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虹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其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性與靈活性。因此,學習高中地理我們不僅需扎實的書本知識,更需要有清晰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我將一些同學的學習方法歸納如下。
一、重視基礎,歸類總結
基礎是木之根、水之源,穩抓基礎才是一切的關鍵。縱觀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是基礎,也是偏理科的內容,在學習時應牢牢掌握地球運動、經緯變化等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應用邏輯推理,推斷各經緯線上的氣候特征,歸納異同點,如此,才能讓知識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習人文地理部分更需要歸納歸類。把零散的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的地理知識按區域經濟、區域環境等歸類,可以避免因知識零散造成的思維混亂。
二、識圖記圖,圖文結合
地理學習和地圖是分不開的,地形圖、板塊圖、世界地圖、中國地圖等均需記憶。首先從形狀、經緯度、主要山脈走向、主要河流這幾個方面著手記憶是比較好的記憶方法,然后再深人。最后達到看到一個重要地圖,說到一個重要位置,腦海中就能立刻反應出其映出其經緯度數、氣候類型、資源特點、工農業生產狀況等相關數據的熟練程度。識記地圖要與教科書結合,聯系教科書上的典型案例、老師的課堂筆記等。圖文結合,能讓記憶更深刻。記憶地圖雖然費時費力,但熟練后。你會發現做題速度快很多,答題效率也高了不少。
三、做好框架,把書“變薄”
高三復習時,老師一般是分專題復習的。在每復習一個專題前,建議同學們要在教材上相應知識點的旁邊或夾頁里,把主干知識及考查點梳理出一個框架,讓自己的心中對該專題包含的知識點有所了解,厚厚的書本知識經過梳理不就“變薄”了嗎?這樣做還不容易漏掉知識點。
四、比對答案,找出思路
在日常復習中,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在考試后,將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相對比,看看自己在理解題意和答題的思路上有哪些不足與錯誤,并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題干的主要考點以及自己答題中答漏和答錯的地方,從中找到解題的方法。
高中地理學習,掌握好基礎知識,是奪取高分的前提,而摸索出應試技巧,則能讓你在考場上將所學知識準確、靈活地運用。
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良好的心態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到了沖刺階段,更應該注意心理調節。若因為緊張,看錯數據、看漏文字導致失分,那就十分不值了。根據平時學生做題情況的統計,在看錯數據、看漏文字丟分的情況占的比例相當大。
考試時,為了避免錯看、漏看,可采取在題干上圈畫關鍵詞的方法提醒自己,降低失誤率。對于一些冗長的材料,畫出每一句話中的關鍵詞,可以讓你更快地找出所要的信息。在答有圖例的題目時,要綜合分析圖上的信息,通常所給出的信息都會運用到,因此,每一條給出的信息都要考慮到,如果發現做完題了還有信息沒用上,那就要認真檢查是否答題思路出錯了。對于地理科考試時間的分配,我認為,選擇題最多15分鐘,總時長不能超過50分鐘。很多時候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不要在難題上浪費太多時間。當然,文科考試作答以文字為主,因此,要注意書寫規范,保持工凈整潔的卷面,即使字寫得不太好看,但只要端正無墨團就好。
以上就是我對同學們學地理學習的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祝愿大家熱愛地理,在地理學習中取得好成績,預祝同學們高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