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歡 王永瑜



摘要 目的:探討延續護理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收治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0例,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常規組采用一般護理方式和指導,試驗組采用延續護理干預方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及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采用延續護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延續護理;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
多種腎臟疾病發展到晚期的時候就會形成慢性腎功能衰竭,剛開始會出現不可逆性的腎功能減退,發展到最后則會喪失腎功能,最終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毒物和代謝產物的潴留、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紊亂等。在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通常情況下的首選方法就是腹膜透析嘲。為了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全面保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避免出現并發癥,在本次研究中我科選取4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進行了相關護理研究,效果較為理想,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9月- 2017年8月收治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0例。使用平行、單盲的方法將4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各20例。其中,試驗組男16例,女4例;年齡22~65歲,平均(48.3±3.5)歲。常規組男14例,女6例;年齡24~68歲,平均(49.6±2.8)歲。經過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對腹膜透析沒有任何禁忌,而且已經開始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的患者,并在知情情況下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具有精神病史,并且對腹膜透析有嚴重的反應,比較抗拒治療的患者。
研究方法:在住院期間,兩組患者均接受專業的護理方法和腹膜透析治療。在出院時,常規組給予一般出院指導,并叮囑其要定期回院檢查病情,患者出院之后不會對其進行其他方面的干預。試驗組接受具有針對性的延續護理干預。
院內護理干預:①培訓有關腹膜透析的知識:安排具有豐富經驗的腹透專職護士、醫生培訓患者及其家屬有關腹膜透析的知識,并將具體操作流程傳授給患者及其家屬。②評估:對患者及其家屬掌握護理技能和腹膜透析知識的程度進行評估,并以最終的評估結果為依據進行出院指導方案的針對性制訂,進行患者個人的護理檔案建立。③出院宣教: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要加強,向患者及其家屬耐心地開展出院健康宣教,并將搜集到的相關資料發放給患者及其家屬,其中相關內容主要為腹膜透析的知識,主要包括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項和操作流程、使用藥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營養和飲食方面的指導、腹膜透析居家日記等等,并向患者講解腹膜透析居家日記的填寫方法,與此同時,對有關預防腹膜透析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方面也要做好講解,使患者每天在家屬的幫助下盡可能將腹透治療有效完成。
院外護理干預:①隨訪:在出院之后,應該通過電話隨訪、家庭隨訪、信函以及電子平臺等方式對腹膜透析患者進行持續性的隨訪,整個隨訪過程的責任人為腹透專職護士,以患者的治療需求和病情情況為依據進行探視時間和方式的選擇,患者一旦發生任何問題都要給予及時解決,對患者的病情要隨時掌控,并進行住院治療或腹膜透析方案的合理制定。a.電話隨訪:通常情況下,在出院后的前0.5年,應該每0.5個月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以后可以逐漸改變為每月1次電話隨訪。由腹透專職護士擔任此次的隨訪人員,主要隨訪的內容為對患者的血壓、飲食起居、尿量、鼓膜透析自我操作護理能力和服藥等情況進行了解,并及時解答患者所存在的疑慮和困惑,如果一時間無法給出合適的答案,則可以組織相關工作人員討論之后通過信函、電子郵件或電話等方式回復患者。b.家庭隨訪:在剛出院的近1個月之內,由經驗豐富的專科護士對患者進行家庭隨訪,在之后的0.5年內每月都要進行1次隨訪,對患者的生活起居進行實地考察,并對其居家透析室的環境進行檢查,其中,對操作過程的檢查最為重要,主要包括加熱透析液的方法、消毒方法、連接透析管路的方法、護理導管出口處的技術、準備物品和操作空間的情況以及記錄腹膜透析居家日記的情況等等,一旦發現有任何問題的存在,都要在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糾正和指導,使之盡可能與居家腹膜透析要求相符合,并告知患者個人衛生方面的護理極為重要,可以盡量避免發生相關并發癥。②進行腹膜透析有關知識講座活動的開展:醫院在患者出院之后,可以每0.5年組織1次腹膜透析健康講座,主要負責人為本次延續護理小組的成員,進行有關腹膜透析技巧和護理知識的傳授,并邀請自我護理經驗豐富、腹膜透析時間比較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做自我體會和心得的介紹,該活動需要不斷地重復開展,有助于促進患者自信心和護理能力的增強。③心理指導:患者因為接受腹膜透析,改變了原本的生活方式,經常會伴隨著很多的負面情緒,比如焦慮、煩躁、沉默寡言、自卑、憤怒等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社交活動和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對患者多加了解,將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出,然后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開導。除此之外,與患者家屬之間的聯系也要加強,應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將腹膜透析的作用介紹給患者及其家屬,力爭全家人的支持,使患者的精神壓力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并激勵患者多到一些社交活動場所走動,也可以和病友之間多一些聯系,相互傾訴和開導,進而增強患者與病魔做斗爭的信心和決心。
指標觀察: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治療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并發癥主要包括心功能衰竭、腹膜炎、低鉀血癥;對出院0.5年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測定,使用的自我能力測量表為1979年美國學者Fleische和Kearney所設計的,該量表包含的條目有43個,維度有4方面,分別為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和健康知識水平,一共172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有著越強的自我護理能力。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分值明顯要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試驗組治療依從性明顯要比常規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發生并發癥的情況比較:試驗組發生并發癥的患者3例,常規組發生并發癥的患者5例,試驗組明顯比常規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延續護理的實施不止局限于院內,在出院之后還需要繼續實施,通過應用系統性、多途徑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并讓患者及其家屬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參與其中5。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雙方關系的和諧,使患者的身心能夠感覺到愉悅,進而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避免發生并發癥。
在治療腎功能衰竭晚期患者的過程中,腹膜透析是一項主要的替代治療方法,可以使尿毒癥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緩解,并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目前已經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認同。不過,在進行腹膜透析的過程中,會伴隨著比較多的并發癥,例如腹膜炎透析管引流不暢、阻塞、脫水,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腹膜出血、血壓偏低、病情惡化等現象同,導致患者最終無法繼續腹膜透析。通過培訓和傳授患者及其家屬有關腹膜透析的知識和方法,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屬對相關知識能夠有更多的掌握,進而在家屬的幫助下,患者能夠將居家腹膜透析主動地完成,并避免發生并發癥,使病情惡化得到有效緩解,促進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接受維持性腹膜透析的過程中,給予其延續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對患者日后治療的開展和生活都有著積極的影響。除此之外,還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進而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通過給予其延續護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進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