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承彪, 田安紅, 于 龍, 馬 美
(曲靖師范學院 a.信息工程學院;b.城市學院;c.生物資源與食品工程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信息工程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課上學生普遍反映課程核心內容如VPN、NAT、RIP、ACL等知識難于理解。為了便于學生領悟,在實踐課中采取真實設備組網的方式[1-3],但在實際的校園網絡建設中,需要大量昂貴的硬件設備資源,以及不斷地規劃建設工作[4-6]。為解決實際網絡建設的硬件成本問題,可借助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軟件來模擬,通過在軟件中規劃設計校園網絡[7-10],并配置相關命令,測試觀察網絡的運行情況。所得結果可借鑒于實際中的校園網絡搭建。
首先在軟件中建立網絡結構圖,然后配置相關的網絡命令,最后實現網絡的互聯互通,同時通過VPN技術實現用戶訪問學校網絡的功能。組網涉及《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關鍵技術,如VLAN、DHCP、VPN、NAT、ACL等,這些知識學生難于掌握,通過設計一個校園網絡系統的實驗,便于學習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1-16]。
本文所設計的基于校園網絡系統的綜合性實驗,主要包含學校內網和學校外網兩個部分,在學校的內網中包含多個子網絡,學校內部網絡之間可以相互訪問,同時也能夠正常地訪問學校外網,而校外終端設備通過VPN技術也可以成功訪問學校內部網絡。實驗組網圖如圖1所示,在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軟件中畫出校園網絡系統的拓撲圖。曲靖師范學院的校園建筑中重點包括行政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宿舍、各學院部門、網管中心等,在本試驗中,選擇學校的部分教學區,如計科系、物理系,行政辦公樓部分部門單位,如人事處、財務處,以及部分學生公寓來模擬校園網絡系統中的重要功能。

圖1 綜合實驗組網圖
校園網的整體層次結構如圖2所示,采用的是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的模式。

圖2 校園網整體層次結構圖
在設計校園網絡之前,總體規劃校園網絡的拓撲非常關鍵,通過規劃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個完整模型圖例。本實驗中,學校采用千兆以態網技術,而行政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以及各宿舍樓等是通過光纖接入到核心層。各個接入層的傳輸層的傳輸介質采用雙絞線,其拓撲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網絡拓撲結構圖
虛擬局域網干道協議(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是VLAN中繼協議。當配置VLAN工作量大時,可以使用VTP協議。在本實驗中通過VTP協議來實現VLAN的統一配置和管理。假設校園網絡中,共存在X個交換機,一共劃分了Y個VLAN,常規配置是需要在每個交換機上都創建Y個VLAN,共X×Y個VLAN,當X和Y的數量較大時,配置X×Y個VLAN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VTP技術能夠簡化VLAN的配置任務,管理員在網絡中設置一個或者多個VTP Server,然后在Server上創建和修改VLAN,VTP協議會將這些修改通告其他交換機上,這些交換機自動更新VLAN的信息。
網絡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解決了IP地址不足的問題,且能夠避免網絡外部攻擊,保護網絡內部的計算機。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使得校園網內部的私有地址的數據包到達NAT設備,NAT設備負責把私有IP地址翻譯成外網合法的IP地址,然后再進行轉發數據包,實現內網訪問外網的功能,如圖4所示。當校園網內的主機172.16.1.1,需要訪問外部Internet網絡,則主機發送數據包到邊界路由器,而NAT轉換功能在邊界路由器當中,路由器能夠識別出數據包的源地址172.16.1.1,即為本地IP地址,它的工作是把內部本地地址轉換為全局地址200.1.1.1,且轉化結果是記錄在NAT表中,此時主機發送的數據包使用轉換后的新的源地址200.1.1.1,把它發送到路由器的出口,進一步送到外部網絡當中。此時,外網服務器響應數據包,并返回路由器時,路由器再次通過NAT轉換表,把全局地址轉換為本地地址,實現請求發送回源主機。

邊界路由器NAT表

內部本地地址內部全局地址172.16.1.1200.200.1.1172.16.1.2200.200.1.2172.16.1.3200.200.1.3
圖4 NAT地址轉換
訪問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是路由器和交換機接口的指令列表,檢查數據包和過濾數據包,它能夠限制網絡的流量,同時提供網絡性能,使得訪問級別安全可靠。它主要用于阻止非法用戶對資源節點的訪問,以及限制特定用戶的節點所具備的訪問權限問題。
(1) 建設的校園網絡系統能夠提供計算機的軟硬件系統資源,提供各種教學和辦公平臺,服務于教學和科研工作。
(2) 具有可靠的通信功能,如通過NAT和VPN的配置,實現校園網絡成功訪問外部網絡資源,同時外網能夠訪問內部網絡資源,最終實現內外網絡之間的相互訪問功能。
(3) 滿足信息交流的需求,便于教師對信息資源的及時獲取,以便于查閱和檢索。
(4) 確保所設計的校園網絡系統安全可靠,同時也需確保實用性、可擴展性和高技術先進性,滿足學校網絡未來業務的發展需要。
為了簡化網絡繁重而枯燥的管理,在三層交換機上配置了VTP Server,然后在Server上創建和修改VLAN,VTP協議將修改信息并更新到其余交換機上。
網管中心3層交換機上的關鍵配置(院系配置部分)命令如下:
S1(config)#VTP domain aaa
S1(config)#VTP mode server
S1(config)#vlan 2
S1(config-vlan)#exit
S1(config)#vlan 3
計科系2層交換機switch1關鍵配置如下:
switch(config)#VTP domain aaa
switch(config)#VTP mode client
switch(config)#int range fa 0/2-2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3層交換機上為各VLAN配置IP地址,啟用路由功能,關鍵配置命令如下:
S1(config)#intvlan 1
S1(config-if)#ip add 172.16.1.4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erface vlan 2
S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254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ntvlan 3
S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254 255.255.255.0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p routing
WEB服務器的配置為,首先單擊WEB服務器,選擇HTTP,并在HTTP中選擇On。然后,選擇IP Configuration,配置IP Address:172.16.1.2,Subnet Mask:255.255.255.0,Default Gateway:172.16.1.1。
DNS服務的配置為:首先單擊DNS服務器,選擇DNS,DNS Service選擇單選框On,在Name對中輸入“www.qjnu.edu.cn”,Type中選擇“A Record”,輸入“172.16.1.2”。然后,IP Configuration,配置IP Address:172.16.1.3,Subnet Mask:255.255.255.0,Default Gateway:172.16.1.1。
在網管中心的3層交換機S1上配置DHCP,為各系自動分配ip地址,關鍵配置命令如下:
S1(config)#ipdhcp pool wgzx //網管dhcp配置
S1(dhcp-config)#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0
S1(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72.16.1.1
S1(dhcp-config)#dns-server 172.16.1.3
S1(config)#ipdhcp pool jkx //計科系dhcp配置
S1(dhcp-config)#network 172.16.10.0 255.255.255.0
S1(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72.16.10.254
S1(dhcp-config)#dns-server 172.16.1.3
S1(config)#ipdhcp pool wlx //物理系dhcp配置
S1(dhcp-config)#network 172.16.11.0 255.255.255.0
S1(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72.16.11.1
S1(dhcp-config)#dns-server 218.30.1.100
S1(config)#ipdhcp excluded 172.16.1. 172.16.1.10 //排除前10個ip地址
S1(config)#ipdhcp excluded 172.16.10.1 172.16.10.5 //排除前5個ip地址
S1(config)#ipdhcp excluded 172.16.11.1 172.16.11. //排除前5個ip地址
在3層交換機上運行RIP協議,使整個網絡能夠互相訪問,關鍵配置命令如下:
S1(config)#router rip
S1(config-router)#version 2
S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S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0
S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1.0
單臂路由的配置,配置命令如下:
Router(config)#int fa0/1.1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5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72.16.13.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nt fa0/1.2
Router(config-subif)#enca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6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72.16.14.254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R0上RIP路由協議命令如下: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2.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9.0
通過R2和R3路由器來模擬Internet網絡,并將R1和R4進行連接到Internet網絡,同時,R1的fa0/0端口連接到校園網的內部,R4的fa0/0端口與遠程辦公室進行連接,遠程辦公和校園網絡的內部是通過VPN的配置(GRE Tunnel隧道)進行連接。
R1~R4路由器配置如下: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2.96.134.2
R2(config)#ip route 61.0.0.0 255.255.255.0 218.30.1.3
R3(config)#ip route 202.96.134.0 255.255.255.0 218.30.1.2
R4(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61.0.0.3
上述配置完成后,可知R1能測試通R4的公網接口se1/0,R4能測試通R1的公網接口se1/0。
測試圖如5、6所示。

圖5 R1能測試通R4的公網接口se1/0

圖6 R4能測試通R1的公網接口se1/0
但R1和R4不能測試通過私網接口fa0/0,需要進行GRE Tunnel隧道配置,命令如下:
R1(config)#interface tunnel 0 //創建Tunnel接口,編號為0
R1(config-if)#tunnel source serial1/0 //指定Tunnel的源接口為serial1/0
R1(config-if)#tunnel destination 61.0.0.4 //指定Tunnel的目的IP地址,路由器以此地址為目的地址重新封裝VPN數據包
R1(config-if)#ip add 172.16. 14.1 255.255.255.0 //配置隧道接口上的IP地址,創建隧道后,可以吧隧道看成是一條專線
R4(config)#interface tunnel 0 //創建Tunnel接口,編號為0,Tunnel接口的編號本地有效,不必和對方的一致
R4(config-if)#tunnel source serial1/0
R4(config-if)#tunnel destination 202.96.134.1
R4(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4.4 255.255.255.0
R1測試R4上的隧道接口(ip地址為172.16.14.4),如圖7所示。

圖7 R1測試R4上的隧道接口
R4測試R1上的隧道接口(ip地址為172.16.14.1),如圖8所示。

圖8 R4測試R1上的隧道接口
RIP路由協議配置如下: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version 2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R4(config)#router rip
R4(config-router)#version 2
R4(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4.0
配置完成之后,查看R1和R4的路由表可知,遠程辦公室的網絡已經學習到校園網內部的路由,校園網內部也學到遠程辦公室的路由,路由的下一跳為隧道另一端的地址,此時遠程辦公室就能與校園網內部進行訪問了。
通過上述的配置命令后,現在校園網內部還不能訪問外部網Internet,若要訪問外部網絡Internet,還需要配置NAT,關鍵配置命令如下: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72.16.19.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nt fa0/1
Router(config-if)#ip add 200.200.20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9.0
Router(config)#ipnat pool nat_pool 200.200.200.1 200.200.200.1 netmask 255.255.255.0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72.16.0.0 0.0.255.255
Router(config)#ip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at_pool overload
在校園網絡內部任選一臺機子測試它與其他機子的連通性,以財務處的機子PC8為例做測試。測試財務處與人事處之間的連通性,測試財務處與物理系之間的連通性,測試財務處與計科系之間的連通性,測試財務處與宿舍公寓的連通性,結果給出財務處與人事處的連通性如圖9所示。

圖9 財務處主機PC8測試人事處主機的連通性
如圖10所示,物理系的主機能正常自動獲取ip地址。同理,計科系的主機也能正常自動獲取ip地址。
在路由器R0上測試,運行如下圖11所示。
在內網3層交換機S1上測試內網訪問外網如下所示:
S1#ping 200.200.200.1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圖10 圖中顯示IP地址自動獲取成功

圖11 圖中顯示R0的為RIP協議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00.200.200.1, timeout is 2 s:
.!!!!
Success rate is 80 percent (4/5), round-trip min/avg/max = 0/4/16 ms
S1#enable
S1#ping 200.200.200.10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00.200.200.10, timeout is 2 s:
.!!!!
Success rate is 80 percent (4/5), round-trip min/avg/max = 0/0/0 ms
現在校園網內部就能訪問Internet,并且也能夠訪問遠程辦公室。
用遠程辦公室主機測試校園網內部,如圖12所示,成功與校園網內部進行訪問。

圖12 遠程辦公室主機測試校園內網圖
本文通過在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軟件中搭建校園網絡系統,并配置實現校園網絡的相關功能,即內部網絡互聯互通,外部網絡能夠通過VPN訪問校園網絡資源。使得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關鍵知識,并能把這些理論知識成功地運用在實踐中,為學生今后從事實際的網絡組建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同時,模擬軟件提供的配置命令,與實際組網中的設備命令一致,降低了硬件資源成本,虛擬校園網絡可以直接運用到實際組網,對實際組網起到很好的參考價值。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在我院的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已經開展,通過綜合答辯方式考核學生的理解,實踐效果好。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周江偉.校園網絡系統構建完善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5):96,102.
[2] 劉百祥,趙澤宇,張 凱.面向校園信息化業務特征的虛擬化平臺架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S1):274-282.
[3] 薛 調,王躍虎,高景祥.網絡教學平臺的發展定位及服務設計[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1):81-84.
[4] 孔慶偉.基于SDN的高校校園網設計及應用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5(S2):280-281.
[5] 郭曉東,焦 亮,仇一泓,等.基于Click和NS2的多路徑域間路由仿真器的設計與實現[J].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13,48(11):36-43.
[6] 范國渠.一種關聯云計算的高校網絡惡意攻擊檢測模型[J].科技通報,2012,28(8):153-155.
[7] 程思寧,耿 強,姜文波,等.虛擬仿真技術在電類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7):94-97.
[8] 張梁斌,高 昆,梁世斌.基于Packet Tracer的小型企業網絡應用架構的仿真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0):372-37.
[9] 杜興勇,劉海東.創新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與實驗平臺的改革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 149-150.
[10] 田海江.網絡組網虛擬實驗系統設計與實現[J].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S1):67-69,92.
[11] 周 舸,余 欣,朱镕申.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12] 蘇東梅. 基于Packet Tracer設計網絡綜合實踐項目的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3(10):24-25.
[13] 琚生根,陳 黎,周 剛,等.“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的教學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4): 159-161.
[14] 張 衛,愈黎陽.計算機網絡工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15] 金偉祖,陳顯濤.可持續的計算機網絡綜合性創新實驗項目[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4):187-190,236.
[16] 張清平,謝 鵬.基于Cisco ISL和IEEE802.1Q的VLAN間通信原理及仿真分析[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9,172(12):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