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事訴訟中案情多與經濟糾紛相關,辦案人員往往缺乏基本的文書檢驗認知,因此需要強化文書檢驗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民事訴訟中文書檢驗存在的常見問題,然后根據事實現狀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從而有利于促進民事訴訟中文書檢驗工作的真實可靠性。
關鍵詞 民事訴訟 文書檢驗 重要性
作者簡介:賈俁,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講師。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288
民事訴訟是與刑事案件有所差異的訴訟事件,在民事案件中往往涉及的是當事人雙方的財產權益問題,其訴訟案件審理是建立在公正平等的基礎上。因此,對于訴訟案件中牽涉的諸多證據材料的真實性要求很高,這就涉及文書檢驗工作。文書司法檢驗是在訴訟案件中,鑒定人依據文書檢驗的理論、方法以及技術對案件涉及的爭議性文書證據進行鑒別與判斷,從而得出有利于案件進行的意見。常見的文書檢驗內容包括筆跡鑒定、時間鑒定、公章鑒定等。
隨著當前各種技術的應用普及,文書鑒定的準確性有所提高,但不得不面對技術提升時變造文書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高級。再加上目前司法文書鑒定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包括標準缺失、監督不到位、結論審查不全以及技術應用不普及等,使得文書檢驗的真實性面臨很大問題,爭議性的民事訴訟案件也層出不窮。本文將集中分析民事訴訟中文書檢驗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設性對策以推進民事訴訟案件文書檢驗工作質量的提升。
一、文書檢驗在民事訴訟案件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主體的經濟等各項活動增多,民事案件越來越多,特別是涉及到經濟糾紛事件需要對案件證據進行必要的文書檢驗。如在案件中涉及合同、欠條、發票等,需要進行文書檢驗來確定其真實性。為了鑒定這些文件的真實性,鑒定機構往往需要從文書形成的時間、相關筆跡等方面做出技術性的判斷,并給出具體的鑒定結論,為民事訴訟案件提供事實支撐。文書鑒定結果不僅關乎當事人的經濟權益,還會影響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而且對于我國司法的公正性具有重要意義。
文書檢驗是對現有案件證據真實性的判斷,并給出結論作為案件審理量刑的重要依據。因此,文書檢驗其結果的準確性對于案件的偵查、案情審理以及依法量刑具有重要意義。依托文件檢驗的結果對案件進行及時的偵破和審理,對案件的相關情況進行澄清,有利于案件的進展。除了在案件偵查和審理中的作用外,文書檢驗還能夠對于一些特殊案件的立案起到作用,特別是一些難以根據事實直接認定罪情的案件需要通過檢驗證據得以立案偵查。
二、訴訟案件中文書檢驗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民事案件中,最主要的糾紛在于經濟性糾紛。因此,民事案件訴訟中的文書檢驗大多于案件中的合同、借條、發票、簽章等直接相關。具體來說,糾紛性的文書檢驗有家庭財產糾紛、合同糾紛,主要的檢驗內容有合同中的簽名、具體協議內容、金額、文書形成時間等。這些內容相對字少容易進行變造,特別是近些年新的文書變造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文書檢驗的難度。因此,民事訴訟中存在比較突出的文書檢驗問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具體表現:
(一)案件審理人員缺失對文書檢驗的認識
文書檢驗對于案件的偵查、審理和量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國內很多民事訴訟案件中審理人員諸如法官、涉案檢查人員等對于證據材料的文書檢驗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辦案人員不重視對案件材料的收集,這是與刑事案件辦理有很大區別的。與刑事案件相比,民事案件中很多偵查辦案人員缺乏基本的偵查技能,通常不重視對案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特別是對有限的案件材料缺乏文書檢驗的認知。由于在案件材料收集階段就沒能夠做好最基本的整理甄別與篩查,這對于后續的材料鑒定帶來很大的困難。其次,缺乏對筆跡樣本的重視。民事案件辦案人員通常忽視對材料真實性的考究,缺乏對筆跡樣本的提取,如此便使得在文書檢驗中缺乏比對樣本,難以形成真實性的結論。而且大多數辦案人員即使對筆跡樣本進行提取,但是不了解文書檢驗中對于樣本提取的基本要求,那么最終的筆跡樣本也只能作為實驗樣本,缺乏適用性。最后,在民事訴訟案件中,法官等主要辦案人員對文書檢驗知識缺乏基本認知,如此一來,鑒定工作便會難以有效開展。
(二)公檢司法中文書檢驗缺乏標準化
文書檢驗對于公檢司法的各項工作都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國公檢司法系統內尚未形成一致的文書檢驗標準體系。長期以來,我國的司法鑒定都是有公、檢、法、司等四個體系所統一,各個體系內形成了自己的司法鑒定標準,特別是在文書檢驗工作中,各個司法體系內都有自己的鑒定方法、鑒定技術以及結論認證理論。因此,不同的文書鑒定機構對于各種不同的司法鑒定體系下的文書鑒定難以得出較為一致的結論,這就使得民事訴訟中對于同一份案情證據獲得完全不同的文書鑒定結果,嚴重影響案情推進和量刑的公正性。
此外,由于缺乏全國統一的鑒定標準,就使得有的鑒定機構暗箱操作,鑒定程序不公開,鑒定方法不科學,鑒定工作諸環節缺乏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程序手段,鑒定人以主觀思維主導鑒定行為和鑒定結論,從而導致鑒定結論的隨意性、不可重復性,出現一案多結論的現象,從本質上影響了鑒定結論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嚴肅性。
(三)文書變造手段不斷更新
除了文書檢驗的主體問題外,從根源上來看目前民事訴訟中文書檢驗面臨的問題可以發現,在傳統的變造文書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新的文書變造手段給文書檢驗工作帶來巨大的影響,增加了文書檢驗的難度。
從傳統的文書變造手段上看,擦刮文書、消退文書與補接文書等傳統的文書變造方法是比較常用的,但是隨著文書鑒定技術的進步這些文書變造手段也被技術人員所攻破,諸如紫外線觀察、顯微鏡檢驗以及氣熏剝離檢驗等。但是近些年,換頁變造文書、利用計算機技術修改文件以及在擦刮后進行在處理等。新型消退手段的出現,新型化學消退材料,例如可擦筆等工具的出現,利用這種手段使變造文件更容易,也更加難以發現。這些技術應用的使得傳統的文書檢驗方法變得不太適用,而且也直接增加了文書檢驗的難度。
(四)案情審理忽視對文書檢驗結論的審查
民事訴訟涉及很多財產性問題審理,嚴重關乎當事人及社會穩定。因此,文書檢驗結果的真實性需要得到重視,不能過于主觀的認為某項檢驗結果的真實性。
目前在文書鑒定工作中,一方面由于鑒定結構的差異性比較突出,鑒定技術以及鑒定人員也存在差異,結果的真實性不一定就還原了證據材料的原本,而鑒定結果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而在很多民事訴訟案件中,所擁有的證據性材料具備一定的稀缺性,從而對于技術人員的鑒定產生限制。此外,當前我國在文書檢驗中尚未形成一個規范的技術、方法、原理以及結論認證體系,這就為文書檢驗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蒙上了陰影。綜合上述分析,在民事訴訟案件中法官應該重視對結論的審查,而事實上由于法官對于文書檢驗基本理論的認知缺乏往往忽視對結論真實性的審查,涉案人員如果缺乏相關基礎知識也會對此忽視,不利于案件的公平公正。
三、民事訴訟案件中文書檢驗工作的對策建議
從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目前在民事訴訟案件中文書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負責案件審理的法官及其他辦案人員對文書檢驗缺乏基礎的認知,與此同時整個司法鑒定體系的不規范化、文書變造的手段提升以及缺乏對結論審查的重視等也是訴訟案件中文書檢驗結果不可靠的重要因素。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文書檢驗的知識普及
文書檢驗對于案件的影響直接的決策人員是法官等辦案人員,因此需要加強對這些辦案人員的文書檢驗知識普及。首先需要強化文書檢驗在案件審理中的重要性,讓辦案人員意識到文書檢驗結果對于案件推進的重要性,從而從意識上加強對證據材料的文書檢驗。其次,要注重對于辦案人員的原理、方法等普及,特別是在案件材料收集階段要做好相關證據材料的收集,并及時對于筆跡等樣本進行整理。最后,加強文書檢驗的種類和作用的普及,這樣便可以讓法官等辦案人員在推進案情進步的過程中及時求助于證據材料的文書檢驗,并且對于檢驗結果的應用有基本的判斷。
(二)推進文書檢驗的標準化建設
文書檢驗標準化建設是希望從管理、人員和機構、技術以及結論認證等各個方面做到有具體的操作規則可依,從而避免目前文書檢驗中的無序化。
為了使民事訴訟案件中辦案人員對于文書檢驗的正確應用,首先,需要強化對文書檢驗管理的標準化,如檢驗機構的認證、技術人員的認證,并依據法律做好違法的懲罰標準制定。其次,需要做好鑒定程序的標準化,做好文書檢驗受理的標準化,如受理范圍、案件條件以及各項檢驗材料的涉及等。最后,做好鑒定技術方法的標準化,根據當前主要的變造文書手段制定具體的文書檢驗技術方法使用手冊,明確各種方法的適用文書類型和適用細則,以及檢驗結果的認證規范。
(三)強化新的文書檢驗技術開發與普及
隨著文書變造的手段豐富多樣,且變造技術越來越高明。在文書檢驗機構和技術人員之間,一方面需要根據統一的文書檢驗技術方法進行嚴格的培訓,保障持證上崗推進文書檢驗技術應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及時進行新技術引進,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文書變造手段。
此外,針對不斷出現的文書變造手段,需要與高校合作開發出應對各種情況的新的檢驗手段,并且針對新技術對以往的檢驗方法進行校正,從而使得方法選擇與應用更加具有適用性。
(四)強化對文書檢驗結論的審查
法官等辦案人員在拿到文書檢驗結論后,不能直接做出相應的案情審理和量刑。需要對手中的文書檢驗結論進行細致的審查,確保結論在事實上的真實可靠性。
具體來說,結論審查包括法律層面和技術層面。法律層面需要對文書檢驗的人進行審查,確保鑒定人的回避,其次要重視程序審查,保障程序的合法性,最后要保障鑒定機構以及鑒定技術人員是否有完善的資質。對于技術層面的審查,一方面要重視鑒定證據的案情材料是否真實、充分,另一方面要注意所使用的鑒定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據鑒定過程中的詳細記錄來判斷其鑒定過程的技術、程序的標準程度。
參考文獻:
[1]賈俁.文書檢驗中文書時間鑒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5).
[2]李德倫、李明.新形勢下對變造文件檢驗的新認識.社會觀察.2012(8).
[3]沈臻懿.文書鑒定質量管理的實踐與探索——以文書鑒定機構開展資質認定工作為視角.中國司法鑒定.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