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摘 要 目的:探討門診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有效性。方法:收治子宮內膜息肉患者84例,分為傳統刮宮組和宮腔鏡電切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宮腔鏡電切組干預效果、術中出血量、術中疼痛程度、手術時間、干預后子宮內膜厚度水平和血紅蛋白水平、復發率、受孕率均顯著優于傳統刮宮組(P<0.05)。結論:門診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有效性高,可縮短手術耗時,減少出血,恢復血紅蛋白和正常子宮內膜厚度,降低復發率,提升受孕率。
關鍵詞 門診官腔鏡電切術;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有效性
子宮內膜息肉是結締組織增生以及子宮內膜局部炎癥所引發的一種贅生物,患者以月經量大、經前或經后少量陰道出血、經血淋漓不盡等為主要表現,其發病和高水平雌激素、內分泌紊亂、炎性狀態等相關。本研究分析了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有效性,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子宮內膜息肉患者84例,分為兩組。官腔鏡電切組42例,年齡22~42歲,平均(32.45±2.61)歲;發病時間4個月~2.6年,平均(14.12±3.02)個月;息肉直徑1~3 cm,平均(2.51±0.25)cm。傳統刮宮組42例,年齡22~ 41歲,平均(32.41±2.25)歲;發病時間5個月~2.6年,平均(14.10±3.12)個月;息肉直徑1—3 cm,平均(2.50±0.22)cm。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傳統刮宮組采用傳統刮宮術治療。官腔鏡電切組采用官腔鏡電切術治療。術前病理檢查除外惡變者,給予凝血及肝、腎功能等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者。先進行子宮頸預處理,術前晚以宮頸管置管擴張宮頸,或者用米索前列醇進行宮頸軟化處理,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沖洗、陰道消毒,設置膨宮壓13 kPa左右,流速100~120 mUmin.擴張宮頸至10 mm左右,B超全程監測,將官腔鏡置入觀察子宮內膜情況,予以環形電刀切除息肉。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子宮內膜息肉干預效果;術中出血量、術中疼痛程度、手術時間;干預前后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水平、血紅蛋白水平;復發率和受孕率。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癥狀消失,內膜厚度復常,月經正常,血紅蛋白正常;②有效:患者癥狀減輕,內膜厚度改善,月經改善,血紅蛋白有所回升;③無效:癥狀無改善,達不到有效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子宮內膜息肉干預效果比較:官腔鏡電切組子宮內膜息肉干預效果高于傳統刮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水平、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干預前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水平、血紅蛋白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官腔鏡電切組子宮內膜厚度水平、血紅蛋白水平優于傳統刮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術中出血量、術中疼痛程度、手術時間比較:官腔鏡電切組術中出血量、術中疼痛程度、手術時間優于傳統刮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兩組復發率、受孕率比較:官腔鏡電切組復發率低予傳統刮宮組,受孕率高于傳統刮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討論
研究顯示,子宮內膜雌孕激素受體比例失調可促使內膜過度增生產生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多發生在宮體部位,形態和蒂形狀、大小等存在差異,治療不及時可引發流產、月經異常、不孕,甚至發展為癌前病變及癌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效果確切,是一種微創手術,可有效診斷官腔病變,發揮診斷作用,又可有效將子宮內膜息肉切除,發揮治療作用,具有安全、微創等特點。無論有生育或無生育需求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以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可促使子宮內膜變薄和縮小息肉,減少血管充血,手術視野良好,成功率高,相比于傳統刮宮可減少宮內操作,減輕子宮內膜損傷,加速術后康復,促進患者受孕率提升,且可直視下完整切除蒂部,可降低復發率。孟麗等人的研究顯示,官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效果確切,官腔鏡可對子宮內膜息肉做出明確的診斷和治療,而術后應用孕激素或放置含有孕激素的曼月樂環有助于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丘峻朝等人的研究顯示,官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確切,手術一次性完成,患者無任何并發癥,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沒有患者出現子宮內膜息肉復發,且長期治愈率高。另有研究顯示,官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后,月經和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可顯著提升妊娠率。可見,官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避免了刮宮方法的創傷性和局限性,治療更為徹底,可大大降低復發率。
本研究中,傳統刮宮組采用傳統刮宮術治療,官腔鏡電切組采用官腔鏡電切術治療。結果顯示,官腔鏡電切組子宮內膜息肉干預效果高于傳統刮宮組(P<0.05),說明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有效性高,可更完整、更徹底地切除息肉,獲得良好的預后,這和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視野好、操作成功率高等因素相關。官腔鏡電切組術中出血量、術中疼痛程度、手術時間優于傳統刮宮組(P<0.05),說明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創傷輕,這和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視野好、可避免盲目刮宮帶來的創傷、最大限度避開正常組織、減少神經和血管損傷相關。干預前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水平、血紅蛋白水平相近;干預后官腔鏡電切組子宮內膜厚度水平、血紅蛋白水平優于傳統刮宮組(P<0.05)。官腔鏡電切組復發率低于傳統刮宮組,受孕率高于傳統刮宮組(P<0.05)。說明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有助于機體快速恢復,避免長時間出血導致血紅蛋白持續降低,并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為受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綜上所述,門診官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有效性高,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恢復血紅蛋白和正常子宮內膜厚度、降低復發率、提升受孕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