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起明
摘要:隨著近些年我國依法扶貧理念的提出,我國部分地區的經濟和生態環境均得到改善。但依法扶貧的貫徹于落實旨在精準扶貧,切實保證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地區能夠得到黨和國家的幫助,為改善貧困地區落后的現狀,需要提供強大支持。為了能夠將扶貧政策得到精準落實,需要將其落實到法制保障政策上。本文就精準扶貧法制保障基礎的構建思路做出探討,希望能為我國精準扶貧政策的完善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精準扶貧 法治保障 依法扶貧 機制
我國精準扶貧政策的推出與地方的依法建設理念同時提出,時至今日,部分地區在該政策的扶持和幫助下得到了良好改善。對于貧困地區的人們來說,精準扶貧政策的貫徹與落實,社會公共基礎設計和地方經濟房展水平有所提升。但是,若想保證其政策落實的穩定性,便必須構建與之相對應的保障機制,即精準扶貧法治保障機制。為此,本文就構建精準扶貧法治保障機制相關重點展開探討。
一、強化法制幫貧,堅持德法融合
正所謂“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我們在推進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需要將德治與法制進行有效的融合。其中德治是基礎,法制是根本。利用德治能夠提高社會群眾對基本權利的認同,利用法制規范政策的落實,從而使之能夠在人們的基本訴求和基本權利下運用。為此,在構建精準扶貧法制保障機制的過程中必須強化法制幫貧,堅持德法融合,并在二者的有機結合中提高扶貧政策朝向良好有序的方向發展。就精準扶貧法制保障機制構建而言,其主要需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融合德治與法制。嚴格執行與落實幫貧的相關規范和政策;第二,積極開展幫貧活動。精準扶貧法制保障機制的構建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讓全社會參與到幫貧的活動中去,并在活動中不斷提高精準扶貧的質量;第三,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法律保障的庇護下,必須保障法律能夠得到長久試行,進而確保公共法律的核心價值觀得到弘揚。
二、貫徹法制理念,構建法制信仰
法制理念是確保精準扶貧政策得以落實的關鍵。為此,必須貫徹法制理念,并在理念的引導下構建法制信仰,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入探討。第一,堅持依法扶貧理念。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深刻提高自身的覺悟和認識,將人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并認真貫徹和落實扶貧的每項工作,堅決成為人民基本權利和利益的捍衛者和保護者;第二,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在進行扶貧政策處理過程中,但凡涉及到貧困地區經濟和環境幫助時,要堅持政策、項目建設和對象審查等多方問題,將依法幫貧的精神積極落實下去;第三,依法設定精準扶貧。在進行精準扶貧工作的落實中要摒棄傳統的主觀判定,從科學合理的角度對被幫扶著進行考核,對不符合“幫貧”標準的人禁止幫扶,從而實現精準扶貧資源的合理分配,使得法制信仰在每一位群眾中生根。
三、構建信息建設,全面推進服務
社會的高速發展推動著我國各個產生的升級與進步,其中信息技術產業作為我國的新興產業之一,其貫徹于落實對我國精準扶貧法制保障機制的落實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做好扶貧工作,使得扶貧地區的發展呈現信息化和創新化的建設中。貧困地區必須結合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核,并通過互聯網對不同地區的貧困情況進行統計,從而針對性的進行扶貧力度的掌控。此外,在扶貧的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選擇性的提供司法幫助和法律援助等服務,讓扶貧地區的人們能夠便于利用何方的途徑進行維權。還可以依托數字信息平臺實現區域互聯網,在貧困地區構建司法網絡平臺,對維權的維權的事件進行一一記錄,防止類似違法違規現象的出現。
四、加強立法協商,強化立法扶貧
常言道:“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立法為根的保障。立法保障是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得以長久推進的關鍵,必須加強立法協商,從而針對性的制定出相關扶貧法律,使我國扶貧政策完全進入法制化管理。《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中對“加快扶貧立法”的號召,這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了我國政府對扶貧問題的重視。同時,立法部門在立法之前需要積極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對精準扶貧的地區展開充分調查,從而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做到處處為貧困居民的發展做好立法工作。而且,各個地方的主管部分亦要充分發揮其推動作用,在執法過程中完全按照立法的標準和規定進行推進,以及促進精準扶貧法治保障機制構建的落實。
五、結語
總而言之,精準扶貧對貧困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蓬勃發展,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落差不斷擴大,加強貧困地區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已成為當前我國的重點任務之一。而精準扶貧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才能得以持續性推進,這便要求我國全面強化法制幫貧和法制理念的推進,并按照權利清單行使各項權利,從而推動幫貧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段斌.淺談精準扶貧法治保障機制構建思路[J].法制與社會,2017,(25).
[2]何平.我國精準扶貧戰略實施的法治保障研究[J].法學雜志,2017,(01).
[3]黃婷.精準扶貧法律政策施行的湖南模式及啟示[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7,(01).
(作者單位:貴州省從江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