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燁
摘 要:近期認真閱讀尹少淳教授的《尹少淳談美術教育》一書,尹教授在“中國畫的傳統與創新即中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為”一章中提出:傳承中國畫的知識與技法,培養國民對中國畫的態度和認知,始終是中國美術教育界不能回避的任務。傳承國畫這一傳統文化的同時,以辯證的思維創新國畫,對基礎美術教育而言,責無旁貸。
關鍵詞:水墨畫;小學美術教學;傳承和創新
一、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水墨的表現方法,此謂傳承
在現行的蘇少版小學美術教材中,水墨畫知識體系的教學目標是基于學生豐富的繪畫表現力,基于學生對筆墨技法的基本掌握,并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的內容。蘇少版美術三年級上冊《水墨游戲》一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游戲體驗生宣紙材質的特點,在水墨的作用下感受媒材和工具在宣紙上產生的幾種繪畫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紙上開出的花——揉紙皴墨法
這是教材中介紹的一種巧妙改變繪畫媒材的方法。先準備好宣紙,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將紙揉皺后展開,毛筆蘸墨后用側鋒在紙上進行皴擦。為了體現這種方法的藝術表現力,筆者還請學生在表現時將筆肚子先蘸濃墨,然后筆尖再蘸淡墨,這樣就畫出了濃淡的變化。當孩子們體驗完揉紙皴墨法,滿懷喜悅地展示作品時,讓孩子們說一說這種方法產生的效果有什么特點?產生的效果適合表現生活中的哪些事物?通過觀察與想象,有的同學說:“這種方法畫出來的效果看上去比較粗糙,適合巖石表面的紋理。”有的同學說:“可以用這種方法表現挺拔的高山和各種樹皮。”
2.當水遇上墨汁——印墨法
這是一種水墨韻味較強的表現方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教學中,筆者先準備一個裝有清水的玻璃缸,然后往水中滴入濃墨,趁墨在水中擴散的一剎那,把一張生宣紙放在水中,這時水中墨的形態就會印在紙上,取出來時就會得到一幅有趣的水墨畫作品。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筆者還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印出的形象展開聯想,通過觀察與想象,有的同學說:“我印出的作品像煙、像霧,像云。”有的同學說:“我的作品像人、像動物。”還有的同學說:“我的作品像精靈,還像火山在噴發。”
3.線條能很妖嬈——水沖墨法
這一方法的具體操作是先在紙上用毛筆的中鋒畫一條墨的線條,然后在線條的一側用水沖墨,沖墨過程一般比較緩慢。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筆者并沒有馬上給學生進行展示,而是請同組的四位同學用毛筆在紙上體驗一下,總結遇到了哪些困難,當學生展示自己所嘗試和體驗的作品時教師再進行展示:開始畫墨線時不能太濃,否則容易使墨馬上變干,水就很難把墨沖開了!沖墨時應該在墨的一側去沖,如果兩側都沖,墨就不知往哪個方向擴散了。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水沖墨的方法,對水、墨、紙的相互作用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墨圈也有夢想——滴染法、破墨法
滴染法是用毛筆蘸墨在紙上滴出沒有規律的墨點。筆者向學生展示用毛筆蘸墨在紙上點出不同濃淡變化的墨點,因為毛筆接觸到宣紙,所以墨點是可控的、有規律的。破墨法有兩種,即淡破濃,在紙上畫濃墨,趁濕在上面畫淡墨。濃破淡,先用毛筆在紙上畫淡墨,然后趁濕在上面畫濃墨。
水墨工具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應用的一種造型表現的媒材,但僅僅依靠教材中的中國畫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將水墨技法延伸到其他的課業內容中,運用水墨進行創作表現,還可以將課內知識技法延伸到課外,把水墨表現拓展到學科實踐活動中去,從而增加對學生運用水墨基本技法的訓練與指導,引導學生運用水墨的表現力創作出富有兒童趣味的水墨作品。
二、拓展傳統文化題材后鼓勵學生表現“中國水墨”,此謂創新
在水墨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應是組織活動、創設主題情境、激發興趣動機,和學生一起探索和研究學習內容。在開展水墨教學時,教師在保證課內中國畫教學的基礎上,豐富水墨創作的題材內容,讓學生充分體驗實踐水墨造型的方法和形式。基于以上的思考,筆者認為小學水墨教學的延伸應該以教材為根本,拓展應該以貼近學生實際為原則。
開展水墨教學實踐,在立足于課內教學的同時,應努力發掘、拓展課后延伸的內容題材,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內容是非常適合水墨創作表現的,以水墨來表現傳統藝術形象,不但能更加突出中國味,還能引導學生更多地認識和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傳承祖國寶貴的文化精髓。拓展可以先從課內入手,將蘇少版四年級美術上冊的《冷色和暖色》《海洋世界》,《黑白灰》《門窗墻》《老房子》等內容,運用水墨創作的形式表現,豐富作業表現形式,增加水墨畫的教學特色。特別是第15課《水墨改畫》一課,用水墨畫工具,把中外優秀作品重新改畫,借助大師的畫面,加進自己對生活的贊美和理解,畫出自己想要的內容和情感。另外,挖掘一些易于學生觀察、掌握的傳統藝術形象,如《動物明星》《青花瓷》《美麗的園林》等富有中國特色的題材,有效引導學生關注祖國的文化藝術,拉近學生與傳統藝術的距離,創設學習情境,鼓勵學生用水墨來表現祖國藝術的精華,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建立國家認同感,培養人文精神。
小學階段開展的水墨教學實踐,其本質是師生互動的教學體驗,教師雖然以指導者的身份實施教學,但其實是和學生一起在水墨藝術的浩瀚海洋里徜徉。教師要主動探索將課內外內容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借助延伸拓展豐富的水墨教學內容,帶領學生不斷感受深邃廣博的水墨藝術浪潮帶來的視覺盛宴,創作出既凸顯水墨韻味,又不失童趣的優秀水墨作品。
參考文獻:
尹少淳.尹少淳談美術教育[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