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利
摘 要:人像攝影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年的發展歷史,它主要是用來刻畫和描繪被攝者的外貌和神態,通過其可以真實地反映被拍攝者當時的樣貌和狀態。人像攝影現在比較廣泛,人們用它來記錄自己某一時刻的樣子或者當時的場景下的感受等。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斷地增加,對人像攝影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為了從根本上提升人像攝影的質量就應該對現有教學中的缺陷進行改革。針對人像攝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使人像攝影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要求。
關鍵詞:人像攝影;教學改革;措施
近些年人像攝影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傳統的一些技藝已經逐漸被完善。人像攝影的發展離不開相關技術的支持和攝影工作者自身素質的提高。
一、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得到大的變動
人像攝影課程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近些年來都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說、學生聽。課堂上老師總是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更多的是傾聽者和記錄者,而不是課堂中的實踐者或創造者。[1]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可能保證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更多的知識,但卻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長時間傳統的教學方式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熱情,對于不懂的地方沒有主動探索的理念。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下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懂得去創新,只是一味地希望從老師那里取得答案,在平時的課程中不愿意去主動思考,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更多的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體現出自己的思想,而且學到的知識很多時候都是用來生搬硬套,而不是根據不同人物、不同場景融入自己的思想,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地位還是有所區別的,這不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在學習人像攝影的過程中老師往往會告訴學生這些攝影應該從哪些角度、怎么樣去拍攝,而不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依賴,自己的攝影作品也比較單調,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二)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
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離不開專業的教學人員,他們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者,還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路人,更是學生潛力的發掘者。但我國高校現在普遍面臨專業師資隊伍缺乏的現狀。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也是目前人像攝影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老師是知識的啟蒙者,在學習人像攝影的過程中老師不僅僅是教學,更多的是起到引導的作用。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就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讓部分業余的老師來教授相關的課程,這些老師雖然對一些基礎的知識有所了解,但是由于沒有實際經驗,加上專業知識和技能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麻煩。對老師來說即使上課之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還是不能將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好地傳達給學生;對學生來說也不利于一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于一些疑惑的問題不能夠及得到專業的解答,不利于學生在人像攝影方面的發展。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也不利于學生的培養,一些業余的老師經過學習可能有一定的攝影相關的知識儲備,但是與專業老師之間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不能夠準確地了解到每一個學生所具備的特質,不能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教育措施,這也不利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有關部門對人像攝影專業的關注度還不夠,投入的資金比較少,一些相關的宣傳工作也比較少,造成了一部分專業人才的流失。
(三)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夠,對課堂的興趣不高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在人像攝影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如此。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增加我們學習的動力。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師自身以及改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很重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意識不夠,對人像攝影課堂的興趣不高的原因也會影響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到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夠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針對一些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學生沒有積極地加入到其中,認為討論環節可有可無。這是由于學生的認識不到位引起的,這就導致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各執己見,互相爭執不下,不利于課堂秩序的維護,也沒有達到小組討論的目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組內能夠解決的問題沒有及時交流、溝通,組員之間的默契度不夠。這不僅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不高與老師的備課、講課方式,學生的認識、基礎知識的掌握等多方面的因素相關。一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更注重一些表現比較優異的學生,使得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加上本身的基礎就比較差,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加上對老師講的一些知識和技能不夠了解,不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逐漸對課堂喪失興趣。
二、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
(一)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最基礎、最主要的是對現有教學方式的完善。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2]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平等式的教學,老師在為學生講解完相關的基本知識之后可以由學生針對自己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然后在班級內進行討論。通過討論的環節可以增加學生的思考,加深學生的印象。對于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課程可以由學生擔任老師的角色進行講解,說出自己對其理解,然后由其他的同學針對遺漏的部分進行補充。老師可以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在學生講解完之后老師可以將其在講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然后進行一個知識的大匯總。這種課堂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需要讓教師意識到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其對教學工作帶來的不良影響,然后對現有的教學制度進行完善,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從傾聽者變成課堂的參與者。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去學習,主動去學習,還給了學生在課堂上展現自我的機會,學生可以自己去設計課堂的每一階段,也可以培育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對不懂的地方主動去探索,通過從不懂到懂這個過程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樂趣。
(二)打造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
打造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是提高人像攝影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的綜合素質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學校應該對現有的人像攝影教學工作者的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在招收教師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專業素質比較高、有一定的實踐基礎的教師。學校應該打造一支專業人像攝影教學隊伍,對其安排定期的考核。考核過程中應該注意除了對教學人員的教學水平進行測試外,還需要對其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綜合測評。教師在人像攝影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人員在平時的閑暇時間應該主動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信息化時代對人像攝影有了新的要求,一些傳統的攝影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像攝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行業就需要相關的教學人員教師應該有著明確的目標,抱著謙遜的態度不斷地去學習各種專業技能。學校要注重老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避免發生教師自身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比較全面,但是卻沒有掌握好的講解方法,在講解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針對高校骨干教師缺乏的現狀,學校應該增加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的資金投入,不斷引進優秀的教師,不能僅僅以學歷等來評判一個教師的好壞,要結合各個方面來進行綜合考量。學校還可以安排一些優秀的畢業生作為教師的候選人,對其進行專門的培訓,然后通過考核來決定是否錄用。
(三)注重對學生作品的評價,帶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一些教師往往只是在學生攝影的過程中進行指導,但卻忽略了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教師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要意識到作品評價的重要性,認真地對學生的每份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一定要客觀,對每一部分進行詳細評價。學生作品的評價工作一定要有專業素質高的教師進行,在評價的時候主張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在評價之前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交流一下,通過交流可以了解學生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做出評價后打分。然后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素養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析,對作品中優秀的部分提出表揚,對于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準確地指出,告訴學生問題所在以及在以后的學習中如何去完善。通過對學生作品的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還可以帶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對學生之前的作品進行統一分析之后針對學生存在的缺點為每一個學生制定出一套符合他們的提升計劃。教師還可以選出一些優秀的作品讓學生對其進行欣賞,通過欣賞一些優秀的作品對比自己的作品,有助于學生對自己作品存在的缺陷進行總結。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老師對自己作品的重視程度,然后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會投入更多的熱情,會更用心地去完成今后的每一幅作品。
三、結語
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像攝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新時代對人像攝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像攝影課程的教學改革是為了更好地完善現有的教學體系,改進現有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專業、更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對攝影者的要求比較高,它需要攝影者的專業素養過關,此外一些攝影技術的應用也很有必要。不同的攝影者的攝影風格不同,作品的表現上也會有所區別,但是對于一些重要特點的體現和對現有技術的不斷完善都是每一個人像攝影工作者應該完成的。
參考文獻:
[1]張一斌.數碼時代高校商業攝影教學的改革[J].藝術與設計,2007,(06).
[2]趙近.主題攝影教學談鎮江高專學報[J].2004,(10).
作者單位:
黑龍江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