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艷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指出,初中英語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素質教育,能夠整體設置教學目標,保證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加強體驗參與式教學,通過重視教學過程評價,促進學生不斷的發展創新。本文針對初中英語學科進行經濟評價探索與實踐,并在現有的英語評價基礎上,對教師、學生、課程進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希冀通過倡導英語教育評價,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教育評價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與進步,教育問題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當前新課程理念下,教育模式不斷的改革創新。新課程完善促進初中英語教育的發展,為了進一步適應新課程改革發展需求,應當加強對初中英語教育評價的改善。英語是重要的信息載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領域運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之一,當前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難以意識到應用價值,也并未產生學習興趣。
一、教學評價的作用
初中階段,學生好奇心較強,具有靈活好動、求知欲望與表現欲望強烈等特征,但是初中生心理生理發展尚不成熟,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引導和幫助。根據新課程要求,初中英語教學應當考慮英語語言的實際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教,能夠體現英語教育的交際性、創新性、趣味性與直觀性等特征。教學評價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不斷的發展。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樞紐,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著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通過增加教學經驗,明確自身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進行調整,提高綜合教學水平。教師之間也可以進行互評,能夠做到取長補短,通過加強優秀教師的團隊建設,進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對于學生來說,進行教學評價,能夠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樹立主人翁意識,能夠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英語學習新新課程標準要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促進學生發展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二、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教育評價內容
1.遵循評價原則,給學生提供學習動力
初中英語學習可分為不同的年級段,針對學生的階段性進行整體性評價,加強對學生綜合英語素質的考察,能夠從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英語知識與運用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這三個維度進行整體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應當關注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運用情況。通過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能否運用英語知識來增強情感體驗等方面,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在傳統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主要是以考試與測驗為主體進行應試學習,此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績難以預測學生未來發展情況,此種教學觀念,限制了大部分學生的發展觀念。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描述性評價反映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以及對于英語知識的運用情況、學習方法的創新等,能夠真實的反映學生初中英語學習現狀。
初中英語的教育任務,不僅是要教會學生一門語言知識,也應當加強學生英語素質的培養,通過動態化教學,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為,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加強階段性與形成性評價能,故將平時的小測驗或者是課后作業,當做評價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恰當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發展與轉變。將英語教育評價貫穿于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夠運用發展的眼光,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的我智能發展情況當當然,英語教育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當包含學生對教師的雙向選擇,通過彼此交流溝通,形成交互式評價才能夠促進教師、學生、教育管理部門與家長積極參與。
2.完善評價方式,營造人文環境
為了進一步優化英語教育評價教師,教師可以在英語對話課上引導學生嘗試練習對話,能夠實現自由對話,在對話練習過程中能能夠使教師對學生、學生對自己進行總結反饋。雖然弱化了目標的整體性評價,但是卻加強對目標的過程性評價。在當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背景下,應當正確詮釋英語教育評價,摒棄以學生學習成績為主的評價行為,能夠重視學習效果與基礎知識的評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競爭欲望,能夠引到基本功扎實的學生,與基本功薄弱的學生互相探索,使學生能夠正視自身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進而促進自我評價。通過引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學生能夠發展自己,并成為學習上的主人,也成為課堂評價的主人。
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我們能夠發現,教學過程應當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在課堂結束后,通過互動評價,或者是找學生進行座談,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設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表,學生能夠評價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并評價他人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以此來了解教師對自己課堂表現的綜合評價繼而不斷的改正。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能夠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能夠自主的選擇評價內容,可以以寄語式評價,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能夠營造輕松平等民主的評價氛圍學學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能夠揚長避短,不斷的創新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傳統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單一,在新課程背景下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能夠實現教師教學理念的轉換,優化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明確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理念,對學生進行基礎情況分析和調查能夠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以及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進而保證英語教學評價效果。
參考文獻:
[1]盧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西藏大學,2015.
[2]董婷.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探討[J].中學生英語,2016,(18):110-111.
[3]王啟梅.新課標下英語教學多元評價解析[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11):162.
[4]王明琴.賓川縣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新課改教學適應性的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