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熳琪
有一些年少,鋪滿恣意狷狂,哪怕世俗不讓。
有一抹光陰,流淌安穩靜好,哪怕偏安一角。
有一段歲月,遍地松梅竹菊,哪怕塵世喧囂。
夜深露華重。于青燈長夜,執一卷古書,看千年鳳眼匯成杯中清酒醉倒山河。
談狂傲者,李白中一人。一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北阕阋宰屗牟涣b家喻戶曉,更遑論還有貴妃捧硯,力士脫靴的奇聞逸話。他文章精妙,落筆成韻,行行皆是篇章;他飄逸灑脫,瑰麗想象,筆底皆是幻象。他是真正的天上謫仙人。三分劍氣,七分月光,繡口一吐,半個盛唐,這是何等之高的評價。但可惜一生郁郁不得重用。歷史上人們對他評價甚多:有人揚其才華,贊其清傲;有人貶斥玄宗昏庸,奸臣當道;亦有人說他性格狂傲以致壯志難成,這些,我都認可。但,絕不只如此。李白既有大才,想要“濟蒼生,安社稷”,為何不肯為他的救世理想做一二改變,為何不明白人需要向世界低頭,融合才能掌握?依我言,李白的做法大多不妥。既然想深受重用入朝為官,又不肯通達明變守官場之道,二者相看,豈非貪得?或許只因李白是個文人,純粹又狂傲的文人,他才無法成為一個高官權臣,仕宦臺閣。
狂傲者,似一壇烈酒,裹挾著艷艷風情,夾帶著冽冽綺香,一傾而下。如一場群英會上的颯颯劍舞,蕩氣回腸,余聲浩浩,讓人為之驚嘆,為之同醉。
少年游,他們曾與時代八面來風。
論君子者,謝安足配此二字。從少時以清談著名,見者皆嘆之此子必成大器,至中年時隱于東山,游者都不解其中真意,最后傾心輔政,暮年時交權病逝,謝安的一生都是傳奇。真正的君子,閑雅溫和,才藝雙絕,深謀遠略,青史有名。謝安如是。他的雅量氣度眾人皆賞,他做事公允明斷,天下稱道。他以八萬兵士擊退前秦百萬之師,為東晉贏得幾十年和平安樂的淝水之戰被載入史冊,他創造的荊揚相衡,天下平定的功績留照汗青。在無數贊譽背后,我卻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謝安。為何他要隱居東山三十年,屢辭辟命?為何他要于謝家朝中人員盡逝之后,才肯出山任職?謝安風神俊秀,獲譽頗豐,又如此良好的基礎,為何拒不入仕?以后來他傾心晉室,竭力輔政的跡象來看,豈止是留戀山光水色,如玉美人?東山三十年的隱居,謝安的聲名已超過輔宰,加之時局所圍,便眾望所歸,理所當然的手掌兵權?!爸x公東山三十春,傲然攜妓出風塵。”若不是此番隱居,謝安聲名豈至這般如日中天?細思而來,怕是文人的取舍。行藏皆是智慧,進退都是人生,文人的取舍,約莫如此吧!
君子者,如一壺醇醪,蘊含著悠悠芬芳,暗藏著淡淡冷香,潺湲流淌。擬千根朱門高墻的傲然青竹,倚立長天,橫于世間,令人不禁贊慕,不禁傾倒。
風流去,他們曾與歲月交相輝映。
品隱逸者,嚴子陵身負盛名。少有高名不論,單是與光武帝劉秀既為同窗又是好友的身份,便足以讓他一生顯貴。何況西漢凋敝,王莽篡漢之后他積極幫助劉秀起兵,助他創立東漢功不可沒。且嚴子陵素擅文章無人不知。他隱居桐廬富春江畔,著述留論,設館授徒,贊美無數。范仲淹的一句“云山蒼蒼,江山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备菍雷恿晖瞥绲搅隧旤c。但漢朝這個時代卻帶給了我別樣的思考。自高祖斬白蛇起義,從弱至強王于天下,帝王疑心甚重,哪堪功高震主。蕭何為自保不得不自毀名節,韓信戎馬半生卻終不得善終,那各兔死狗烹的時代。呂后把手朝綱后對功臣大加屠戮,自始至終,得以獨善其身之人,唯有張良。故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張良真正地踐行了這句話。而嚴子陵不過是一個聰明的文人,明白他無法功蓋一代主不疑,所以選擇了隱退。用舍由時,行藏在我,這大抵是文人的最高智慧。
隱逸者,像一杯清酒,包裹著淺淺旖旎,拈連著柔柔幽香,經久不散。若一曲山水之間的美妙清歌,飄蕩流轉,裊裊不絕,使人緩緩凝心,緩緩沉淀。
清明守,他們曾與朝代共賞時光。
我素喜觀覽史書,更愛品讀書中人物。半盞殘酒,一段閑情,便足夠觀候。借用余光中的話說:“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下面平鋪著皓影,上面流轉著亮銀,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史書誠然。
歷史浩浩,時光悠悠,江水浩渺,天山共色。史書精彩紛呈,醉倒人心的何嘗不是其中百樣人生。那些事早已隨時間湮沒,可那些人卻穿過千年,與我在紅塵遇了一場輾轉反側。而我,無以言說,只得夏夜里讓他們在筆下開出盛世花朵。然后,翻開他們,以過客的身份游覽,用文人的角度看待,坐而論事,賞一曲清平江山。
夜雨憶星辰,光陰轉幾輪。愿夙夢未空付,此意未難平。
今夜,無風無月無星辰。
今夜,有你有我有汗青。
指導教師: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