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林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礦, 山西 陽泉 045008)
陽煤一礦是集團公司的主要生產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750萬t/年,主要開采15號煤層,采用綜采放頂煤工藝。在多年的生產中,工作面主要配備為四柱式放頂煤液壓支架。該式支架存在前后立柱受力不均等支護問題,影響了頂板的支護安全和效果。為解決四柱支撐放頂煤支架在使用中受力狀況不佳,和現場適應性差的問題。根據近年液壓支架發展的趨勢,在81106工作面進行兩柱式放頂煤支架工業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1106工作面井下位于十一采區輔助回風巷以南,81104工作面(已采)以東,S8310工作面(已采)以北,81107工作面以西。本工作面上方有三礦3號煤層 72011、72012和一礦 3號煤層 71504、71506、71306、71305、71304工作面采空區。工作面所采煤層為15號煤,該工作面走向長度1413 m,傾向長度220 m,傾角 3°。
本工作面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煤層總厚度最大7.72 m,最小5.06 m,平均厚度6.12 m。煤層節理發育。煤層中含一層夾石,分布在煤層的上部,厚度為0.14 m左右。俗稱“八寸石”,賦存穩定。
該區域總體構造形態為單斜構造,局部地段發育有次一級的向、背斜構造。該區域煤層傾角最大13°,最小1°,一般為6°左右。本工作面在掘進過程中共揭露12個陷落柱,10條撓曲及3條斷裂構造。煤層頂底板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煤層頂底板情況表
液壓支架全封閉式管理頂板,自移支架放頂,采空區處理方法為全部垮落法,移架步距0.8 m,本工作面使用142組ZFY7800/17/30D型支撐掩護式放頂煤支架,機頭、尾各3組ZFG7000/18/32D型過渡支架管理頂板,ZFD25000/20/38H型端頭支架1組。
液壓支架為ZF7800型支撐掩護式放頂煤支架,最小控頂距5.229 m,最大控頂距為6.029 m,循環進度和放煤步距0.8 m,支架中心距為1.5 m,端面距0.34 m。工作面的端面距要符合作業規定,工作面傘檐長度大于1 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過200 mm,傘檐在1 m以下時,最突出的部分不超過250 mm。工作面采用支架頂梁護頂方式,采用操縱閥本架操作支架。

表2 ZF7800型液壓支架主要技術參數
液壓支架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支架工必須佩帶個人防護用品。支架工操作支架時,其他人員不得通過。支架工必須熟悉支架的結構、原理、液壓系統、采煤工藝。嚴格按照支架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在更換液壓元件或液管時,必須先關閉斷流閥或停泵,然后對支架液壓系統釋放壓力,將本架閉鎖后方可進行操作。移架前應認真清理好閥組、推拉道及架前浮煤、浮矸,檢查支架及各千斤頂的液壓管路完好情況,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處理。同時檢查支架支護狀態,檢查煤幫、頂板安全情況,對咬架、倒架、前后錯差等應提前處理完畢。操作過程中當出現操縱閥失靈或者出現誤操作時,要先閉鎖本架再仔細查找原因,及時排除故障,否則不得操作支架。當工作面頂板漏矸或來壓的的時候,及時帶壓移架,伸出伸縮梁或提前過架。支架工在支架立柱和刮板輸送機之間行走時,要注意片幫煤和被滾筒割煤蹦出的煤塊,以防傷人。
通過對工作面架后頂板觀察81106工作面直接頂初次跨落步距27 m,工作面基本頂初次來壓步距57.5 m,在觀測范圍內,工作面頂板周期來壓步距8.5 m。
動壓系數反映了基本頂來壓強度的大小,根據液壓支架工作阻力監測數據,81106工作面動壓系數為1.1,來壓強度緩和。
經過統計及分析,液壓支架初撐力最大為33.46 MPa,均值為27.01 MPa;支架初撐力較高,能為工作面較大初撐力。循環末工作阻力最大為39.88 MPa,均值為27.30 MPa;液壓支架受力均衡平穩。綜采支架工作狀態正常,支架設計初撐力得到較好的發揮,部分支架最大循環末阻力已達到額定阻力的95%,支架的額定能力已得到充分發揮。
81106工作面選用支架合理支護強度為863.83 kN/m2,而該支架額定支護阻力為7800 kN,其支護強度在863.83 kN/m2以上,可見ZF7800-17/32D支架達到了頂板支護的強度要求。
使用兩柱式液壓支架后,頂板支護強度明顯加強,液壓支架立柱受力均衡平穩,能提供較高初撐力,支護性能發揮較好,支架的適應性明顯提高,工作面片幫、塌頂現象明顯減小,立柱數量較四立柱支架減少50%,減少了支架的維修量,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面人員、設備的安全系數,大幅度提高了工作面的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