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妮
【摘 要】 目的:探討自我護理理論用于老年糖尿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將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43例,對照組37例,分別給予常規(guī)降血糖治療,研究組患者在自我護理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給予干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5.35%,護理滿意度為93.02%,對照組為78.38%和75.68%,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我護理理論指導老年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法,堅持嚴格的自我護理管理,可有效延緩病情,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護理;自我護理理論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臨床上常見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老年患者較為多見,病情長期進展會對患者的腦、腎、心等器官和系統(tǒng)造成損傷,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自我護理理論是通過預防和治療人的自理缺陷,維持患者的健康、生命,是一種幫助患者獲得自理能力的護理體系[1]。本研究對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給予自我護理理論干預,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學會有效的自我護理方法,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43例,對照組37例,其中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60~77歲,平均年齡(65.62±4.19)歲;病程2~9年,平均(4.62±1.61)年;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6.21±3.98)歲;病程3~10年,平均(4.45±1.6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Ⅱ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超過11.1mmol/L。
排除標準:將合并有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腫瘤、精神障礙、和其他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有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兩方面的內容。
研究組:使用自我護理理論干預,首先通過調查問卷、查閱病例等多種方法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其心理狀況、對糖尿病的知曉率、飲食、遵醫(yī)囑等進行評價,然后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指導,即為患者講解糖尿病、檢查、治療和自我護理的相關知識,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詳細的交流溝通緩解其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獲得有力的心理支持;堅持長期而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方式應為有氧運動,運動項目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定時、定量。
堅持每日用溫水泡腳15~30min,選擇柔軟透氣的鞋襪,避免足部受傷;對于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對家屬進行示范指導,讓其掌握計算注射單位、注射時間、選擇更換部位等;對于注射胰島素后出現(xiàn)頭暈、心慌、乏力等低血糖的癥狀要及時處理;指導患者或家屬使用試紙或血糖儀進行血糖和尿糖檢測;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補償性護理。
1.4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根據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的水平評價臨床護理效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率、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使用χ2、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是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38%,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是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6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且病程較長受到經濟條件和難以治愈的影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的特殊性,生理功能衰退,合并有諸多基礎性疾病,這對病情的治療、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也顯得尤為重要。提出自我護理理論的研究認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外在的幫助、支持知識可以給自理創(chuàng)造條件,但并不可完全取代自我護理,由此提示患者自身在護理活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醫(yī)療活動中患者被動的接受護理轉變?yōu)橹鲃拥膮⑴c,這充分體現(xiàn)了將自身生命健康掌控在自我手中的護理理念[2]。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實施自我護理理論干預后患者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了自我護理理論在老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中的無限潛力和實用性,對于患者來說,可幫助其調節(jié)和轉變自身健康積極的生活行為,使其即使在疾病狀態(tài)下也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來進行自我管理,這種方式既維護了疾病預防、保健的中心地位,另外對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素質均提出更高的要求[3-4]。自我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向健康者或家屬傳授,主要涉及到自身缺乏的護理知識與相關技能,由于每個人的自身情況有所不同(比如生理需求、健康狀況、所處的階段等),護理人員在進行健康指導之前要對老年患者身體狀況和疾病進展進行詳細的評估,因人而異進行相應的自我護理指導,才能滿足不同類型的患者和家屬的需求[5]。
綜上所述,自我護理理論指導老年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法,堅持嚴格的自我護理管理,可有效延緩病情,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管鍵,朱鳳秀.家庭訪視護理應用在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09(32):127-128.
[2] 解源源,劉學梅.延續(xù)性護理在社區(qū)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05):623-626.
[3] 鄭亞平.2010-2015年我國糖尿病社區(qū)護理研究現(xiàn)狀與熱點領域的文獻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21):2629-2634.
[4] 徐仁華,鮑秀敏,安新榮.反思性教育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6):1495-1496.
[5] 廖華英.個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