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摘 要:兒童的許多活動都是跟智慧和創作連在一起的,美術活動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更能體現這一點。兒童學習繪畫,能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創作能力,從而為其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觀察習慣;線條;繪畫日記
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課要求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廣闊的想象力和嚴密的語言組織能力。其實,學生的這些能力早在低年級時就應該加以指導和培養。但低年級學生受到字詞量、語言組織能力的限制,還不能較準確、完整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袄L畫日記”不受字詞、語言的約束,學生用簡單、形象的東西就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用一幅幅圖畫訴說著自己心中的故事,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教師和他們的距離,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老師是他們可以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在整個活動中,我感受著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也和他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一、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觀察習慣
“創造來源于實踐,畫畫離不開觀察”,要想用繪畫的形式作日記,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而觀察能力只能在大量的觀察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提高。學生認識大自然,不是通過一兩次觀察就能解決的,必須依靠反復、長期的觀察。因此,我經常提醒學生在不同的季節觀察莊稼的變化,還引導他們去觀察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如:觀察一年四季的杏、桃、蘋果樹等都有哪些變化,及樹木發芽、開花、結果、收獲、落葉的情景……這些都是繪畫的好材料。這樣一來,就經常有學生在他的日記里告訴我:家里的桃花開了,蕓豆苗又長高了……他們觀察的細致性常常令我感到驚訝。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了繪畫水平,而且其想象、記憶等思維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二、指導學生用簡練的線條概括物體形象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要想較直觀地表現物體形象是有一定難度的,那么,教師一開始可引導學生用簡筆畫的形式來表現,如:畫人物動作時,可用單線條表示(如圖一);畫人物表情時要抓住五官特征;畫植物時要抓住它的枝和葉的特點,并且要注意運用概括性的線條;畫建筑物時可用幾何圖形來表示(如圖二)。不論用什么繪畫形式,都是讓學生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實情感,以達到用繪畫做日記的目的。隨著繪畫次數的日益增多,學生繪畫技法逐漸熟練,“繪畫語言”也會得到不斷改進。
三、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輕松表達真實情感
學生在日記中可以隨心所欲,可以無所顧忌,可以大膽假設,可以突破常規,只有這樣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拓展,從而輕松地表達真實情感,但也要注意對學生健康情感表達的引導。記得有一次,我看到張×的繪畫日記里畫著兩個小孩在打架,其中一個小孩的臉都被打紫了,并且淚流成河。當時我很生氣,便找到張×想問明緣由。他說那天上數學課,老師提問的一個問題他沒有回答出來,李×就嘲笑他,真恨不得揍他一頓,可又不能打人,只好畫到日記里,在日記里打他個“滿臉開花”。原來他把繪畫日記當成發泄場了。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耐心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化解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我還鼓勵他繪畫日記就應表現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漸漸的,學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向我傾訴,我不但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的朋友。
實踐證明:學生只有隨心所欲,始終保持一種輕松的心情,才能做到繪畫時得心應手,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在創作中體會繪畫的樂趣,從而培養自己長久的美術興趣。
四、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口頭描述繪畫日記
有個學生在日記中畫了這樣一個場面:一條小路上走著兩只小螞蟻。乍一看,根本不知道他究竟表達的是什么意思,我就讓這個學生拿著繪畫日記,在全班同學面前描述?!坝幸惶?,我看見兩只小螞蟻走路,當他們走到一條非常窄的小路上,這條小路窄得只能容下一只螞蟻,它們開始互相讓路。我想到了每天下課后,同學們都是搶著先走,結果擠在門口誰也出不去,這樣不好?!笨梢妼W生的想象是無限的。繪畫日記是學生對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創造性表現,但學生有時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因此,教師要適當給學生“解釋”的機會,鼓勵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口頭描述自己的日記內容。久而久之,學生的繪畫興趣高漲了,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
“繪畫日記”是美術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提高繪畫能力的有效途徑,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繪畫日記,有利于對學生觀察、想象、創造等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細心呵護他們豐富的想象和創造力,創設溫暖和諧的環境,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繪畫日記,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掌握和運用繪畫語言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燕萍.淺議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16(12).
[2]徐發春.數學教學中“激勵性評價”的嘗試[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6(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