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雪 編輯/靖立坤
近年來,中資企業不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對境內外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的需求也逐漸凸顯。而中國香港(下文中的“香港”均指中國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高度重視吸引跨國企業,尤其是中資企業赴港成立財資中心,以為香港發展總部經濟注入新動力。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已經或者正計劃赴港設立財資中心,開展集團境外資金集中運營管理。
2016年5月,香港政府通過了給予企業財資稅務優惠的立法,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利息扣減。允許在香港經營集團內部融資業務的企業(包括企業財資中心),在滿足某些特定條件與符合反避稅條款的情況下,扣減向非香港的關聯企業借款所須支付的利息;二是優惠稅率。向符合資格的財資企業中心的合資格利潤提供8.25%(減半征收)的優惠利得稅率。此外,香港沒有利息收入預提稅和資本弱化等規定。
而中國境內對財資中心則無相關的稅收優惠,企業開展財資管理業務所得仍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利息扣減則受關聯交易和資本弱化規定的雙重影響,計算成本較高。對于非居民企業在境內獲得的利息收入,當前企業所得稅法要求境內企業按照源泉扣繳和代扣代繳原則,預提所得稅。預提所得稅率根據境外企業注冊地的不同,為7%—13%不等。這無疑增加了境外資金境內歸集的成本。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在境內設立財資中心的整體稅收負擔顯著高于香港。
經向某外資銀行了解,目前境內的美元活期存款利率低于香港(價差約0.25%),3個月、6個月以及1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境內略高于香港,價差分別為0.38%、0.33%、0.26%。但據銀行反映,受境內相關管理制度的影響,部分客戶擔心入境資金不能自由調配,境外機構更傾向于選擇將資金存放境外。與境內相反,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無外匯管制,外幣資金可自由兌換,資金可在全球自由流動,方便了企業的全球資金調配。
香港位于亞洲樞紐地帶,作為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與全球資本市場密切相連,擁有發達的國際資本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債券市場之一,也是全球最活躍的證券市場。此外,香港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且在2017年3月正式加入亞投行,在人民幣國際化和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能更有效地協助企業開展投融資業務和本外幣資金配置。在金融資源不斷在港聚合的同時,金融人才也不斷聚集,形成了強大的金融人才儲備,能夠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對企業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隨著企業在開放經濟體下經濟活動的日益增多,為達到管理匯率敞口的目的,對外幣資產及負債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需求日益旺盛。從資金管理的角度看,香港財資中心和內地財務公司對歸集資金開展套期保值的能力和限制有較大差異。按照香港的相關規定,除非申請特定金融牌照,香港財資中心在性質上屬于普通企業,可以直接和銀行開展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在貨幣兌換方面也完全自由;而內地的集團財務公司,在性質上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不管是銀監部門還是外匯局,都將其比照銀行進行管理。目前財務公司無論是開展自營衍生品交易,還是作為一般客戶在銀行辦理衍生品業務,都需得到銀監部門的許可;如果開展外匯衍生品業務,還需得到外匯局的許可。因此導致跨國公司政策項下,如果主辦企業為財務公司,無法對經通道借入的外債開展貨幣掉期等衍生品業務,不能對歸集資金進行有效的匯率風險管理。
當前跨國公司業務按照“兩個池子、一個閥門”的思路設計,采用國內主賬戶和國際主賬戶的雙賬戶模式開展業務。其中,國際主賬戶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境外資金歸集,以在境內建立全球或區域資金中心。香港財資中心的設立,將對國際主賬戶的使用產生較大的替代作用。
當前,赴港設立財資中心或者開展財資業務的中資企業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模式:一是在香港單獨成立財資管理公司,發揮財資公司在相關國際市場上的籌資功能和境外資金管理功能。二是將原有以進出口貿易業務為主的香港公司轉型為主要發揮財資管理功能的公司。三是在香港成立財務公司子公司,負責境外資金的集中管理。
可以看出,不管采用哪種模式,中資企業集團均非常注重發揮香港財資中心境外資金管理的功能,以與境內資金池形成優勢互補,發揮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勢。在組織架構上,部分企業集團授權境內財務公司代管中國香港財資公司,以避免境內外業務的競爭。但也有企業集團直接控股管理在香港的財資公司,即香港財資公司與境內財務公司是平級關系,在資金管理業務上存在潛在競爭。
而一旦香港財資中心成立后,憑借其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更加靈活的資金流動、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將比境內更適合作為中資企業集團海外資金集中管理運營的中心。這有可能使現有外幣資金池下的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歸集境外資金的功能被弱化,而僅起到境內外資金調配通道的作用。由于當前跨國公司政策允許企業單獨開立國內外匯資金主賬戶,國際主賬戶的設立已逐漸失去了意義,在境內建立跨國公司區域或者全球資金中心的目標將更難以實現。
一是盡快對跨國公司政策進行升級研究,明確跨國公司政策的目標定位??蛇x取部分境內外資金調配需求旺盛、符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內控制度完善的中資企業,開展政策升級試點,優化國際主賬戶的功能,簡化國際主賬戶資金進出登記手續,拓寬國際主賬戶資金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圍,以吸引境外資金向境內歸集,抵消香港財資中心設立對國際主賬戶功能的負面影響。
二是整體疏通在財務公司作為主辦企業的情況下,制約外幣資金池有效運用的政策痛點,對當前存在的資金池內資金套期保值業務開展、資金結匯、資金劃轉、賬戶開立等操作性問題,進行明確,提高資金池運用的便利性,協助企業將財務公司打造成中資集團全球或區域資金運作的中心。
三是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向稅務部門、商務部門等宣傳跨國公司政策和資金歸集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為外幣資金池業務爭取更多的稅收優惠和更加友好的運作環境,以降低境內資金歸集和運作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