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佳
壘壘:我在自己上的那所985院校里,智商長期處于被師姐們碾壓的狀態(tài),我們日常的交流都是這樣的 “師妹呀,我第一次打《王者榮耀》,系統顯示我當了MVP,這是什么意思啊?”“師妹呀,你這樣演算太慢了,我直接幫你寫個程序吧。”“師妹呀,你得用心準備托福呀,我當年‘裸考’只考了99……”當還是“菜鳥”的我問道:“師姐,你當初為什么選擇在我們學校讀本科啊?”師姐云淡風輕地說:“因為清華和北大都離我家太遠了……”
高妞兒:高中二年級時,我喜歡上了班里的那個他 一位數學學霸。可惜自帶“腦殘細胞”的我,實在無法找到可以和他交流的話題。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在數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只為等一個機會。終于,一次隨堂抽查,老師讓我在黑板上解一道公式題,我自認為那是一個好機會,結果對著題目愣了有3分鐘,腦子里如一團糨糊。正當我不知所措時,他冷冷的聲音突然在我耳邊響起:“讓我來做吧。”幾分鐘后,黑板上呈現的是他完美的解題步驟,我只能在座位上低著頭。那一刻,不僅智商被碾壓了,單戀也無疾而終。
子翔啊:還記得前段時間,我與一位朋友在公園中散步。他突然對我說起5月22日他向“女神”表白的事。還沒等他說完,我便笑道:“你真是的,不在‘5·20’表白,非要等到5月22日。”他白了我一眼,說:“你懂什么?‘522’在16進制下轉化成10進制就是‘1314’!”雖然平時都是我嘲諷他智商低,但在那一刻,我只想靜靜。
Dorr:高中三年我都生活在自卑中。中考那年分數壓線進了一所全省最好的高中,入學之后的欣喜與好奇,在一次次的挫敗中退去。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每每我全神貫注地跟隨老師的思路時,我的同桌都在埋頭睡覺,有時出于好意,我會叫醒他。直到有一次老師問他一道數學題,他揉揉蒙眬的睡眼,毫不在意地算出答案,我震驚了!那道題我百思不得其解,而他的解題角度竟然如此獨特。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碾壓。后來熟悉了,我才了解他也是挑燈夜讀、刷遍題海的人,由此漸漸釋然。那些讓你敬佩的人,付出的努力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佚名:感覺智商被碾壓的時刻?那就是數學老師說“顯然易得”“同理可得”“由題可知”的時候了。
杜宇杰:看到這個話題,真的是熱淚盈眶。對我這個文科生來說,每節(jié)數學課都有智商被碾壓的感覺,簡直是痛苦不堪!可以說真的是:老師以4G的速度講,學霸以Wi-Fi的速度聽,有的學生以3G的速度記,而我壓根兒就打不開數據連接,心痛!
張雪:感覺智商被碾壓的時刻,是看《最強大腦》時選手已經答完題,自己卻連規(guī)則也沒弄清的時候;是看到學霸同桌輕松寫出數學、物理、化學大題的解題步驟的時候;是我還沒讀完題目,別人已經說出答案的時候。
俞威揚:上高三那會兒,我被安排到最后一排靠近后門的座位,大家公認這是最容易受到班主任“偷襲”的位置,而我通過潛心研究班主任高跟鞋腳步聲的特點并致力于提升“反偵察能力”,多次從班主任的“佯攻”和“突襲”中逃脫。但有一天,我偷看小說時還是被“人贓俱獲”,正當我疑惑怎么沒聽見腳步聲時,班主任一把揪住我的耳朵說:“我剛才特地穿高跟鞋經過窗口,然后回辦公室換了運動鞋。”
雋穎: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竟然來了一次猝不及防的“隨堂測試”,還記得題目是“1+( )=8 ”。正確完成小黑板上的題,就可以吃到一顆大白兔奶糖。沒過多久,周圍的人紛紛交了作業(yè),我卻“步履維艱”,本子都快擦破了還是填不出答案。教室里的同學早已所剩無幾,爺爺在窗外望著我。最后,我被領回家,重新補了一堂課。那個時候,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當差生的感覺是多么不爽。
Yi:去年高考前,跟我們班的學霸聊天。我說:“理綜考試時間有時候會很緊張,物理大題很費時間。”他說:“這樣吧,我教你一個好辦法 你先一眼看出答案,然后再隨便寫幾個相關公式,我都是這樣做的……”他后面還說了什么我都沒有聽進去,滿腦子都是那句“你先一眼看出答案”……
翁:記得我讀高三的時候,每次數學老師講完壓軸題都會問我們有沒有其他解法。這時,總是有一個男生站起來走上講臺,然后噼里啪啦講一通,下面的同學糊里糊涂,只有老師能聽懂,因為那個男生是用大學的知識解的!當我們還在高中題海中苦苦掙扎時,人家已經自學了大學課程。后來,上了大學也會看到他曬成績,數學妥妥的滿分。
參與方式
將你對下期話題的回應(不超過150字,附上你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fā)到ychuati@duzhe.cn,一經刊發(fā),即有驚喜奉上。

下期預告
智商被碾壓,是真的力有不逮;自己因失誤或粗心辦的蠢事,就只能怨自己了。2018年第8期“最話題”:被自己蠢哭。2018年7月5日截稿。
由原本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引發(fā)的一串連鎖反應,被稱為“蝴蝶效應”。日常小事,也會如蝴蝶振翅,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讓人驚嘆生活的奇妙。2018年第9期最話題:生活里的“蝴蝶效應”。2018年8月5日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