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力勇 杜玥昌
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是實現河北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河北農業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實現精準脫貧的有力抓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農業生產發展結束了以數量擴張的階段,正步入以安全、優質的綠色農產品為代表的可持續發展時代。
一、開創發展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實現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是品質和質量的象征,是適應當今社會進入小康生活時代和農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需要。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創建發展是現代化綠色農業發展的方向,具有廣闊的社會市場前景。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和品牌認知程度,現代農產品的競爭就是品牌的競爭,是質量和信譽的競爭,綠色農業產品要在市場中占有更大的份額,必須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開發和塑造,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綠色農產品的區域品牌是以綠色農業產業發展為載體,以某一行政或經濟地區為核心,農產品以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種養殖方式與悠久的加工傳統為基礎所形成的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名稱與標識。農業生產通過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綠色產品區域品牌開發,促進了農業結構優化,提高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綠色農業區域品牌已成為農產品競爭力的直接體現,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發展,能夠滿足城鄉居民對綠色品牌農產品快速增長的需求,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河北省綠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依據河北區位獨特農業資源稟賦的優越特點,加大創建和開發河北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滿足菜籃子、果盤子和米袋子的質量工程,以縣、鄉、村為單位,聯合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園區,確定主導綠色農業產業,大力發展“三品一標”區域品牌聯盟,形成河北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全產業鏈,打造河北綠色農產品品牌,構建河北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農產品供給體系,滿足社會進一步增長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的需要,帶動實現河北農業生產科技高端、產業標準高端、農產品品質高端、綠色農產品品牌高端的現代綠色農業產業模式。
二、完善綠色農產品監管機制, 保護綠色區域品牌的生命力
綠色農產品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不同層次的安全類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從田間到生產加工,從銷售到餐桌的整個過程,實行農產品全程質量安全監管,增強了質量保障制度優勢,提高了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可信度。綠色農產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行業專業管理有關機構認定許可的生產方式生產,使用農業綠色食品標志的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在推廣過程中,使得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的農產品得到保護,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管理,以保證持續得到健康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
完善綠色農產品品質監管是農業生態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確保綠色農產品品牌質量,需要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保持自然生態環境的品質。綠色農業發展生產的基礎是空氣、水、土壤等自然資源,監管部門通過采取行政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措施,保護其不受污染和破壞,消除破壞環境和農業生產的不利因素。監管部門要增強監管力度,在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等方面進行全程監控檢測,杜絕不合格綠色農產品進入市場。對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加強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對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實時監管檢測。利用現代高科技數字網絡手段建立綠色品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按照農產品不同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位置條碼、地界條碼、驗證條碼的編碼模式設計區域品牌綠色農產品的追溯機制,建立區域品牌綠色農產品追溯信息系統,實現綠色農產品品牌標準化管理。通過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供應鏈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整合供應鏈節點資源,實施生產加工、流通與銷售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監督,使假冒偽劣綠色農產品無隙可鉆。利用農節事等活動,組織綠色區域品牌農產品展會、優質農產品進社區等多種形式推介活動,搭建區域品牌營銷平臺,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拓寬品牌農產品銷售渠道,讓優良的品牌綠色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形成科學、健康的社會生活消費文化,樹立深入人心的河北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形象。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農產品市場競爭進入了由過去的價格競爭逐步轉變為質量競爭的新發展階段。新時代打造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是綠色農產品提高現代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方略。完善河北綠色農產品區域品牌產業,形成河北綠色農產品品牌的專業化、區域化和規模化,對提高綠色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振興鄉村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范力勇:河北行政學院
杜玥昌: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