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莉
江蘇省自律機制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經過持續的實踐探索,在省級自律機制建設中樹立了范本。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一方面受益于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持續簡政放權,分享著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的紅利;另一方面,由于國際金融市場的階段性波動加劇,國內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換擋,也面對著一系列挑戰。
江蘇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對外經濟繁榮發展,外匯業務監管水平也走在全國前列。根據外匯局的部署,外匯局江蘇省分局結合江蘇省實際,創新外匯管理自律模式,倡導建立了省級銀行外匯業務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2015年底,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牽頭江蘇省銀行同業著手建立了自律機制。兩年來,江蘇省自律機制在外匯局江蘇省分局和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指導下,在全國自律機制和中國銀行總行的支持下,經過持續的實踐探索,成為省級自律機制建設中的范本,贏得了口碑,獲得了好評。在江蘇省自律機制成立兩周年之際,本刊記者專訪了江蘇省自律機制牽頭行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的黨委書記、行長王兵。:江蘇省銀行外匯業務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成立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王兵
王兵: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五個轉變”為指導思想,持續簡政放權,深化外匯管理改革,努力構建與金融改革相適應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外匯局江蘇省分局結合江蘇省情,順勢而為、創新求變,主動探索外匯管理的自律模式,倡導建立銀行外匯業務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指導銀行探索涉外業務合規管理的新路徑,希望通過培育江蘇省銀行同業的自律文化,促進江蘇省外匯業務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和外匯業務的穩健發展,以更好地服務于江蘇省開放經濟的發展,服務于江蘇省的實體經濟。
2015年12月21日,在外匯局江蘇省分局和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指導下,由我行牽頭的江蘇省銀行同業自律機制舉行了簽約儀式。參加簽約的有40家銀行,其中,核心成員11家,基礎成員29家,我行被選為自律機制首屆秘書長單位。簽約儀式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江蘇省級銀行外匯業務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自律機制正式建立。隨后,借鑒江蘇省級自律機制模式,江蘇轄內蘇州、無錫、常州、泰州、連云港、鹽城、淮安等地區先后成立了地市級自律機制。:作為江蘇省自律機制首屆秘書長單位,江蘇中行是如何履行這一職責的?
王兵:對于江蘇中行來說,當選為江蘇省自律機制的首屆秘書單位,意味著要有一份責任和擔當。我行高度重視自律機制建設工作,多次在行辦會上就該議題進行專題交流。
一是全面理解自律機制的意義和作用。在加快市場化改革、構建與金融改革相適應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大背景下,在新挑戰、新形勢下,自律機制的建設,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銀行的風控能力,識別市場風險,維護地區外匯業務、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良好作業環境,推進外匯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從而可以更高效地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秘書長單位,江蘇中行要把握好主基調,并以此指導實踐。
二是有目標、有計劃、有機制保障。我行將自律機制工作納入了全年工作要點,制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擬定了推動計劃,并建立了相應的考核機制。在省行成立秘書處辦公室,由貿易金融部牽頭,公司金融部、金融市場部、個人金融部、內控與法律合規部共同組成,配備人力、物力資源,為自律機制秘書處服務。秘書處辦公室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有效保障了自律機制的平穩運行。
三是扎實推進,力爭出實效、出亮點。我行根據外匯局江蘇省分局的部署,務實地謀劃好全年工作和落實措施,注重形式與內容的并重性、步驟與節奏的有序性,力爭做出實效;同時,結合外匯業務經營的特點,加強與秘書處單位成員和主要金融機構的交流和探討,將自律機制與商業銀行的業務流程、服務流程有機結合起來,以形成亮點。:自成立以來,江蘇省自律機制摸索出了哪些工作路徑?取得了哪些工作實效?
王兵:兩年來,在外匯局江蘇省分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關心和指導下,江蘇省自律機制積極把握政策趨勢,通過創新組織架構模式、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多元交流溝通渠道、強化自律理念宣傳、做實業務指導培訓等方式,持續優化自律機制的工作路徑、豐富了自律機制的工作內涵、維護了良性的市場秩序、培育了同業自律文化、規范了合規展業模式,通過提供高效服務,極大地便利了實體經濟。
江蘇省自律機制從成立之初就著力于打造創新的新機制、服務的新舉措、交流的新平臺。牽頭行、秘書處和專業工作小組三級組織架構的有機搭建,保障了自律機制的順利運行;“1+2+N”的制度體系建設,綱領性規劃了自律機制的建設工作;信息科技平臺的建成、“橫到邊”“豎到底”的互動形式、近50期自律簡報的發布、多場展業培訓會和形勢宣導會,以及客戶宣傳活動的成功舉辦,構建起形式新穎多樣的交流渠道;自律機制專題宣傳征文活動的成功開展、優秀選送論文的刊發,進一步擴大了自律機制的影響力;《貿易融資盡職審查操作規范》《內保外貸項下融資性保函業務操作規范》《進口付匯關單信息核驗“白名單”管理制度指南》《江蘇地區銀行出口項下國內外匯貸款結匯業務操作規范》等一系列制度的推出,規范了江蘇省銀行同業合規展業實務,為服務地區的實體經濟提供了進一步的便利。
經過兩年來的探索與努力,江蘇省自律機制已逐步成為“業界有影響力的權威、行業典范和監管政策的有效傳導渠道”。:江蘇省自律機制在工作推進中,有哪些經驗可供借鑒與分享?
王兵:江蘇省自律機制兩年來取得的成績,得益于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外匯局江蘇省分局的引導與支持,得益于全國自律機制和中國銀行總行的指點和輔導,也有賴于自律機制各成員單位的協作與協同。
首先,監管機構的支持是堅強后盾。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和外匯局江蘇省分局在江蘇自律機制建設過程中給予了大力支持,在發展規劃、建設目標、交流平臺和具體業務等方面提供了指導和幫助,保證了江蘇省自律機制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就具體經驗而言,有以下三點:一是組織和人員配置是核心基礎。作為牽頭行,我行專門為自律機制配置了專項人力資源和工作費用,并將自律機制工作納入省行工作要點和考核范疇,保障了自律機制的平穩運行。二是成員協作參與是有力保障。在江蘇省自律機制建設過程中,11家核心成員和29家基礎成員密切配合、共同參與,通過設立專業工作小組、多次召開工作會議等方式,共同推進了江蘇自律機制的建設。三是完善規范體系是工作依據?!?+2+N”規范體系的搭建,使自律機制工作開展有規可循,提高了自律機制的工作效率。
其次,平臺建設和宣傳工作是傳導自律理念的有效工具。通過工作簡報、信息交流平臺和專題宣傳培訓,江蘇自律機制成員提升了從業人員的自律意識,弘揚了正確的展業規范,在政策導向、宏觀經濟形勢方面形成了展業共識。通過宣傳標語和業務咨詢等服務,江蘇自律機制提高了社會公眾對自律理念的認可,為自律機制各項業務開展打下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在2018年的新形勢下,江蘇省自律機制工作主基調將側重在哪些方面?
王兵: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的40周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新形勢下,江蘇省自律機制將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在各成員銀行的共同努力下,遵循金融工作“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的原則,積極研究、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感、提升防控金融風險的責任感、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感,緊扣外匯管理改革方向,深入推進自律機制體系建設,持續加強市場主體的主動管理,著力自律文化的培育和固化,引導自律機制成員規范開展業務,不忘初心、奮力前行,為服務于江蘇省實體經濟、服務于江蘇開放型經濟發展,防范金融風險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