論和依據。在多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8月13日百度百科“地震云”詞條已修改為“地震云是一種被誤傳為可以提前預測地震的云,中外科學界、地震局和氣象局等機構曾多次對此進行辟謠”。

表1
九寨溝地震謠言的“團滅”離不開公安機關的雷霆行動。8月9日上午,西安警方便將以“中國地震局四川分局”名義散布謠言“陜西等地有余震”的陳某抓獲,并于8月9日16:23通過官微@西安網警巡查執法通報。隨后,“漢中市老君金寨附近發生6.5級地震”的造謠者金某,“阿壩地區將發生8.7級地震”的造謠者齊某,“九寨天堂拉走四車死人”虛假信息的造謠者朱某等人,也陸續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處罰。公安機關快速執法對造謠者產生震懾力,截斷謠言傳播的源頭。
與2010春節期間山西地震謠言致百千萬山西人夜宿街頭,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碘鹽可以抵抗核輻射”的謠言引發“搶鹽”風波等相比,九寨溝地震謠言可謂迅速“團滅”,并未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網民對謠言的判斷能力有所提升。1953年,傳播學者克羅斯在美國社會學家奧爾波特的謠言公式基礎上,提出決定謠言流通量的公式:R=I*A/C,即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4]在此次地震謠言傳播過程中,隨處可以體現網民的智慧,如謠言“山東省與浙江省交界地區(北緯73.84度,東經124.33度)將有8.5以上地震”,對于“北緯73.84度”,網民笑稱“大兄弟,都到北極圈了啊”。網民整體謠言辨別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謠言的傳播。
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相比,九寨溝地震謠言數量較少,且流通量較小,正如《中國青年報》的報道:“九寨溝地震后,網絡謠言還沒來得及火就被‘團滅’了!”這是地震部門、公安部門、媒體、專家、網民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天災無情,地震后,九寨溝已遭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我們能做的就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防止次生災害的產生。
[1]陳力丹.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M].開明出版社,1993:476.
[2]李強.地震謠言與地震誤傳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國際地震動態,1988(12):8.
[3]施愛東. 2013雅安地震謠言探究[J].民族藝術,2013(9):48.
[4]胡鈺.大眾傳播效果問題與對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