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泰偉 莫夢喜 勞宏業
【摘 要】本文在分析學生上課玩手機與睡覺的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學校必須明確學生上課玩手機與瞌睡問題是阻礙提高教學質量的頑疾之一,闡明治理整頓的政策依據,提出治理整頓的基本策略與措施,以求最終提高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中職學生 上課玩手機與睡覺 治理整頓 基本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3B-0074-03
2014 年 12 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堅持和完善巡課和聽課制度,嚴格教學紀律和課堂紀律管理。較長一段時間以來,學生上課玩手機和睡覺是很多中職校普遍存在的現象,并成為阻礙提高教學質量的頑疾。從學生的調查問卷中得知,經常上課瞌睡的學生達到 18%,偶爾睡覺的超過 61%,上課睡覺的學生基本達到 50% 左右。上課玩手機問題,盡管學校采取了制作手機收存柜、規定上課時要收存手機等規定,但實際效果還不是很理想。這兩種現象如果不加以克服和整治,一方面直接影響學生自身的學習,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影響教師的授課熱情。長此以往,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學生的素質培養就無法達到社會要求。
(一)學校管理責任不到位
在學校管理方面,首先,存在制度還不夠完善的問題。第一,對教師的要求與處罰規定多些,對學生的要求與處罰少些。第二,對教師和學生的處罰規定還比較粗放,缺乏可操作性。第三,對師生的管理要求不集中,分散在不同的規章制度中,難以執行和形成合力。其次,存在“執規”不嚴現象。第一,學校領導特別是校長、分管副校長有惰性和怕得罪人的思想。一方面是習慣坐辦公室看文件聽匯報發號令,懶到課堂和教學第一線去檢查教學情況和調查研究;另一方面是怕得罪人,不想過于認真深入檢查與處罰。第二,職能管理部門的教務科、教研督導室、專業部的負責人及專兼職督導員沒有認真、嚴格地履行巡查和督導職責,巡查往往不認真,或視而不見,或見而不管,記錄不及時不完整,處理時輕描淡寫,等等。
(二)教師的思想認識及教學責任能力存在問題
教師存在錯誤思想認識問題。一是存在所謂的“正常論”,認為學生上課玩手機與瞌睡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二是存在“客觀論”,認為學生上課玩手機與睡覺是學生自身原因或學校原因,比如,學校沒有搞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學生沒有正常休息導致精神狀態不好等造成,與上課教師無關,不是上課老師的責任。三是存在“影響論”,認為如果去管學生上課玩手機和睡覺問題,那么就要花很多時間,會影響教學,使教學任務無法完成。
教師沒有盡到管教責任。教師放任自流,視而不見,見而不管。具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根本不想管,你玩你的,你睡你的,我講我的,把“教”與“管”割裂開;第二種情況是想管,但怕管,擔心學生打擊報復,尤其擔心在績效與教學質量考評中學生因“管”而故意評定低,從而影響績效與“教學質量”等級,進而影響崗位津貼和績效工資。
教師缺乏管控課堂秩序和不讓學生玩和睡的能力。一般表現為,或是無能為力,或是無可奈何。這種現象出現在年輕教師中居多,因為年輕教師進入學校的時間不長,教學管理經驗不足,也不是很了解現代中職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具體表現為:一是對教學內容照本宣科,沒有新意,甚至沒有自己的教學重構;二是教學手段落后簡單,只是一本書、一張口、一支粉筆,有的甚至連粉筆都沒有,更沒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三是教學方法單一,基本上是講授法、滿堂灌。
(三)學生自身的問題
1.學習動力不足。學生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對未來工作缺乏認識和理解,導致心理上產生迷茫,認為讀書無用。很多學生選擇專業時沒有從自己的興趣、未來從事職業等方面考慮,而是聽從父母之命或者是見到同學、朋友、老鄉讀什么就讀什么,一切隨波逐流,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缺乏學習動力。有些學生根本不想學,混日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來說,一是這些學生沒有得到好的引導,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二是這些學生在學校和家里長期得不到老師和家長贊賞,多是在責罵和不信任中成長,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三是自尊心、自信心不強。在學習上,哪怕受到一點小挫折都可能會澆滅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2.學習習慣不好。來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很多來自鄉鎮、農村,他們之前的讀書環境和條件比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遇上聽不懂的課不會主動去問、去思考,學習方法不當?;蛘撸蠋熤v課的方式不易被接受時,他們不會調整自己,也不會跟老師提出意見,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沒有繼續往下學的欲望,消極對待,由此容易產生上課睡覺的心理。
3.正常睡覺質量不好。學生都喜歡用手機上網,特別是晚上,速度快、花錢少,為此很多學生日夜顛倒,晚上玩手機,白天上課就用來補覺。不良的作息習慣導致生物鐘錯亂,晚上睡不著,白天昏昏欲睡。
(一)學校要樹立治理的決心、信心和耐心
一要有決心。學校要樹立攻堅克難的決心,必須要治理好。不因事小而不為,因為它已經成為影響學校教育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治理不好,最終將影響學校的招生,影響學校的持續穩定發展。
二要有信心。這兩種頑疾雖然很小、很普遍、治理很困難,但是只要學校下定決心,重視起來,努力治理,就能夠改變這種現象。
三要有耐心。要從小事抓起,從每天、每節課、每個教師抓起。要常態化管理—— 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要經常抓、反復抓—— 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務必抓出成效。
(二)教師要明確和盡到教書育人職責
在課堂上教師負有管教學生的責任,要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導作用。一是要消除教師中存在的錯誤思想認識,消除上述提到的所謂“正常論”“客觀論”和“影響論”的影響。二是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教師要認識到,如果在課堂上出現大批學生玩手機、睡覺的現象,那么不但是教師的一種失職行為,而且是教師的一種恥辱。三是去除無奈、擔心(學生報復)、無法(助)的思想意識或心態。有國家教育部的規定,有學校的要求和支持,有大多數正能量學生的支持,教師應當大膽地、理直氣壯地去抓去管?!吨械嚷殬I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2011 年 11 月)(以下簡稱《規范》)明確指出,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實行因材施教,實現教學相長。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也有更具體的規定。在教師的基本理念之“二是學生為本”中規定: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職業教育觀,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特長,挖掘學生潛質,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學有所長,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中,在“一、專業理念與師德”中的“(二)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中規定:“6.尊重學生,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和教育學生?!薄?.信任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痹凇埃ㄈ┙逃虒W態度與行為”中規定:“1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職業習慣?!痹凇岸I知識”中的“(五)教育知識”規定:“18.了解學生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形成的過程及其教育方法。19.了解學生不同教育階段以及從學校到工作崗位過渡階段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并掌握相關教育方法。20.了解學生集體活動特點和組織管理方式?!痹凇叭I能力”中“(十)教學實施”規定:“38.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边@些規定明確了教師的教書育人職責,教師要扛起責任,教好和管好學生。
(三)讓課堂教學“動”起來
1.教師自身首先要“動”起來
第一,教師要開“動”腦筋,認真備課,準備出高質量的每節課。第二,以“行動導向”原則組織教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牢記“30 分鐘原則”—— 一堂課教師連續講授的時間盡量不超過 30 分鐘,要想辦法設計教學任務,利用其余的時間讓學生在“做中學”。第三,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走動起來,不能總是站在或坐在講臺上,高高在上,讓學生有距離感,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與學生交流互動,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發現與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第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運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以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將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地呈現出來。課堂上播放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微課視頻,充分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讓其參與到課堂中來。第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動”情起來。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另一方面,教師要讓自己的教學語言生動起來,抑揚頓挫,讓自己的肢體語言也“動”起來,用不同的手勢、不同的眼神,等等。
2.教師要讓學生“動”起來
第一,要盡量到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實訓場去上課,讓學生動起手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第二,要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列出“閱讀思考”,讓學生先看書(動眼、動腦),對照問題尋找答案,迫使學生“動”起來學習。第三,要求學生記筆記,讓學生手“動”起來。目前,很多老師沒有要求學生做筆記,也不管學生是否做筆記,這不符合教學規律,也是不正常的,必須加以改正。第四,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務讓其忙個不停,使睡覺學生有事可做。如讓學生“動”身起來搶答問題(問題不要太難),誰答對了誰先坐下;或者讓學生做筆記或畫畫或默寫一段歌詞等。第五,增加“供氧量”。在平時上課中,特別是在學生容易犯困的季節上課時,通風換氣,讓學生開門開窗,增加室內供氧量。課間休息時,提醒學生多走動,或到洗手間洗臉,借機提神醒腦。第六,適當布置課外作業,增加學生課余時間的壓力,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有事做。
(四)完善管理規定
1.對學校管理層面的管理要求
第一,學校領導特別是校長(書記)、教學副校長、紀檢書記每周至少要巡查二次(節),其他校級領導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教師教學與課堂教學情況,并做好記錄交教務科保存。如果不履行的,那么每少一次扣崗位津貼 15 元。第二,教務科、教研督導室、專業部等負責人及專兼職的教學督導員、教務管理員,要按照學校的安排,每周至少二次巡查教師教學與課堂教學情況,并做好記錄存檔,作為獎罰的依據。如果不履行的,每少一次扣崗位津貼 10 元。以上規定要求,因公出差或外出學習培訓的除外。
2.對教師的管理要求與考評獎罰
在獎勵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認真、嚴格履行管控學生玩手機與瞌睡的職責與義務的,學校按教學質量考評與津貼發放規定,優先考評為教學質量優秀以上。
在處罰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認真、嚴格履行管控學生玩手機和瞌睡的,經學校領導、教務科等相關科室及責任人巡查發現的,那么按每人每次扣教學質量考評分 0.5 分。如果當堂課巡查發現有超過 71% 以上的學生玩手機或瞌睡的,按重大教學事故論處。如果當堂課巡查發現有超過 51% 以上的學生玩手機或瞌睡的,按嚴重教學事故論處。如果當堂課巡查發現有超過 31% 以上的學生玩手機或瞌睡的,按一般教學事故論處。如果當堂課巡查發現有超過 16% 以上的學生玩手機或瞌睡的,按輕微教學事故論處。
3.對學生的管理要求與考評獎罰
在獎勵方面,在上課期間,服從管理按規定收存手機和不瞌睡的學生,應作為課堂平時表現好的記錄,并作為期末學科成績總評的重要因素(占不少于總成績的 25%)。
在處罰方面,第一,操行處罰,每次(節)上課玩手機或瞌睡,分別計扣 2 分和 1 分;第二,紀律處分,學期內累計有 10 次玩手機或瞌睡現象的,給予警告處分,學科成績原則上只能評定為良好;累計達到 15 次玩手機或瞌睡現象的,給予記過處分,學科成績原則上只能評定為合格;累計達到 20 次玩手機或瞌睡現象的,給予留校察看處分,學科成績原則上評定為不合格,必須補考或重修;累計達到 25 次玩手機或瞌睡現象的,或屢教不改、態度惡劣的,給予責令退學。
必要時,對經常玩手機或瞌睡的學生,可以采取集中教育(包括專業思想、職業理想、職業規劃、勵志教育與行為糾正教育等)措施。由教務科匯總報學校領導審定后,交由學生科牽頭組織實施。
(五)建立綜合治理機制
1.加強學生的職業理想、規劃與形勢(勵志)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第一,要認真做好新生入學初期(至少一個學期)的專業和職業思想、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思想和理想意識。第二,要認真抓好專業教學實習,讓學生充分體驗職場環境,了解職業要求,初步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成功人士、優秀校友到校作勵志報告或講座,讓學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增強學習的信心。第四,加強形勢教育,讓學生知道形勢的嚴峻和現實的殘酷,明白自然法則就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懂得市場競爭不相信眼淚,如果今天不努力學習那么將來就很難成功。
2.強化作息制度管理,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學習精力
第一,要抓好休息時間和學生睡覺的管理。加大對學生在休息時間里玩手機的管控力度,必要時考慮采取技防手段,在正常休息時間里對學生宿舍實行手機屏蔽。第二,要改善學生的休息條件。例如,確保水電正常供應,保障夏天用水高峰期和冬天用熱水高峰期的冷熱水供應;積極籌措資金,為學生宿舍安裝空調。第三,要改進早上出操、體育課的組織安排,提高出操與體育課的質量與效率。
3.加強教師新知識新技術等的培訓,提升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第一,要堅持不斷改進教師的校本業務培訓,增加新知識新技能方面內容的培訓。第二,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鼓勵和支持教師外出參加各種新知識新技術,特別是現代教學技能的培訓。外出培訓的老師回校后,要對本領域的老師進行培訓。邀請國內職教專家到校講座,提高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的能力。第三,改進學期中的星期三下午的政治或業務學習安排,多安排教師業務學習(每月原則安排一次政治學習,兩次業務學習,其中一次是分部或組研討),特別要求各專業部老師之間、同一課程任課老師之間更多地進行業務交流、共同探討、取長補短,為老師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
4.加大信息化設備的投入與建設,為師生提供現代信息化教學條件
學校要不斷加大投入,增加更多的信息化教學設備,為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通過與校外合作、自主開發、購買等途徑,建立符合教學需求的專業信息化平臺與資源庫,逐步實現全校各專業課程的教學資源信息化。優質的教育信息資源不僅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得以成功開展的關鍵要素,而且是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信息中心、教務科要在每學期末,多收集教師自制的課件和教學錄像、名師錄像課以及學校活動資料、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育拾零、教學案例、教學總結等,分門別類地上傳到學校數字平臺中,供教師上課使用,減少老師備課、制作課件時間,節省老師精力,讓老師集中精力放在上課上。
5.對上課睡覺的學生進行集中整治管理
一是建立睡覺黑名單管理制度,把上什么課都睡覺的同學列入黑名單,以便統一管理,統一教育。利用“新聞媒體”作好監督,在班上開辟“曝光臺”,用于登記課堂睡覺的學生,以預防課堂睡覺現象發生。并對屢教不改的學生作勸退或開除處理。
二是以班集體為一個連動體,成立紀律互助組。每組有一位紀律小組長,由紀律小組長安排好紀律互助組名單并公布,讓大家成為一個整體。當有同學在課堂睡覺時,互相提醒,相互督促。
三是加強巡堂的力度,保證每次巡堂人數要在 3 人以上。如果人數不允許,寧可放棄分散每棟都巡,也要集中人員保證“人多勢重”。這樣不但對學生起到威懾作用,而且能減少巡堂老師害怕因監督而被部分師生憎恨的壓力,保證巡堂的效果。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