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鈞
摘要:勞動法最本質的價值追求是為了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由于自身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從而使最終結果處于平衡的狀態,更好的為經濟基礎服務。對被裁減人員同等條件下的優先適用權中同等條件的理解包括從勞動者方面和從用人單位方面兩個角度來考慮。從勞動者方面包括勞動者的工作能力、身體條件、工作需求三個方面來考慮,從用人單位方面包括責任要求、競選方式兩個方面來考慮。
關鍵詞: 勞動關系 勞動法 價值追求
一、勞動立法的發展狀況
我國自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頒布后,陸續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司法解釋、法律、法規和規章,構成了以勞動法為核心,多層次法律規范并存的勞動立法格局,勞動法律制度基本得以建立。(參見:姜穎《我國勞動立法與勞動者權益保障》,《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二、勞動法最本質的價值追求
勞動指的是所有有意識、有目的的運用人的體力和腦力獲取物質資料或財富的社會活動。那么勞動最本質的屬性首先是一種社會活動,既然是社會活動就必須具有社會性,即使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達到和諧穩定的均衡狀態。
法律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服務于經濟基礎的。那么同樣,作為法律中的一門部門法,勞動法存在的意義也是為了服務于經濟基礎,確切的說是經濟基礎中一個具體的分支:經濟發展。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勞動,離不開以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等為主體的勞動關系,因此勞動法就有了存在的意義。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是勞動關系的主體。勞動者指根據法律和勞動合同的約定,通過付出勞動以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相對應的,用人單位是依法招用和管理勞動者,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并對勞動者提供其他法律規定的及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的勞動組織。
勞動法最本質的特點是追求公平正義和向弱者傾斜。有觀點認為,平等作為法律追求的重要價值,也應體現在勞動法對勞動者、用人單位的保護上,即提供同等水平的保護。但是筆者認為,將勞動關系認定為是一種平等關系是不準確的,因為勞動者極易成為強大的資本的附屬,這在歷史上有很多的例證,可以說,勞動者之于用人單位這一資本所有者是處于天然的弱勢地位的。因此,側重保護勞動者是勞動法的使命,是維護社會秩序所必須采取的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對用人單位利益的保護,一方面,勞動法的制度設計也是為了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為了保護用人單位的利益,勞動法也規定了勞動者的許多義務;另一方面,資本者或經營者的利益可以通過其他的法律得到保護,如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識產權法等等。 因此,勞動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側重保護勞動者,這種保護的不平衡是為了達到最終結果的平衡。(林嘉《勞動法的基本理論及其立法完善》,《中國工運》,2006年07期)
三、對被裁減人員同等條件下優先適用權的理解
(一)勞動者互相之間的同等條件
1、勞動者的工作能力相同
勞動者的工作能力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并不能通過簡單的觀察和計量等就可以辨別。勞動者又主要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體力勞動者相對而言比較好判斷一點,可以通過計量或者計件等驗收勞動成果的方式來檢驗;而腦力勞動相對更加復雜,主要可以從學歷高低、技術好壞、被裁減時職位高低等方面來判斷。因此,在這一方面,同等條件就是指勞動者的工作能力相同,即不同的勞動者在應聘同一崗位時,若學歷等級、技術好壞、上一份工作的職位高低都相同,那么曾被本單位裁減的員工優先適用。
2、勞動者的身體條件相同
勞動者的身體條件主要指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等,如果一個人職位對性別沒有要求,那么在所有應聘者中,曾被本單位裁減的員工優先;如果一個職位對性別有要求,那么在所有符合性別要求的應聘者中,曾被本單位裁減的員工優先。在所有符合年齡要求的應聘者中,曾被本單位裁減的員工優先。健康方面也是如此,在所有符合健康要求的應聘者中,曾被本單位裁減的員工優先。
3、勞動者的工作需求相同
這是不同同等條件中最基礎的一個,是適用的前提,即多個勞動者對同一個職位有相同的需求,他們是在相同需求的勞動者之間競爭,而對于在兩個競爭崗位不同的勞動者之間,這種要求是不存在的。
(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同等條件
1、對勞動者有相同的責任要求
雖然被裁減人員具有優先適用權,但是用人單位并不能因此減少對該勞動者的要求,所以這里的同等條件,不僅指權利,也包括義務。勞動者應自覺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履行工作職責,切實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務,履行應盡義務。這些義務應同等條件地履行,不能因為被優先適用就享有特權,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2、提供給勞動者同等的競選方式
用人單位要給予不同的勞動者相同的競選方式,包括筆試、面試、適用期等等,通過公正、平等的考核和評價,給予令勞動者信服的考評結果。在這個結果產生的基礎上,對被裁減人員予以優先適用。
綜述:勞動法最本質的價值追求應該考慮從到勞動關系主體雙方本身的力量薄弱,然后作為一只有形的手,運用法律手段來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由于自身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從而使最終結果處于平衡的狀態,更好的為經濟基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