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霞
(山西省晉煤集團通信分公司成莊站, 山西 晉城 048021)
社會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特別是在國家提出建設“中國制造2025”之后,對電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對供電的質量、安全等各方面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民用行業,比如銀行、醫療、證券等領域,在煤炭等工業生產領域,特別是通信領域,一旦發生供電故障造成通信網絡中斷,將有可能引發后續災難,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和社會損失,因此本文就單相UPS正弦逆變電路控制策略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以從根本上保證通信電源的安全可靠[1]。
UPS電源系統的基本構成主要包括主電路拓撲結構、主控單元、監測電路、保護電路等。本文將針對主電路拓撲結構的控制策略進行研究,圖1為傳統在線式雙邊UPS拓撲,是UPS的功率組成部分。其由市電輸入整流橋B1、逆變器、輸出變壓器、限流電阻、輸出濾波電容等組成。逆變器和輸出濾波電容、輸出變壓器是逆變電路中的主要控制對象。

圖1 UPS主電路拓撲結構
圖2是單相UPS主電路拓撲結構的正弦逆變器等效圖的正弦逆變系統模型[1]。

圖2 UPS逆變系統模型
圖2 中的E為直流母線電壓,電感L和電容C構成了一個濾波器,它的作用是濾除脈寬調制波中的高次諧波,這些是UPS逆變系統的控制目標。圖2中的右半部分所示的晶閘管斬波電路和全橋整流電路用于衡量UPS的性能。
根據前面確定的控制對象,將電容C兩端的電壓VC和流過電感L的電流iL作為變量,列出如下方程:

其中:

為了便于分析,將系統的輸入電壓等效為SPMW波的平均電壓,這樣可以將連續系統離散化為:

其中:

在研究過程中,將采樣頻率f=1/Ts作為諧振頻率的設計值,使得 ω0·Ts<<1,上式可以進一步簡化為:

通過上述簡化后,可將UPS逆變器等效為圖3所示,單相UPS正弦逆變器被等效為如圖3所示的數學模型。

圖3 逆變器數字模型方框圖
傳統的UPS電源采用的PID控制是通過采集輸出電壓作為系統的反饋信號,利用設計好的固定模式對整個系統進行調節,其動態性能差,隨著DSP芯片的出現,使這個問題得到較好的改善。本文將PID理論應用于UPS的控制[3]。
連續時域PID控制器方程如下:

可以將上述方程離散化為:

在運行過程中,非線性的周期性負載會有輸出誤差,為了降低這種誤差,本文采取如下方法提高控制性能,如圖4所示。

圖4 控制原理圖
通過增加重復控制器,可以減小非線性等因素帶來的誤差,從而增加系統的相應精度。這種策略的本質上是誤差積分器,通過對輸出的誤差進行不斷的累計,并將其累計得出的誤差結果向系統中反饋,從而消除誤差。
重復控制器的方程如下:

式中:e(k)表示系統輸出誤差,C為重復控制器增益,N為時間超前步數,n為采樣數。
通過分析方程可以得出,C是重復控制系統的關鍵參數,其值的選取直接影響系統的響應、乃至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如果C的值較大,則反饋給系統的信號也就較大,系統的誤差回落就較快,但是其弊端是,會造成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下降。
通過對帶重復控制器的PID系統方程的分析計算,可得:

當整個控制系統具有良好的響應極點時,我們可以確定PID控制器的K1、K2,從而使得控制系統對阻性負載的相應特性得到優化控制。
將UPS的逆變電源等價為正弦波隨動系統,為控制系統設計雙環控制。根據數學模型的分析,將負載電流作為系統的擾動因素,內環的作用即消除擾動,利用數字誤差拍的原理,實現輸出對輸入的跟隨,使控制系統的輸出保持穩定,從而降低輸出畸變,提高動態響應特性。外環為一個積分器,其作用是減小靜態誤差,提高靜態響應特性。其結構原理圖如圖5所示[4]。
由圖5可知,內環由狀態反饋組成,外環由誤差積分器配合輸出的反饋信號組成,且結構簡單,效果明顯。其系統方程如式5所示。

圖5 單相UPS逆變器控制原理圖

于是:

因此,整個系統的狀態方程和解如下:

對于階躍輸入,r(k)=r,當 k=+∞,x(k)、y(k)、i0(k)趨于常數,因此,


定義:

則式(9)可轉化為:

式中,

式(13)和(14)為標準的狀態空間方程式,此系統包括自身狀態反饋和負載誤差兩個輸入,其中負載誤差為系統的干擾因素。矩陣K^可以通過極點配置,使干擾誤差減小為0而求解,進而求解K,和KI。
本文采用美國mathworks的MATLAB軟件對系統進行仿真。MATLAB6.5環境下的動態仿真工具simulink軟件包在建模、仿真、分析等方面應用非常廣泛,其界面采取交互式設計,直觀形象,對于仿真過程中的參數修改、結果觀察都非常方便。參數如下:濾波電感L=1.8mH、濾波電容C=120uF、增益E=311V、參考正弦波r=1 V、f=50 Hz、采樣頻率10 kHz。
經控制器校正后,正弦變系統的極點被配置在零點處。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系統的輸出對參考輸入的跟隨性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校正前,輸出的調節時間和超調量都明顯過大,如果系統的負載發生變化時,系統的輸出性能也會發生類似的變化。因此,采用基于PID控制的控制器,去除負載的干擾影響,對UPS的運行非常重要。
對比圖6中的階躍響應圖,校正前系統的調整時間為1.2 ms,校正后降低為0.6 ms,而且沒有出現響應超調,說明控制效果良好,系統的動態性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高。

圖6 單位階躍響應圖
經過理論分析和仿真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采用基于PID控制理論的正弦UPS逆變電源,在抑制負載對UPS逆變器的負面干擾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改進作用,而且能夠提高整個系統的動態性能和控制精度。該控制策略及系統結構簡單易行,通過對UPS正弦逆變系統進行仿真,驗證了其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1]劉豹.現代控制理論: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計,1992.
[2]馮國楠.現代伺服系統的分析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0.
[3]魏克新,王云亮,陳志敏.MATLAB語言與自動控制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
[4]薛定宇,陳陽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統仿真技術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