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波


摘 要 目的:探討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療效。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92例,隨機分為探究組和參照組,各46例。探究組接受單純修補術治療,參照組接受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結果:探究組手術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結論:對急性胃穿孔患者接受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療效均較為理想,臨床治療時需要根據患者病理類型采取適當的手術方式。
關鍵詞 胃大部分切除術;單純修補術;急性胃穿孔
資料與方法
2015年3月- 2017年8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92例,存在嚴重精神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的患者均不納入此次研究。其中慢性肺病6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13例,高血壓12例。采用隨機雙盲法將所選患者分為探究組和參照組,各46例。探究組女21例,男25例;年齡24~ 74歲,平均(46.8±3.6)歲;穿孔時間0.4~32 h,平均(11.6±1.3)h。參照組女19例,男27例;年齡22~ 76歲,平均(48.3±3.2)歲;穿孔0.3~30 h,平均(10.9±l.l)h。對比兩組基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①探究組接受單純修補術治療。對患者進行硬脊膜外麻醉,在右上腹直肌部位做切口,探查穿孔部位,應用生理鹽水沖洗穿孔部位,然后全層縫合穿孔部位,完成縫合后行大網膜覆蓋結扎。根據患者病情需要決定是否需要在其腹腔內留置引流管,手術完成后進行抗生素以及制酸劑常規應用。采取腸胃減壓措施,術后短時間內告知患者不得進食,之后可行經胃管進食或者進食流質食物。②參照組接受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應用硬脊膜外麻醉方式,在右上腹直肌部位做切口,探查穿孔部位,然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穿孔,徹底清除穿孔部位的腹腔積液以及殘留食物,然后給予患者胃空腸吻合術或者胃十二指腸吻合術。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常規應用以降低感染發生率。
觀察指標:觀察和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和復發率。
統計學方法:此次研究進行數據資料分析的軟件為SPSS 14.0統計軟件,以n(o/o)表示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應用(-±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手術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探究組手術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復發率比較:探究組9例患者發生并發癥,發生率19.57%;4例患者術后病情復發,發生率8.70%。參照組6例患者發生并發癥,發生率13.04%;3例患者術后病情復發,發生率6.5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術后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急性胃穿孔發病突然,病情嚴重,患者若得不到迅速的救治甚至會危及生命。患者病情發作時,大量胃液突然涌入腹腔內,對腹膜產生刺激從引發化學性腹膜炎,導致患者發生劇烈疼痛,若治療不及時還會引發休克現象。當前臨床上主要應用胃大部分切除術和單純修補術,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具有各自的適應證和優勢。
單純修補術具有住院時間以及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和操作簡單的特點,未發生幽門梗阻、出血較少且穿孔發生時間≤24 h的患者適合采取該手術方式,但是該術式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胃大部分切除術能夠使穿孔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療效持續時間較長。但是該術式具有較為復雜的操作流程,因而安全系數相對較低,容易延長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應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治療中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兩種手術治療方式分別具有各自的缺點以及優點,同時具有各自的適應證,為了保證治療效果,臨床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病理類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無論采用何種手術方式,必須確?;颊咝g后一定時間內不得進食以取得胃腸減壓效果,有助予胃腸功能迅速恢復。同時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能夠使術后感染發生率得到降低,有效減輕患者的機體痛苦和心理壓力,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