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鶴 劉金紅 楊玉樓
【摘要】新零售,即“線上+線下+物流”的深度融合,它是在原有O2O模式基礎上,更加強調供應鏈中的多方協作,同時也強調了物流在這個“新零售”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快遞物流作為物流的末端環節,直接決定了消費者的滿意度。本文結合相關政策,從新零售時代快遞物流發展方向和保障措施兩方面探討,為快遞物流的發展梳理思路。
【關鍵詞】新零售 快遞物流 綠色物流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中國各行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新零售便是其中之一,在零售業態革新、線上線下結合的背后,是消費及零售行業商業模式的再造、物流與供應鏈運營的革命,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以消費者為中心和數據驅動兩個核心。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正在形成新的趨勢,更側重于追求高效便捷、個性化、獨特體驗。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思想必將重塑零售業格局,并將引導商業業態、商業模式、供應鏈、商業流通等走向更高效的形態。物流作為聯系線上線下的重要紐帶,將推動強化客戶體驗以及效率提升為主的新零售模式,新物流需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碎片化需求,商品更加準確快速送達,提供體驗式服務,最后一公里是新零售模式下的重要節點,解決好新零售模式下的末端物流才能更好的實現快速配送。
1.新零售與快遞物流的關系
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新零售推動線上線下以及多方跨界融合,其基礎和前提是供應鏈的重構和物流方案的不斷升級。因此,總的來看,“新零售”在原有O2O模式基礎上,更加強調供應鏈中的多方協作,同時也強調了物流在這個“新零售”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最初的O2O模式建立在用戶線上下單、線下體驗的單一模式之上,缺乏物流配送的多樣化服務,而“新零售”提出了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新要求,這將從根本上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快遞物流作為物流的末端環節,直接決定了消費者的滿意度。
2.新零售時代快遞物流的政策與發展方向
2.1 新零售物流的相關政策
2016年1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的問題上強調:“建立適應融合發展的標準規范、競爭規則,引導實體零售企業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
2016年12月20日,第六屆電子商務與物流企業家年會暨第四屆中國大數據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發表了題為《數字經濟與智慧物流發展趨勢》的演講,其中關于“新零售時代,物流將是什么樣子?”高紅冰認為,隨著C2B與個性化消費的發展,貨物將永遠在路上,倉儲時間日益縮短,庫存逐漸向消費者端移動,直至成為家里的庫存。一個自由、開放、分享、透明、信用的新物流體系,就是物流發展的未來。
2018年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指出,要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推動出臺行業自律公約,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鼓勵簽署自律承諾書,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2 新零售時代快遞物流的發展方向
第一,規范運營,優化電子商務配送通行管理。
規范物流配送車輛,按照各城市的管理標準,積極配合,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第二,按照政府規劃,完善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基礎設施。
積極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完善和優化快遞物流網絡布局,按照國家規劃,推動快遞物流園區的建設和升級。
第三,與電子商務配套的服務創新,尤其提升末端服務能力。
為促進新零售發展,提高消費者滿意度,要加快職能投遞設施建設,如將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建設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發展集約化末端服務。
第四,加大推進標準化智能化,提高電商與物流的協同發展。
加強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等技術和裝備應用;建立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各環節數據接口標準;整合共享上下游資源,推動供應鏈協同。
第五,強化綠色物流理念,發展綠色生態鏈。
推動綠色運輸與配送;推廣綠色包裝;開展供應鏈綠色流程再造,促進資源集約。
3.新零售時代快遞物流發展的保障措施
目前,新零售物流的發展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據互通共享的矛盾,比如過度包裝對環境的破壞等等,甚至有些問題是跨企業、跨行業、跨領域的問題,因此必須依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規劃措施。
第一,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程序,改革快遞企業年度報告制度。
第二,創新價格監管方式,引導電商平臺逐步實現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
第三,完善電商平臺與快遞物流企業之間數據開放共享原則。
第四,健全協同共治管理模式,健全平臺規則,強化主體責任。
4.結語
馬云曾經提到過,電子商務即將消失,將會形成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新零售亦將全面影響物流的發展,線上線下一盤貨,服務產品一體化,是必然趨勢。線下實體店會進一步形成30分鐘的距離內的供求體系,很多貨并不需要純電商的倉庫里發貨,可以從靠近消費者最近的實體店發貨,所以這些實體店會變成未來的物流配送一個前端的支點,所以物流體系在最末端這段會發生變化,即快遞物流的發展方向必是重點。
參考文獻:
[1]洪濤.“新零售”與電商未來趨勢[J].商業經濟研究,2017(8):52-55.
[2]方頡.基于新零售模式的生鮮產品庫存管理[J].物流技術,2017(3):118-122、187。
[3]但斌,陳軍.基于價值損耗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協調[J].中國管理科學,2008(5):92-99.
[4]王寶義.”新零售”的本質、成因及實踐動向[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