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默克爾在權力斗爭中活了下來”,德國《圖片報》3日報道稱,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后,德國執政的姐妹黨基民盟和基社盟最終于2日晚就難民政策達成共識,岌岌可危的大聯合政府也防止了崩潰。
2日,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與基社盟主席、此前提出辭職的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在內的兩黨高層,在柏林基民盟總部大樓內進行了長時間談判。直到晚上10時左右,兩人才分別現身,并表示雙方已達成共識。共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在德國和奧地利邊境地區設立新的邊檢機構,阻止已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過的難民入境;設立“難民處理中心”安置欲入境的難民,并通過與相關國家簽署協議或協商,把難民送到相關國家;如果相關國家拒絕達成遣返協議,則將借鑒德國與奧地利之間的協議,在邊境實施遣返。默克爾稱協議是“真正的妥協方案”。澤霍費爾則表示,協議內容符合他的預期,他將繼續留任內政部長和基社盟主席。澤霍費爾還將于周四與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就雙邊協議舉行會談。不過協議引起反對黨的強烈不滿。綠黨政治家特里廷稱默克爾是“失敗者”,“澤霍費爾的勒索已經奏效”。左翼黨議會黨團領導人則呼吁聯合執政的社民黨不要同意該協議。社民黨準備在周二晚上對協議進行評估,并于周三上午舉行特別會議,之后再做決定。德國《明鏡》周刊指出,默克爾的權威已動搖。最新民調顯示,只有不到四成德國人認為,大聯合政府可以撐到2021年大選。
許多歐洲媒體也對此次事件進行熱評。荷蘭《人民報》稱,這就像政變,“默克爾之星正在下沉”。法國《山岳報》則說:“默克爾一條腿跪在地上。”德國新協議還沒有正式通過,但奧地利政府已經在3日宣布,將采取措施保護其邊界,以免該協議對奧地利人民產生不良影響。▲
環球時報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