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曉宇
2018年3月21日,江西省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吳建春受賄案一審判決結果,江西省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建春與行賄人李可聯手演繹了行賄受賄兩端的攻防技巧和策略。然而,自以為技高一籌的“賄賂搭檔”最終在淪為笑柄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關于預防職務犯罪及違法行政方面的思考和警示。
行賄之路:思路決定命運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這本書里分享了他關于思維模式的研究成果,稱其發現思維模式對人的影響,比人們想象的還要大。德韋克稱,毫不夸張地說,思維模式正不動聲色地操縱你的人生。可以說,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
一種思維模式會衍生一大批的想法和行為,這些想法和行為會把我們變成截然不同的人。所謂思路決定出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說的大概就是這方面的意思。吳建春受賄案的關鍵行賄人李可,是個深諳官場潛規則且敢于出手的人。他通過行賄,成功傍上副市長吳建春后,實現了從酒店小老板到工程大老板的“華麗轉身”,這一切都源于他掌握了與常人“不一般”的思考模式。
江西省興國縣是個有名的將軍縣,位于縣城背街的將軍賓館在當地小有名氣。多年來,李可經營的將軍賓館成了興國縣委縣政府接待的重要場所,為此將軍賓館也成了2008年起擔任縣委書記的吳建春經常出入的地方。
多年與政府官員打交道的經歷,使李可學會了世故圓滑的處世之道,接待人員來了以后他總是迎來送往,全程陪同接待。特別是吳建春來搞接待時他更是寸步不離、忙前跑后。李可的熱情自然贏得了吳建春的好感,吳建春在縣委書記任上重要的接待總是首選將軍賓館。
李可在與吳建春的多次交往中,敏銳地嗅到了吳建春身上的無限“商機”,遂打定了通過吳建春幫忙承攬工程發家致富的主意。當然,李可對吳建春的示好絕不僅僅停留在陪吃陪喝層面,他開始精心策劃起了一個個“糖衣炮彈”計劃。
起初,李可側重于感情投資,經常主動邀約吳建春打球、吃飯喝酒,并多次請吳建春家人外出旅游,慢慢地兩人關系就越來越密切了。
李可開始正式登門拜訪,實施真金白銀“投彈”計劃。家是心靈的港灣,也是對個人來講最安全的地方。為了確保首次出手萬無一失,李可決定將首次行賄的地點選擇在吳建春家中。時任縣委辦副主任孔興明是李可的初中同學,李可向其打聽到了吳建春的住處。2008年10月的一天晚上,吳建春正在興國賓館搞接待,李可打聽到吳建春的行蹤后,在賓館外面一直等到8點左右,等吳建春接待完返回住處時,李可“踩著點”出現在了吳建春的家門口。
“篤篤”的敲門聲后,是一聲熟悉的問候。吳建春略有遲疑地打開門讓李可進屋。只見李可提著一只厚厚的手提袋,進屋后將手提袋放到桌子上。雖說兩人關系也不錯了,但畢竟身份不同,加之又是李可第一次來到吳建春家,這個對他來說還很陌生的環境,當然沒有在將軍賓館那么隨意,當時的氣氛也略顯尷尬。草草地聊了幾分鐘后,李可就離開了。李可走后,吳建春打開手提袋一看,里邊裝著用報紙包好的20萬元現金。
萬事開頭難,雖然經歷了長時間的“蹲點守候”和略顯別扭的拜訪過程,但錢終究是送出去了,“初戰告捷”的李可長長地松了口氣,暗自慶幸自己的好運氣就要來了。
吳建春的“廉政堤壩”一旦被李可的糖衣炮彈炸開一個口子,便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最終徹底“決堤”。在此后短短的三年多時間里,李可陸續向吳建春發送九次糖衣炮彈,出手闊綽的李可少則10萬元,多則30萬元地進貢,這樣前后向吳建春行賄的總額也達到了驚人的人民幣180萬元、美元1萬元。
因為跟吳建春私底下也成了朋友,李可的行賄更多地被打上了人情的烙印,而賄送的過程也“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吳建春老家在江西東南部的會昌縣,2009年春節前,李可打聽到吳建春當年回會昌縣城老家過年,就準備到其老家去拜個年。
大年初一的那天,李可起了個大早,凌晨4點左右就與司機何軍開著一輛銀色奔馳越野車從興國縣出發。經過三小時的長途奔襲,兩人于早上7點左右到達200公里外的會昌縣城。找到吳建春在會昌的住處后,李可將裝有10萬元的紙袋和一箱茅臺酒搬進了吳建春家,寒暄兩句后便離開。
2011年上半年,吳建春喬遷贛州市水岸新天的新居。李可得知后打算去看看,順便“祝賀”一下。李可帶上妻子仲燕一起驅車來到80公里外贛州吳建春的新居,將裝有20萬元的袋子放在吳建春客廳的電視柜上,說了一些祝賀領導喬遷之喜的話,假模假式地參觀了一下后,就離開了。
受賄之路:權錢交易講“技巧”
這幾次向吳建春賄送錢財,李可都沒有提出具體要求,但吳建春卻認可了李可的“為人”,發自內心地感激他。接下來,兩人圍繞“工程”這個主題,順理成章地上演了一出出官商“雙贏”的權錢交易。
有了和吳建春的這層關系后,李可在工程方面的請托事項,吳建春是有求必應。僅在2009年年初至2010年8月的一年半時間里,吳建春就應李可的請托,先后幫助李可承接到了興國賓館貴賓樓工程、興國縣新建5萬噸/日供水渾水管網、隧洞、取水頭工程、興國縣蘇區干部好作風紀念館工程、興國縣城區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公共綠地養護服務項目。
吳建春關照李可時,大多時候用語顯得公事公辦,強調公司資質和能力,不留“運作”痕跡。時任興國縣委常委兼瀲江鎮書記黃奇稱,興國縣10萬噸/日供水工程項目是李可通過關系運作得到的,李可當時掛靠江西銅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接工程。記得有一次在體育場的網球場打網球,當時李可在場時,吳建春對其說,“供水工程要加快進度,李可在打隧道這塊有經驗,可以讓他來承建這個工程”。黃奇遂根據吳建春的意圖,向招投標辦負責人和國資公司總經理季標說,組織招投標程序,要讓李可中標,后李可順利中標該項目。
即便是推薦李可,吳建春下達的指示也顯得很“中性”。2010年9月,吳建春對黃奇說,“李可想參與城區清掃保潔垃圾清運處理及綠地養護市場化運作項目,你考慮一下”。吳建春雖然沒有竭力推薦,但黃奇聽懂了他的意思,認為李可是吳建春的優先考慮對象。后縣委常委會采納了吳建春提出的對該項目進行競爭性談判招標的建議,李可的兒子彭沛經營的興國縣愛家保潔公司最終獲得該項目承包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興國縣蘇區干部好作風紀念館工程”這個以弘揚干部好作風為主題的工程,竟然也因為吳建春與李可的交易,在建設過程中就沾上了銅臭味。
2010年7月,李可聽說興國要建“蘇區干部好作風陳列館”,就邀請同時做工程的劉軍等三人合伙做這個項目。為了順利地承攬到這個工程,李可到吳建春辦公室向其賄送30萬元,表示自己有意承接“蘇區干部好作風陳列館工程”,吳建春當場答應幫忙。
吳建春在項目開標前跟興國縣城投公司總經理韓進說,要讓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家中標。雖然他沒有明說,但韓進知道吳建春希望讓江西福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安公司)做,而福安公司正是李可掛靠經營的。隨后,開標前韓進跟負責此次招標的工作人員說:“這個項目縣里主要領導是有考慮的,福安公司的分要打高一點。”最后福安公司主觀分獲得最高分8分,順利中標。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時,吳建春還“親臨”現場祝賀。
如果說李可這個深諳“傍官”經營之道的商人通過加強感情投資,為自己的承攬工程開了一個“虎頭”的話,那么在具體工程完工之后,他還會知恩圖報,在官商利益輸送的鏈條上屢屢呈上“豹尾”之作。也許這就是李可為什么能夠深得吳建春賞識,且長期得到關照的重要原因。
在吳建春的幫助下,李可取得了興國賓館貴賓樓項目建設權。2009年11月,李可與吳建春約好去興國縣政府打網球,順便帶上裝有20萬元現金的黑色手提紙袋交給吳建春。這筆20萬元的賄金,表達了李可事后對吳建春的感謝之情。幾個月后李可再次來到吳建春的辦公室,將裝有20萬元的手提袋放在其辦公桌的桌面上,對吳建春說,興國縣5萬噸/日供水工程項目拿下,感謝書記關照。
2009年下半年,應李可的請托,吳建春向江西環球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趙春來打招呼,助李可將李名下的興國縣金龍金礦以7500萬元轉讓給江西環球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事后又打招呼令金礦轉讓享受到了當地招商引資的相關優惠政策。為了感謝吳建春在轉讓金龍金礦中給予的幫助,2010年6月,李可到吳建春辦公室,向其賄送30萬元。
2010年下半年,李可聽說馬鞍山農商銀行要在興國縣成立村鎮銀行,于是請吳建春幫忙讓其入股。后吳建春向馬鞍山農商銀行的董事長趙磊推薦了李可,最終李可順利入股興國新華村鎮銀行。2010年年底的一天,李可將裝有20萬元的袋子放在吳建春辦公桌邊上,說道:“我和馬鞍山農商行合作入股興國新華村鎮銀行的事情已經談得差不多了,感謝書記的幫助!”
弄權之術:不分青紅皂白搞“指示”
吳建春在工程上幫助李可,雖然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從形式上看,承攬工程畢竟還是合法的。然而對于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作為縣委書記的吳建春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也放棄原則,不分青紅皂白地予以支持、干預。
江西楊氏南北鮮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氏果業”)是尋烏縣2004年招商引資引進的果業深加工企業。當時縣政府以租代征的形式從尋烏縣文峰鄉黃坳村村民手中租地400畝,后縣政府將其中280畝土地出讓給楊氏果業,用于廠房建設。
2006年下半年,楊氏果業對其使用的廠房申辦《國有土地使用證》,并成功獲批。然而因此地塊存在“以租代征”問題,國土局為楊氏果業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涉嫌違規,引起當地老百姓不斷上訪。
后楊氏果業為辦理抵押貸款,派出工作人員到尋烏縣國土局辦理土地抵押他項權證。由于群眾上訪,加之縣里準備對該地塊“以租代征”的違規情況進行整改,楊氏果業這次要求辦理土地他項權證的請求,遭到了尋烏縣國土局的拒絕。
2006年年底的一天,楊氏果業董事長楊東再次帶上20萬元,來到吳建春辦公室,說自己辦理土地他項權證被拒,表示這樣就不能辦理抵押貸款,故請求書記幫助解決。隨后,吳建春打電話給時任尋烏縣副縣長劉方,說:“楊氏果業現在用土地證貸款遇到點問題,你去跟國土部門協調下,讓他們多支持關照一下。”劉方把吳建春的話轉達給了時任國土局長周文明,并說:“楊東的公司是我們縣里最大的招商企業,縣國土部門要支持。”周文明迫于無奈,于2007年年初指示時任尋烏縣國土局地籍股股長孫斌辦理了他項權證。
人仰馬翻:兩敗俱傷空歡喜
作家史鐵生有句名言:“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大于人與豬的差別。”一些研究人類學的專家指出,人與人的本質區別在于思維模式的不同。然而通過思維模式在人生的發展軌道上超乎常人,首先必須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之上。本案主要行賄人李可精心策劃了改變人生的行賄之路,雖然他曾一度“成功”,獲得了財富,但最終卻是害人害己,落了個官商兩敗俱傷的結局。
2016年9月,吳建春升任江西省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然而,吳建春在常務副市長的寶座上只待了一年就東窗事發。2017年9月,江西省紀委發布消息稱,江西省撫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吳建春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江西省上饒市人民檢察院2018年1月向江西省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于2018年2月5日召開了庭前會議,2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法院認定吳建春在2006年至2011年5月間先后利用擔任中共尋烏縣委書記、興國縣委書記的職務便利,非法收受李可等人錢財共計人民幣220萬元、美元1萬元。
2018年2月12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吳建春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違法所得人民幣220萬元、美元1萬元,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案后思】
吳建春受賄案中的一些細節具有典型意義,是以案說法的生動教材,延伸解讀有利于普法教育和預防相關職務犯罪。
啟示一:沒有請托而收受財物的,亦可能被認定為受賄。本案審理中,吳建春的辯護人提出,李可為感情投資,以拜年、祝賀喬遷等名義向吳建春送錢時,沒有具體請托事項,不應以受賄罪論處,但這一辯解未被法院采納,相關賄款仍被認定為受賄。對此,承辦法官給出的解釋是,雖然李可對這幾次向吳建春送錢沒有明確的請托事項,但李可的證言證明,其多次向吳建春送錢,是為了與吳建春搞好關系或希望得到吳建春的關照,吳建春對李可送其錢財與其職權有關亦應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應當認定為他人謀取利益并且一并計入受賄數額。這個細節提醒一些官員,只要與職權有關聯,即使沒有實際請托,這個錢也不能拿,否則也可能構成犯罪。
啟示二:一把手的違規指示,對行政系統的執行危害巨大,下級在執行中要明辨是非,不能唯命是從。本案吳建春對楊氏果業違規辦證一事進行指示,直接暗示下級違規辦理,并逐級向下交辦,傳達領導旨意,最終促成了違規辦證。這個細節說明一把手的違規指示,對行政系統的執行危害是巨大的。下級服從上級,是行政系統行政的基本原則,作為一把手的縣委書記作出指示,迫于一把手的個人權威,一些下級往往會不辨是非地予以執行,這對行政系統依法行政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在這里需要提醒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對上級違規指示要有正確評估,不能以嚴格執行上級要求代替依法行政,否則一旦出現違規行政的情況,不會因上級指示而免除執行人員的責任。
啟示三:名牌企業不能享受法外特權,企業頭銜不能成為違規的資本。本案中,副縣長劉方為落實縣委書記吳建春的違規指示,以“楊氏果業系縣里最大的招商企業”為由,逐級指示下級辦理。從而最終導致下級行政管理部門在明知違反規定的情況下,作出了違規行政行為。事實上,企業的頭銜不是違規的擋箭牌,企業不論大小沒有貴賤之分,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以企業的頭銜為由作出的違規指示都是錯誤的,下級在執行上級領導的相關指示時,應提高自己的鑒別力,防止最終因自己的執行指示行為,導致其他利害關系人利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