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日前已經發布。但由于《行動方案》出臺較晚,暫不具備福建、浙江,乃至香港所享受的來自中央的政策扶持,使上海失去一定的先發優勢。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橋頭堡”, 上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應當在縱向上全面依托國家發展戰略,從地區戰略定位出發,著眼于強化與其他省市、沿線城市的深化合作,由此來構建上海未來發展的坐標體系。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部署和實施過程中,上海要充分發揮金融中心的優勢,不斷推進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并同時推動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推行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創建國際性的投融資平臺。上海作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總部,要爭取作為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總部城市;同時要探索建立人民幣海外投資基金,適時設立“絲路基金”上海版,鼓勵和支持境內企業到境外,尤其是“一帶一路”關系國發行人民幣債券,同時也歡迎境外機構在上海發行人民幣債券;通過推行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到上海金融市場和“一帶一路”建設中來;為推動上海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鼓勵保險行業提供相關保險服務;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鼓勵和推動人民幣結算大宗商品交易。
根據建設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目標,結合上海自貿區的建設發展,要努力為投資貿易提供便利條件,充分發揮自身產能和技術優勢,大步邁開“走出去”的步伐。要鼓勵和支持各種企業和商業組織、金融機構共同參與,集思廣益,建立項目數據庫;支持上海具有優勢的能源企業、通信企業、裝備制造企業、航運企業以及其他服務業發展海外業務,并逐步開展屬地化發展經營;在企業對外投資的時候,盡量簡化審批流程,通過過程監管和事后監管實現監管目標。做好法律、政策咨詢以及信息服務,鼓勵并支持上海企業與發達國家企業聯手開發海外市場,通過風險共擔,降低投資風險;通過行業協會或者是商業組織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深入發展國際經貿合作。
建立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相關國家的科技發展需求,基于政府間合作,發展科技伙伴關系,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努力爭取中央支持“亞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心”總部落戶上海;加強與關聯國家的電子產品、生物醫藥、智能設備以及新能源等行業的聯合開發和創新,通過技術轉讓等方式,實現科技互動,并大力加強人才交流和培養;通過上海科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等權威機構,對整個倡議中的科技創新水平進行分析和評估,并定期發布相關數據,為政策決策提供支持。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主要還是要依靠民間的力量,雖然人文交流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成效,但是卻在經貿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人文交流,可以提升上海的國際形象和親和力,可以提高國際上對上海的好感以及軟實力。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友好城市或者是合作伙伴城市,加強港口運輸等方面的合作,充分發揮上海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港口優勢,建立多元化合作機制;通過與“一帶一路”關系國家的教育合作和學術交流,鼓勵國內院校開設境外分校,鼓勵各種公益組織和學術協會等出國對外交流和學習,廣泛開展調查和支援服務,同時吸引這些國家的優秀人才來滬工作,歡迎其文化藝術組織來滬演出。不僅要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更要打造上海國際文化中心,逐步提升上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并以迪士尼公園為引導,大力發展國際旅游項目,建設上海國際旅游城市。
“一帶一路”的根本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上海要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樞紐港口城市,就必須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具體實施項目包括:不斷加大對虹橋和浦東國際機場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其功能;加快洋山深水港的建設進度,提高上海港口的服務能力;建設大型郵輪母港,發展郵輪旅游項目,發揮上海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網的建設,通過亞歐大陸橋使得上海輻射功能進一步提升。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