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聯海
[摘 要]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目前,我國農村初中的生物實驗課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不盡如人意。其中,面臨師資力量薄弱,思想觀念落后,實驗儀器設備欠缺等問題,生物實驗教學最令人擔憂,導致生物教學效果不佳。實驗教學的停滯不前,己影響生物教學整體的改革與發展,因此,強化農村中學生物實驗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
實驗是學生了解生物現象、認識生物特點、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并使自身探究學習能力有所提升。所以,作為一名生物教師,要努力創設適合學生的實驗環境,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實驗的重要作用,真正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
一、當前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
1.師資力量薄弱,實驗素質不高。農村初中都沒有專職的實驗員,實驗由任課老師自己準備,對于多數非生物專業的教師,準備生物實驗器材花費時間很多,平時教的班級都在6個班以上,沒有充足的時間,所以探究實驗用講實驗替代了,結果是既節省了備課時間又比到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花大多時間要好得多,何樂而不為。
2.教學觀念落后。由于生物學科在八年級就結業考試,生物總分為50分,自然被學生、家長及教師打入“副科”行列。新課程改革后,課時減少一半,為了保證教學質量,不浪費時間,幾乎所有的實驗探究被講解替代。而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相對落后,農村中學生物實驗課大都是靠教師講授,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生物學實驗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實驗課”完全失去了其原本的價值,生物課也因此失去了其應有的特點。
3.實驗設備落后,儀器不全。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生物學科常被作為一門“弱小”學科看待,生物學實驗設備設施的建設嚴重不足。全校各個級部共用一個實驗室,儀器破舊不堪,能用的也就十幾套,即使考前練習也必須六、七個人一組。農村學校經濟困難,資金短缺,投入到生物實驗中的經費自然是能省則省,幾乎沒有必備的生物試劑,并且市場上買不到。實驗開設遇到了很大的障礙。
4.學生實驗基礎差。由于學生平時很少進實驗室,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進入實驗室后,屁股未坐穩,就大聲喧嘩,東張西望,出現過度亢奮,結果是老師講什么聽不見,做起實驗來手忙腳亂,慌慌張張,不思考為什么這么做,應該先做什么,更談不上分析推理總結了。我根據實驗后跟蹤調查,發現近60%的學生回答不全所做實驗的器材,近80%的學生寫不出實驗步驟,近95%的學生找不出實驗錯誤或失誤。
二、農村初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進行優化與策略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普通中學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1.制定實驗計劃 ,上好實驗課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教學中實驗活動的開展是人類認識和研究生物科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生物實驗教學的結果如何將勢必會影響到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執行效果,影響到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首先,不能上無準備的課,在實驗前應做好充分準備。教師應將實驗教案從生物課時教案中分離出來,在實驗教案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等詳備出來。教師還應該在實驗教案中詳備出“實驗探究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其中包括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圖、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探究數據的收集與統計表的設計、實驗論證、實驗結論等六大環節”。并且,不是寫在紙面上,而且都要親自預做實驗,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實現“探究”。所以在每次實驗教學前,我們教師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實驗要求,課前自己認真做幾遍,確保自己實驗操作的規范和熟練。同時,教師要根據自己課前實驗的實際情況預測課堂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怎樣的問題,以及在指導學生參與實驗操作過程中,哪些地方可能會是學生操作過程中易容出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確保生物實驗活動順利開展。當然,農村初中開展生物實驗活動的優點也是比較明顯的,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出實驗室到廣袤的生活中去開展實驗活動,包括到田頭,到池塘邊等地方,把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是筆者從事多年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又經過近幾年來對新課程改革的初中生物實驗教材的探索得出的經驗。
2.重視科學探究, 加強實驗教學
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和實施要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不管實驗成功與否,目的在于體悟探究過程、培養探究意識。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學科的綜合、分析等思維過程獲取知識,這一過程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與討論,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同時教師可以起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分析和處理生物實驗所獲得的信息,探索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運用科學的方法歸納出正確的結論。如探究呼吸時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變化時,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實驗前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將空氣注入澄清石灰水中,學生積極發散思維,提了很多種方法,最后我在實驗桌上放置洗耳球和針筒讓他們自由選擇,并對他們不同組選擇不同材料做的實驗效果進行對比,從中引發他們更深一層地思考問題。所以,加強生物實驗教學,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將為學生在今后走上社會參加社會實踐、升上高中乃至上大學學好生物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生教學,應大力加強和優化生物實驗教學。
3.生物實驗教學要因地制宜、務實創新
課程改革給生物實驗教學帶來了一線生機。課改前的生物實驗教學都是讓學生在實驗室里做實驗。我們生物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結合實際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進行開拓性實驗和創新實驗,從而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如觀察草履蟲,我利用農村的資源,教給學生培養草履蟲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培養草履蟲帶到課堂上來觀察。學生觀察到自己培養出來的草履蟲,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初中生物學實驗是學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基本方式之一,而演示實驗是生物教學中實驗的重要教學方式,所以實驗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每個實驗,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使每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實驗技能,培養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汪忠著.生物新課程教學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陳繁榮.生物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中學生物教學,2004(3).
[3]王慶東,楊文清.活化教材,升華情感.生物學教學[J].2007.06.
[4]李宗誼.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法.新收獲――中學生物新課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