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義寶 高揚
【摘要】現代室內空間設計所面臨的是來自于傳統與現代雙方面的挑戰,發掘傳統技法中的藝術基因會讓我們的設計風格更豐富。“留白”是傳統中國畫展現其形式美所最不可或缺的藝術手法,表達了中國畫對空間美學處理的獨特追求與藝術性的抽象加工。室內設計是一門構思和處理空間的藝術,留白作為一種追求空間美感的策略手法,通過色彩的虛實對比、裝飾的化繁為簡和設計元素的巧妙布局,凸顯局部的韻律感和節奏感,進而塑造室內空間的整體意境和美感。
【關鍵詞】留白;室內設計;空間;應用
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體驗日益朝著簡約化、審美化方向發展。近年來頗為流行的極少主義、簡約主義,正在工業、建筑、室內設計等各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留白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了室內空間設計中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能夠塑造出充滿人性關懷和意境美感的室內空間環境,構建和諧、簡約和舒適的生活秩序。
一、“留白”的藝術淵源探析
藝術語境中的“留白”,其緣起可追溯至傳統中國畫。從字面上理解,留白即為中國畫布局構圖中的空白之處,是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獨特表現手法。中國畫中的留白,運用飽含情感和韻律之美的墨筆勾勒,輔以有形的線條與無形的空曠之對比,虛實相映,達到了藝術家所追求的最高審美境界,即“無筆墨處顯妙境。老子《道德經》云“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其哲學意蘊正在于此。
留白也出現在其他藝術形式中。如文學作品中的留白,體現在言有盡而意無窮,往往于高潮迭起時戛然而止,令人在扼腕與擊節中回味不已。再比如音樂作品中的留白,給人以“于無聲處聽驚雷”之感,更是古人所云“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絕妙體現。書法藝術中則有唐太宗李世民所創“飛白”體,更是留白手法的直接體現。這些遍布于不同藝術領域中的同一美學追求,恰恰印證了留白在塑造審美意象和表現藝術精神中的獨特作用。
藝術的世界是相通的,人們對美的追求也是一致的。起源于二維空間的中國畫的留白手法,被引入了三維空間的室內設計領域之后,同樣展現出了空靈而簡約的意境。無獨有偶的是,在西方設計風格中大行其道的極少主義、簡約主義,其理淪依據是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密斯·范德羅提出的“少即為多”的設計原則,其主旨也是集中體現在對空間的留白的處理。來自于東方傳統藝術的留白手法,與西方現代設計精神的交匯,絕非偶然,而是人們在不斷追求高層次藝術審美境界中的殊途同歸。
留白作為室內設計的一種構成手法,并非指簡單的“素面朝天、不施粉黛”,而是對應“濃墨重彩”下的“惜墨如金”,以不同裝飾間的空白為元素,通過在空間中的位置拼接、幅面搭配,以及與空間其他元素的互動組合關系來構成的。它通過虛實對比、有無相生,將空間的無形留白置于“有形之境”,體現出一種空曠與簡約之美,展現了對室內空間意象的獨特美學追求。這正與中國畫中的留白表達出的“無形之意、空山人語”一脈相通。
二、留白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美學意蘊發掘
留白雖脫胎于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元素,但并非一種停留在平面意義上的概念,而是可拓展用于三維空間的手法。隨著人們對空間的閱讀和理解不斷加深,營造充滿情感和美感的室內空間,成為現代人對居所設計的高層次追求。情寄于室,感賦予形。室內設計的最高目標,便是專注于空間的情感塑造和美感表達,而留白手法正是一種闡發空間美學的策略。它以突出空間審美主體為目的,通過對現實形象元素的抽取與提煉,化繁為簡,虛實相應,有無共生,充分發揮留白的陪襯、烘托和對比效應,以局部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凸顯整體空間的意境和美感。
留白的美源自外在的直覺與內在的意境之融合。室內空間設計所要表達的留白美感,主要是通過三組虛實相映、有無相生的意象元素對比來實現。
(一)實形之型與虛形之式
相對于平面空間意義上的藝術留白手法,架構在三維意義上的室內空間中的留白,則具備更深層、更豐富的形式美感。室內空間設計中的留白之美,是通過有形的造型和無形的樣式之對比互補,營造一種實與虛、滿與空的形態布局,來體現不同屬性裝飾元素的組合搭配后產生的界面美感。在室內空間整體構圖上,具體是通過實體的造型裝飾、虛設的預留空白、動態的光影物件、靜默的懸掛陳設以及一系列符合均衡、對稱、適配等美學原則的元素取舍,達成無中生有、虛中有實、和諧有序的形式之美。
(二)有聲之律和無聲之韻
如果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那么留白即是跳動的音符,而韻律則是室內空間中動感和靜態元素的無聲節奏。通過空間留白的手法,如燈光的一明一滅,色彩的一繁一簡,家具的一行一止等,設計者可以將自己內心對于空間的律動感受,傳達給空間使用個體,通過視覺上虛與實的轉折對比,將空間起居的波動和內里的韻味展現出來,讓人們于“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境中凝思遐想,產生心靈上的震顫和共鳴,感悟留白的韻律之美。
(三)具象之意和抽象之境
意境的載體在于充滿整體協調感的“意象群”。傳統中國畫的意境之美,就在于畫者對現實生活中具體形象的浸潤觀察和統一意象的濃縮提煉,通過寫實與寫意、著墨與略墨的不同選擇,表現出虛實相照的留白美感。而在室內空間中,通過對各種裝飾元素進行疏密有別、錯落有致的搭配,點綴其間的大小留白,就此和各個具體裝飾形象彼此映襯,互相觀照,意從象生,境隨意出,使空間主體產生豐富的意境聯想,感受到一種空靈簡約的留白之美。
三、留白手法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留白在中國畫中的運用,通常是以墨筆線條的寫實與畫面空白的寫意相對照,讓墨白與色調交相抒懷造境,突出整體畫作的意境和美感。而將留白手法運用于室內空間設計,則是通過對繁復裝飾的刪減簡化和設計元素的巧妙布局,使室內三維空間各個部分融為一體。這種留白,并非將室內空間的裝飾元素進行人為的生硬分割或粗陋隔離,而是遵從事先擬定的設計主題,結合空間實際,在整體內涵的指引下恰到好處地留存空白,在圍與透、繁與簡之間實現人在空間中的精神自由和美感體驗。
(一)張弛有度的色彩留白
空間具有色彩傾向性,這是室內設計中不能忽視的一大原則。空間色彩學認為,室內空間的情感塑造和美感表達,離不開色彩的精準選取和完美搭配。而這其中,體現的是一種極高的藝術審美眼光和執行能力。它并非是將色彩簡單隨意地堆砌,而是根據室內空間規劃主題,選取恰當的色彩元素,以與空間布局協調匹配。色彩留白,即是按照色彩傾向原則,讓色彩跟隨空間的走向,落腳于合適的位置,并與室內空白有機融合,相得益彰。同時,不同界面的色彩搭配和選擇,也要遵循視覺上是否協調、感覺上是否舒適的判斷標準。因為色彩除了傾向性外,還有強烈的延伸性,其在空間界面中的色域飽滿程度、色彩鋪設面積以及用色方位,將極大影響到空間主體的視覺感受,進而波及整個室內空間的美感體驗。比如一般情況下,艷麗的色彩占室內空間總面積比重不能超過20%,否則過于厚重的色彩占比和過多的色彩種類,會令人倍感壓抑。而適當的色彩留白,則會起到調解情緒、舒緩壓力的作用。正如著名建筑師理查德·邁耶所主張那樣,室內裝飾用色無須過分渲染,保持簡潔明快的白色基調風格,會帶來更為純凈的空間美感。
(二)化繁為簡的裝飾留白
室內裝飾是室內空間設計的重要形象元素。裝飾留白,顧名思義即指在擺設室內裝飾元素時,如燈具、墻飾、花瓶等,既不能顯得繁雜擁擠,也不能簡陋平淡,而是以有利于塑造整體的空間美感為原則,把握裝飾的種類配置,主次分明,輕重有別,繁簡有度,各個空間維度中的裝飾要呈現出統一有序的審美效果。適當的裝飾留白,有利于空間層次感和結構感的表達,更能凸顯空間設計的主題和空間主體的審美情趣。比如當客廳的電視背景墻面鋪設花色壁紙時,其他墻面就要選取同一色系的素色壁紙,以示“濃妝淡抹總相宜”。同理,當房間的一面懸掛了風景或人物墻畫,其他墻面就不能再“喧賓奪主”,而是要適當的留白,降低在房間中的視覺比重,以利整體美感的塑造。
(三)避實就虛的布局留白
空間布局體現了空間主體的審美格局。主要是指依據人的起居范圍和生活習慣,留出必要的拓展空間,以便今后室內空間的可持續利用和改造。具體而言,即是對客廳、房間內的桌椅、沙發等家具,進行優化組合和美化擺設,對室內空間作集約化利用。布局留白講究極簡主義風格,拒絕家具物品擺滿空間,讓人有“寸步難行”之感。比如沙發茶幾等家具占地面積一般不超過客廳一半,臥室內床鋪及邊柜占地不應超過房間面積的40%。這些比例限制主要是為了更加凸顯人在空間中的自由主體地位。此外,布局留白還應該體現空間的整體性,不能破壞原有設計格局,以免室內空間成“支離破碎”之狀。此時運用軟隔離是較好的留白處理方法,比如采用透明屏風形成臨時的分隔空間,不但能滿足居室空間功能的調整,還有利于空間意境美感的提升。
四、結語
留白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獨特手法,正日益引起現代設計領域的重視和研究。在某種意義上,室內空間設計也是一門留白的藝術,既體現了現代人對傳統空間審美意境的追求,同時也與西方極少主義、簡約主義等設計流派風格相吻合。室內設計中的留白,要在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藝術法則指引下,準確把握留白手法的“度”,合理采用“無與有的相比”、“虛與實的對照”、“繁與簡的襯托”等形式進行設計,使空間各個要素的布局更加和諧,以帶給人們美好的駐留空間和意境美感。
參考文獻:
[1]于美群,蘇錦榮.淺析中國繪畫的“留白”之美[J].瓊州學院學報,2008(4)
[2]謝榮東,王佩之.談“圍”與“透”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魅力[J].美與時代(上半月),2010(4)
[3]郭萌.極簡主義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0(2)
[4]于潔.論中國傳統文化對室內設計的影響[J].現代裝飾(理論), 2012(10)
[5]黃建成.空間藝術設計的思維與表現[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12)
[6]韓兵.對設計中留白的再認識[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