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摘要 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收治哮喘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個性化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正規的哮喘治療和常規護理,個性化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結果:干預后,個性化干預組的患者認知達標、掌握用藥方法、遵醫用藥、良好生活方式和總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干預;哮喘;治療依從性
哮喘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規范的治療至關重要,否則很容易導致病情的反復或者加重。規范治療的關鍵在于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近年來,我們采取了個性化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哮喘患者10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學分會制定的哮喘診斷標準,隨機分成個性化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0例。個性化干預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1~66歲,平均(41.3±6.2)歲;病史1~10年,平均(4.2±1.1)年;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23例,高中及中專18例,大專及以上學歷9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0~68歲,平均(41.8±6.4)歲;病史1~11年,平均(4.5±1.1)年;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22例,高中及中專19例,大專及以上學歷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接受正規的哮喘治療和常規護理。個性化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①生活方式的干預:哮喘多數是由于過敏引起的,幫助患者查找過敏源,如花粉、灰塵等。指導患者遠離這些過敏源,不養寵物,不用地毯,不接觸刺激性的氣體,對魚、蝦、牛奶等食物過敏的患者要避免接觸。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囑咐患者進食遵循清淡、低鹽、低脂的原則,多吃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多飲水,多運動。掌握哮喘的預防和治療相關知識。護士要充分利用輸液、治療等時機做好健康教育,讓患者對哮喘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特別是治療手段、預防措施方面,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指導患者在合理休息的同時加強體育鍛煉,在患者沒有喘息、無咳嗽的情況下,適當參加運動,如慢跑、練太極等,增強抵抗力,提高肺功能。合理安排休息,做到勞逸結合。指導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室內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預防感冒,流感季節不去公共場所。哮喘發作前兆的處理指導,即告訴患者一旦出現咽喉癢痛、流鼻涕等哮喘早期癥狀,要及時與醫生聯系,若癥狀加重要及時來院就診。②用藥干預:將病情如實告訴患者,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激素的治療,告訴患者激素對治療哮喘的重要作用以及所帶來的不良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告訴醫生,不得擅自停藥或改變劑量。加強用藥指導,特別是吸入治療,教會患者正確使用噴霧劑,使用過程總結為8個字,即搖、開、呼、吸、按、屏、吐、漱,每一步都很關鍵,確保足夠的吸入量,達到吸入部位。③心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反應,并查明原因,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護士要無縫隙健康教育,在常規的護理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同時用播放視頻、發放哮喘防治手冊等形式進行,提高患者及家屬的防治能力。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兩組干預前患者認知達標、掌握用藥方法、遵醫用藥、良好生活方式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經過治療和護理,個性化干預組顯效35例,顯效率70.0%;有效11例,有效率22.0%;無效4例;總有效率92.0%。對照組顯效27例,顯效率54.0%;有效15例,有效率30.0%;無效8例;總有效率8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變態反應型疾病,發病原因很多,臨床類型也不同。對重癥患者及時給予氧療,對哮喘患者行一般護理,盡力消除或盡可能避免接觸誘發哮喘的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我們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生活方式的護理干預、用藥干預、心理干預和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前患者認知達標、掌握用藥方法、遵醫用藥、良好生活方式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和護理,干預組顯效35例,顯效率70.00/0;有效11例,有效率22.0%;無效4例;總有效率92.0%。對照組顯效27例,顯效率54.0%;有效15例,有效率30.0%;無效8例;總有效率84.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個性化護理干預明顯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