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媒介也有了巨大的轉變,獲取信息的方法從傳統的紙質媒體和電視傳媒轉變成了以移動終端為主的方式。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讓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轉變,同時也讓人和信息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人類已經成為了當今信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對移動終端交互設計中的手勢設計的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將移動終端的特點和手勢設計進行結合,在考慮用戶需求以及用戶使用感覺的前提之下,來對移動終端交互設計中的手勢設計提出幾點原則。
關鍵詞:移動終端;交互設計;手勢設計
一、前言
移動終端的應用改變了應用的場所,使用移動終端可以讓人們和互聯網的聯系更為緊密,隨著移動終端在日常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與互聯網保持聯系。觸摸屏的出現也讓移動終端發生了更大的變革。如今在市場上的大多數移動終端都是采用的觸摸屏,比如手機、平板電腦,觸摸屏的廣泛運用讓移動終端的操作方式也發生了巨變,如何在沒有按鍵的觸摸屏上使用更加簡便的手勢進行操作是現在廣大設計師需要研究的重點。移動終端產品的交互設計存在著大量的用戶群體以及需求,產品交互設計中的手勢設計已經成為了最為重要的部分,對其提出相應的原則問題也是發展的趨勢。
二、交互設計中手勢操作的特點
在幾個主要的移動終端平臺上有不同的手勢設計規范,在10S平臺,主要支持的手勢有點擊、拖拽、掃動、長按、兩指旋轉、搖動以及滑動,Android平臺主要包含了點擊、滑動、拖拽、兩指縮放和雙擊。這些基礎手勢相差不大,是由移動終端平臺所提供,一般運用于各個應用之中。手勢操作中具備有延時性,可以根據長按、短按以及觸擊來建立不同的手勢,在運動方面可以根據速度和運動的位置變化來設計手勢,在觸摸屏上手勢的按壓力度也是判斷觸摸有效性的方式,多點觸控操作的設計能夠讓手勢操作有更多樣的變化,在選擇不同方位后能夠讓對象回應不同的行為。
根據以上的一些觸控特點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手勢,能讓用戶可以得到良好的新體驗。當前的觸摸屏手勢操作可以讓用戶直接觸控顯示界面的不同位置來達到目的,不再需要導航鍵來進行引導,節省了用戶操作的時間,提高使用的效率,降低了用戶出現操作上的失誤。
三、用戶操作時觸擊的屏幕范圍
通過實施手勢操作能夠讓人和移動終端的連接更加緊密,移動終端的用戶也獲得了更為多樣化的數字生活模式,能夠讓手機用戶的移動生活更加多元化,用戶和設備的交互更加新穎,滿足用戶的需求,是以后交互的發展方向。由于情景的不同,用戶在使用移動終端時需要運用的手指也不同,在坐著時可以用雙手來觸控移動終端,以食指來作為手勢操作的主要手指,用戶在行走時會選擇用單手來操作,根據個人差異還會有左右手使用的差別,但主要還是使用拇指來操作。
市面上的各個平臺都提供了觸控區域的最小尺寸范圍,一般來說食指操作的最小尺寸范圍是在7毫米×7毫米,而拇指操作的最小尺寸范圍是在9毫米×9毫米。國內用戶的手指尺寸有一定的差異,根據一系列的試驗可以得出,移動終端的所有觸控屏幕區域有著不同程度的操作難度,食指和拇指的區域操作和互動的弧度有著正相關的關系。食指在觸控屏幕的右側空間存在著操作難度較大區域。
四、手勢的分類
在當前移動終端中有幾種較為常用的手勢操作方式,比如組合手勢、多點觸摸手勢,還有筆畫手勢,下面將對這幾種常用的手勢進行簡單的概括。
(一)組合手勢
將一種單獨的手勢采取不同的組合后就成了組合手勢,組合手勢目前的運用度不高,具有較高的前瞻性。一般是將筆畫手勢中的字母手勢來和形狀手勢配合后來進行搜索。
(二)多點觸摸手勢
多點觸控手勢是現在最常用的手勢操作。里面包含了多種手勢操作方法,點擊手勢是現在用戶最常使用的手勢,可以單次點擊、雙次點擊以及三次點擊屏幕,需要使用的手指數量可以為1 5個,點擊的手勢屬于最基礎的操作手勢,一般運用在選擇和打開對應項。長按手勢一般使用1-5個手指,主要運用在打開情景菜單中。運用旋轉手勢同樣要運用1-5個手指,采用旋轉手勢來對顯示界面上的物體進行有效的旋轉操作??s放手勢需要用戶以2-5個手指來對界面進行操作,常用兩只手指和五只手指來將屏幕上的物體進行縮放。滑動手勢有著導航的功能,可以用快速和慢速來進行相應的操作,用戶可以通過滑動手勢來翻轉移動終端上的頁面。分裂手勢則需要多種手勢來進行配合,一般是將對象的狀態進行編輯。拖曳手勢一般使用1-5個手指,用在調整對象位置和調整控件等方面。
(三)筆畫手勢
筆畫手勢現在運用還不夠廣泛,用戶可以用手在移動終端的屏幕上來進行比劃操作,移動終端的內部系統會對用戶的比劃操作進行識別,然后開始運行相應的任務。使用手指在屏幕上畫出所需操作的筆畫,就能完成操作。如今的筆畫手勢主要包含了英文字母、數字、圖形以及符號手勢,用戶在移動終端的觸摸屏幕上面來書寫相關的中英文字母就會運用到字母手勢,系統會根據相應的字母手勢來為用戶提供服務,比如字母“C”可以代表“copy”等,字母手勢雖然具有一些優勢,但由于隱喻性還比較差。圖形以及符號手勢是指用戶用手指在觸摸顯示屏上來勾畫不同的圖形和符號讓系統來進一步操作,比如在頁面中畫出“o”代表套選對象,畫出“>”、“<”代表前進或后退,“×”和“√,代表取消、刪除和確定、保留,畫“?”表示尋求幫助,還有很多不同的筆畫手勢都可以達到用戶需要的目的。
五、手勢設計的原則
移動終端交互設計中的手勢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根據上文所總結的手勢設計的相關內容對手勢設計的原則進行了探討,手勢設計的相關原則如下:
(一)從用戶的認知習慣出發,存在自然性
手勢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交流手段,手勢操作的最終使用者是人類,那么手勢設計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按照人的行為來進行定義,手勢操作一般是人們在現實世界行為的映射。所以在設計手勢時,一定要符合絕大部分人的自然操作特征,不能增加用戶的認知成本,要設計出能夠讓用戶快速接受的手勢。根據認知心理學來對用戶的無意識和半無意識操作進行研究,有方向性的手勢操作,設計時應該符合拇指的活動方向,并且要和用戶的認知一致,讓用戶的心理努力程度降到最低。設計的核心是通過調研測試將最符合用戶需求的方案運用到產品之中,減少用戶自行選擇操作的步驟,一個手機軟件的手勢操作數量最好保持在5個以下,利用界面的引導作用,讓用戶能夠根據情景記憶這些手勢,讓手勢可以更加容易記憶。
(二)尊重用戶體驗,操作能夠得到即時的反饋
手勢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要符合特定文化里的手勢用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手勢也會有不同的含義,在設計手勢時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設計者們應該考慮到的方面,尊重文化,將眾所周知的符號運用到手勢的設計中去,有相關含義的手勢可以讓用戶更容易記憶和使用。在手勢操作的過程中,應該具備有即時反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操作都可以得到迅速的反饋,因此在移動終端上的手勢操作中,即使用戶只采取輕微的操作也要能得到迅速的反饋信息,滿足用戶的體驗感?,F如今觸屏手機界面中的大多數手勢都與控件有著較大的聯系,控件發生改變也會讓手勢產生相應的變化,而大部分的控件都是來自于現實生活中的產品,所以手勢的操作要跟隨現實生活中的產品的操作,要讓其具有實物的隱喻意義,讓用戶在日常的操作過程中能夠發現手勢設計的實際意圖。
(三)方便操作
要充分考慮人機工程學,對人類手的結構進行研究,讓每個手勢操作都能擁有舒適度,要分析移動終端操作界面的不同交互和動作的切換,探究哪些步驟會讓用戶出現困擾,哪些手勢會讓測試者感到不方便,必須尋找出對用戶會造成長期潛在傷害的動作并對此進行改良,用調研出來的數據來幫助用戶選擇便利的操作方式。
另外,還需要根據不同的任務來設計相應的手勢,比如刪除的手勢可以適當的增加難度,防止用戶因為誤操作出現損失,適當的復雜手勢也是有必要的。
(四)擁有可發現性,增加趣味性
手勢可以具備一定的隱蔽性,可以通過用戶引導信息來幫助用戶操作隱藏的手勢操作。在界面的操作中,設計師應該給予用戶一些簡潔的交互、視覺引導,讓用戶可以再首次使用時做好心理建設,就算存在難以操作的手勢,用戶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引導來進行記憶,盡可能的減少用戶記憶較為困難的復雜手勢,可以讓手勢操作變得更有趣味性,通過手勢交互設計可以實現有趣的應用,手勢在具備趣味性以后,用戶會更加愿意去鉆研它的變化以及特點,用戶通過操作后能夠更加認同手勢的設計。以此來讓喜歡學習的用戶更加便利的去進行所需求的功能。
六、結語
移動終端交互設計中的手勢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將用戶感知作為設計的核心。手勢操作作為移動終端設備運行的主要部分,對其未來發展的趨勢進行探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用戶的體驗,設計師們應該要讓用戶可以更加方便、高效率的使用設備。好用的手勢應該是人與設備、應用之間良好的交流方式,手勢設計最核心的目標就是要讓用戶更加容易解讀手勢并有效將之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本文對移動終端交互設計中的手勢設計的研究還沒有做到更加完善,期待以后的相關理論可以對此進一步完善總結,讓手勢的設計和運用可以造福于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