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緒華
摘要: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認為以課堂氛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課堂評價和學生個體差異五方面為切入點,實施分層教學,力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高效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更加清晰的教學思路去幫助學生提高能力水平,鼓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育的現狀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初中的師資力量較為落后,多數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觀念已經滯后于教育發展,依舊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由于教學方式與方法過于單調,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自然達不到學習效果。再加上信息技術科目并未被列入中考,多數教師和學生并不重視該科目,學習精力全部放在主科上,缺少學習熱情,課堂學習效率始終得不到提升。此外,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家長認為:只要主科能考個好成績就夠了,其他都是次要的,這種錯誤的觀念也會間接影響到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有許多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忽略了師生交流的重要作用,教師無法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實際需求也得不到滿族,長此以往,課堂質量逐漸下降。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優化教學的探討
(一)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首先,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為學生創設更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便于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加強學生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互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此外,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心里變化,如果學生的學習狀態出了問題,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的順利進行。
(二)以學生為主體,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只靠教師的講解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主體性能,同時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例如開展計算機比賽,實行獎勵制度,對于獲勝的同學進行表揚。這樣一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也比較強,對于新知識的接受程度更高,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點,進一步擴大學生對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首先,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勢,在班上設置學習小組,促使學生之間合作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鼠標操作這一章節時,由于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玩游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進行掃雷和紙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學生也能夠熟練的掌握學習要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也達到了提高學生興趣的目的。
(四)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由于學生具有特體差異性,教師要注意這一點,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實施分層教學。例如,在“認識鍵盤”一課中,部分學生的基礎能力可能較差,此時教師應當循序漸進,首先引導學生認清鍵盤中的字母,再找出空格、回車及刪除等按鍵;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當加強引導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鍵盤的操作技巧,以此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動力。
(五)重視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課堂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科學評價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課堂評價的重要作用,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可以進行拓展,讓學生進行互評,這樣一來,學生對于評價結果的認可程度更高了,還提升了自身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發展。教師要將課堂評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在一起,指導學生正視自身,積極尋找錯誤并及時改正。
(六)強化課堂實踐,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操作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生在實踐中發現自身不足,并通過與老師、同學的交流,從中吸取經驗,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使其明確方向。另外,教師還要定期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以便于及時調整教學方式。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每節課分出15分鐘用以學生自主操作,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也要進行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優化教學模式,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利用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國泰.如何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思考[J].電子制作,2015,(11).
[2]王永生.“理解”前提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J].求知導刊,2015,(04).
[3]唐海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創新[J].華夏教師,2014,(03).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