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摘要: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施工企業逐漸發展成為支柱產業,經營范圍已經橫跨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人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與我國經濟發展也息息相關。施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多行業、多工種密切合作,在“營改增”之前,重復征稅現象較為普遍,從而制約一些施工企業的發展,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此問題得到大大改善,與此同時,增值稅具有“中性征收”的優點,有利于施工企業在公平競爭中做大做強。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和研究了“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的影響。首先對施工企業實施“營改增”的意義進行了概括性說明;其次從“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現金流的影響以及“營改增”對施工企業利潤的影響等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的影響;再者從加強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加強施工企業合同管理、加強施工企業發票管理、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強化信息化管理以及加強施工企業人員的“營改增”意識等五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最后對全文進行了概括性總結。
關鍵詞:“營改增”;施工企業;財務;影響;對策
一、施工企業實施“營改增”的意義
在我國對施工企業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前,即2016年5月1日之前,施工企業從事的裝飾裝修以及勞務等都屬于營業稅范疇,購買建筑用材(石子、砂子以及鋼材等)屬于增值稅范疇,兩個方面不能進行稅額抵扣,然而工程價款作為應稅勞務需要交納營業稅,這些情況這不僅造成增值稅抵扣鏈條的不完整,還造成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同時,對于施工企業來說,還有稅負不均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企業在提供勞務的同時,還提供產品,屬于混合經營模式。此種稅制不利于施工企業整體發展。我國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上述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不僅保證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同時還消除了重復征稅的問題,對施工企業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負降低了,按照3%進行征收。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是否影響企業稅負以及影響大小,需要通過企業納稅籌劃的合理和科學程度來衡量,如果施工企業通過系統籌劃納稅,高于稅負平衡點,稅負降低,如果施工企業不重視稅務籌劃工作,低于稅負平衡點,稅負增加。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的影響最大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勞務費、混凝土等原材料以及設備費等,其中設備費主要是通過租賃和購買兩種方式獲得,“營改增”之前擁有的設備不可以進行稅額抵扣,“營改增”之后獲得設備可以進行稅額抵扣,另外,設備的保養、維修和相關工作人員的額工資都屬于設備的成本,因此,這些都需要施工企業進行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
(二)“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現金流的影響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營改增”會對其籌資活動、現金活動以及投資等產生重大影響。首先,“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之間財務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差別更為突出,造成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劇烈,為了提高和確保自身地位,施工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增加投資額,進而增加企業現金流的需求,從而提高籌資,因此,施工企業面臨更危險的財務風險;其次,施工企業多以項目公司的模式經營,雖然增值稅發票獲得時間一般不會滯后,但是業主不及時付工程款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影響了施工企業進項稅抵扣,明顯提高資金需求額度,增加了企業現金流;再者,為了抵扣進項稅額,施工企業多會采用購買固定設備的方式增加抵扣額度,從而增加了企業購買固定設備的訴求,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對企業現金流的要求更高。
(三)“營改增”對施工企業利潤的影響
營業稅與增值稅進行比較,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于,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價內稅將所有收款確認為收入,增值稅將不含稅額部分確認為收入,因此,在別的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施工企業的收入必將會降低,從而影響企業的利潤,施工企業的成本增加速度與收入增加速度之間的差額決定著企業的利潤大小,如果后者增加速度較快,則企業利潤增加,反之則減少。
三、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施工企業資金管理
從上文可以看出,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必須加強企業資金管理,這樣可以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在施工企業資金管理過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及時進行預算,最好做到每個月修復一次,這樣可以做到事事有預算,無預算不開支的目的,從根本上控制企業資金開支。另外,施工企業需要大力堅持收益最大化原則,不能為了開拓新市場就不計成本,建議企業在各個項目進行投資過程中采用凈現值法來取舍。與此同時,施工企業應當加大企業信息化程度,這樣可以更有計劃分配企業資金,從而提高企業資金管理水平。
(二)加強施工企業合同管理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合同管理水平普遍較低,相比“營改增”之前來說,“營改增”之后合同管理水平直接關系企業利潤高低,因此,施工企業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加強企業合同管理,首先需要修訂企業合同管理制度,為降低企業稅負保駕護航;其次,需要核對合同中有關稅收內容的條款,業主不能代扣或者代繳增值稅,需要在合同條款的細節上下功夫;再者,需要注意合同中有關發票的條款,對開票時間、地點及責任必須進行標注和強調。
(三)加強施工企業發票管理
從對“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影響的分析可以看出,發票管理是施工企業不可不面對的問題。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由于受到企業本身特點的影響,其涉及的發票內容眾多,稅點各異,獲得發票的地方面積較廣,時效性較難保證。正因為發票管理的難度較高,因此,施工企業需要格外重視企業發票管理。例如施工企業在辦公費、廣告費以及修理費等方面開支較小,因此常從個體戶支出,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無法進行稅額抵扣,這些都是需要施工企業需要進行改善的地方。另外,施工企業可以將信息化的時效性和便利性應用到發票的收集和取得方面,這樣可以及時與上游企業或者相關部門進行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再者,施工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發票開出和留存的工作,在發票管理流程方面進行強化。
(四)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強化信息化管理
加強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強化信息化管理對施工企業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營改增”涉及施工企業各個業務流程,需要企業強化信息化管理,增加各部門之間溝通,及時的溝通聯系可以輔助企業強化內部控制,從而保證企業資金安全,保證企業經營方針真實落地,確保會計信息資料真實有效,各部門之間協作可以及時進行改善和優化,從而提高了施工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使企業應對“營改增”或其他國家新政都會更加從容不迫。
(五)加強施工企業人員的“營改增”意識
施工企業可以通過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培訓,或者內部員工之間互相交流學習等方式強化員工“營改增”的意識和提高應對能力。通過交流學習可以提高企業員工業務水平,增加員工了解更多更新國家稅收政策。在培訓或者交流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強化和提升企業員工有待提高的業務水平,例如獲得增值稅發票的時效性、企業進行增值稅稅務籌劃的系統流程、增值稅稅額抵扣的重要事項以及如何查詢和識別增值稅發票等等。與此同時,可以在學習之后,組織制定一個學習手冊,將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進行總結和歸納,便于員工會后進行自學,這對于提升企業應對“營改增”的能力會有很大幫助。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施工企業的發展也在突飛猛進。目前,施工企業已經與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我國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施工企業是否能順利應對直接關乎企業生死存亡,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梁光進.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J].財務審計,2016.
[2]吳云峰.淺析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當代會計,2016.
(作者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