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里遙
摘要: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學科互動性不強,理論和實踐相脫節,未重視草圖繪制,創新意識不足等。然后針對這些弊端,探討了相應的優化策略,希望能以此為廣大室內設計教師提供參考和啟發,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鍵詞:室內設計;弊端;優化策略
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深化,房地產行業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的標準和要求都有了提升。于是,室內設計這一學科顯得愈加重要,需要教師集中力量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并采用相應的對策加以解決。如此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并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室內設計人才。
一、室內設計教學存在的弊端分析
(一)學科之間互動性不強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因而室內設計教學也應當考慮到多個學科的整合與交叉,以此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的教材與教學方式很難充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教師很少關注到學科之間的交叉與連結,導致室內設計課程內容專業性與系統性不夠強,教學效果受限。
(二)沒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
室內設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部分教師在開展室內設計教學時,只重視講解大綱所指定的內容,卻很少安排學生參與相應的社會實踐和調查。還有的教師缺乏室內設計的具體經驗。于是在課堂上僅是照本宣科,所講的內容脫離實際,顯得過于空洞。或是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不夠看重,沒有指導學生參加校外或企業的設計實踐,于是學生只是在課堂上看老師演示并吸收理論知識,卻沒有親自進行設計,這就使得理論和實踐相脫節。
(三)忽略了草圖繪制過程
對草圖的繪制能夠體現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同時也能為學生的室內設計創作打下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忽略了對學生草圖繪制的教學。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教學過程顯得過于松散,缺乏系統性,也不能將學生的設計創意很好地連接起來。還有的教師并沒有要求學生繪制方案草圖,只是關注學生的設計成品。于是不少學生在繪制方案的時候,即便畫了草圖,也沒有重視對局部效果的勾勒和完善。自然也無法升華其方案的構思。
(四)創新意識不足
在當前,創新型教學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教師不僅要創造性地教,學生也要創造性地展開學習。但是在室內設計教學時,部分教師仍然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純照著教材來講解,教學思路過于固化,也沒有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不到培養,在設計作品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仿照甚至抄襲的現象。雖然室內設計也需要一定的借鑒,需要向他人討教經驗,但是更加需要學生打破常規,展示出獨特的想法和個性,所以創新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二、室內設計教學的優化策略探討
(一)強化學科之間的交叉互動
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采用發展的觀念,對藝術設計課程進行改革,并把不同學科相互交叉再妥善融合起來。而設計學科內部之間的交叉主要包含了具體技術學科類的交叉,比如室內設計、平面設計、雕塑裝飾設計、環境景觀設計等。此外還有設計理論學科的交叉,比如藝術概論、美術史、人體工程學、設計基礎理論、中外建筑史等等。還有上述各種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比如設計風格、設計派別、設計呈現方式、優秀設計作品鑒賞等。所謂室內設計,就是要把空間作為主體,對設計中所展示的每一個部分進行研究,探索其中存在的設計美的規律。所以在對于室內設計課程進行教學時,需要堅持采用動態發展的觀念,把學科內部之間交叉融合起來,在教學方面為學生提供新的知識信息、理念以及技巧,讓學生結合當前現狀,不斷創新設計內容。室內設計的教案每一年都在不斷改變,內容也有增加和刪減。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態思維,不能采用單一的方式和策略來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而是應當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并采用新的手段對問題進行有效處理,以此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拓展。
(二)注重開展實踐教學
進行室內設計教學,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融合,如此才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若是只有理論知識的講授而缺乏實踐,則是遠遠不足的。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實踐教學的內容,比如增加實踐性課程類型及教學時間,或是采用民間藝術考察、學年創作、教學實習、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多種方法,在確保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為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實踐學習環節。教師可以挑選出一部分有關室內設計的具體案例,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相互討論,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產生對室內設計學習的強烈愿望。在開展室內設計教學的時候,還要重視對實踐教學課程進行考察,有的學校中雖然安排了不少實踐課程,但對于學生的考察往往浮于表面,學生只是到校外觀察了一趟,卻并未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只是回到學校后到網上摘抄一篇交給老師,就當完成了作業。這樣一來,學生的實踐訓練就難以落到實處。因而,對實踐課程進行考察,必須將操作方面的考核作為主體,在此基礎上貫徹設計理論知識,經由從實踐到理論的認知轉化來提升學生的操作水平。與此同時,若是有合適的條件,學校還應當和校外企業聯手,構建校外實訓基地,以此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指導學生完善方案草圖
要完成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必須要有一定設計經驗的積累,而這便需要教師指導學生設計方案草圖。所有事物的發展都必須是先產生量變之后才會過渡到質變,而讓學生對草圖進行構思,就是拓展學生思考能力的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對指定的內容進行逐步優化和完善,而這就需要學生將手和大腦統一起來,確保設計思維與表現能力可以同步發展。一件成功的設計作品離不開大量而艱辛的工作。而這就需要學生對草圖進行精心的設計。因為方案草圖是對學生思維過程的一種體現,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夠片面地講解電腦效果圖的設計方法,而是要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方案草圖構思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隨身攜帶一個速寫本,將自己看到和想到的東西及時記載下來。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設計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收集到更為豐富的設計素材。
(四)幫助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經由設計實踐而產生的,與此同時還能對學生的設計行為進行具體的指導。相關研究人員認為,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在進行室內設計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對以下方面予以重視。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將眼前的信息進行重組,進而產生出創新性的設計。對此,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鍛煉,讓學生強化思維的變通性與獨特性。例如開展室內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加一題多解的練習,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作品。其次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尊重學生的設計成果。教師要重點訓練學生的設計技巧,讓學生能對多種信息進行處理與整合,而不是機械化地重復一些動作。教師要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明確練習目標,再采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設計。要接納每個學生的不同意見和想法,樹立學生的創新精神,切忌千人一面。
三、結語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目前的室內設計教學過程中,還存有一部分問題亟待解決。作為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師,應當強化學科之間的交叉互動,注重開展實踐教學,指導學生完善方案草圖,并幫助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只有打好了這些基礎,才能實現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