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林蘭
縱觀當前著名國際大都市的發展,可以發現,國際大都市未來的商務空間環境發展正在呈現以下幾種可能的趨勢: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將加速商務空間的碎片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將使人們處于一個“泛在互聯”的世界,許多產業和商務活動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運行,對商務實體空間的要求將大幅下降。如今,已經有許多國際大都市開展努力建設E-CBD,以應對信息化和智能化帶來的新挑戰。
商務空間布局更加開放,更加重視人文、藝術、社會空間建設。在近幾年全球最佳商務建筑設計比賽中,建筑空間的開放性、人文性、藝術性已經成為突出的亮點,社會化空間也逐漸開始成為商務建筑設計作品的最新趨勢。更加開放的空間有利于人們的溝通、交流和創新,而空間的人文性、藝術性無疑將大大提高商務空間的品位和影響力,從而集聚更多的人氣。
綠色生態宜居成為決定商務環境競爭力的基礎條件。商務人士無論是辦公選址還是居住選址,越來越重視綠色、生態、宜居。實際上,在目前全球具有最佳商務環境的城市中,排在前列的同時也是宜居和生態城市。可以說,未來,綠色、生態、宜居將成為決定商務環境競爭力的基礎條件。
對于上海來說,商務空間環境建設有哪些思路和重點?
戰略布局產業和商務空間,為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預留發展空間。伴隨經濟轉型和科技的巨大進步,未來城市創新的形式將不再以制造業環境下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為主,而是圍繞生產部門的管理、組織、設計,以及傳統服務業和智力服務業等開展創新活動,開發、應用新的服務方法、服務途徑、服務對象、服務市場的活動;不斷將新的商業模式引入社會的生產體系,引入新的商業模式,在構成要素、要素間關系和動力機制方面創新商業模式,并創造更高的價值??紤]到新技術革命可能帶來的產業演進變化,特別是信息化、智能化可能對生產、制造、研發、銷售等帶來的顛覆性影響,綠色、環保、新興產業將不斷興起,與傳統商務辦公和傳統商業零售不同的商業模式正在涌現,因此,未來上海的發展應有戰略和前瞻性的眼光,戰略布局產業空間,建設有利于城市發展和創新的新型商務空間。
著力打造有利于創新的人文、藝術空間和有利于生活的綠色生態空間。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創新的內在動力和支撐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口。商務人群作為就業人群中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群體,其不僅對工作有著較高的要求,對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也有較高的要求。城市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以人為本的城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集聚。國際大都市的創新發展則表明,創新人口更加重視一個城市的人文、藝術空間和有利于生活的綠色生態空間,因此,要建設有利于經濟發展和創新的商務環境必須重視和盡最大限度滿足商務人口的需求,著力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文、藝術空間和有利于生活的綠色生態空間。
重視商務環境中創新文化環境的塑造。通過對文化資源的利用,影響科技的生成、發展與傳播,影響創新的進程和結果,使城市創新烙上城市文化的印記,從而更具特色而不易被模仿,形成難以被復制的創新模式和難以被超越的競爭力。對于上海內部的不同區域,應使各城區的創新與該區的商業文化、市民文化一脈相承,使創新永遠立足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培育一種差別化的“都市創新模式”,走目標、結構、模式各異的科技創新之路。
關注信息和互聯網技術對商務活動發展的空間影響。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可能會顛覆傳統的商務區模式。未來上海的發展必須關注這種發展趨勢和動向。當前,一些國際大都市正在打造E-CBD(Electronic-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東京、倫敦、紐約都已經提出了建設E-CBD的計劃)。作為對傳統CBD的揚棄和發展,E-CBD的概念雖然在2000年初就開始提出,但是,2011年以來,E-CBD正在從概念走向實踐,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城市,E-CBD已經開始成為世界中心城市角逐的新目標。與傳統CBD重視商務建筑等物質空間不同,E-CBD重視“信息”建設,通過通信和電子網絡空間的建設,搶占電子商務、服務貿易、金融保險以及新興智能化產業發展的平臺和入口,搶占未來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決策影響力的制高點,非常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