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娜
【摘要】低年級學生能多認字,早閱讀,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在識字教學時要采用方法多樣性,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用興趣促進識字,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關鍵詞】識字方法興趣新《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小學階段學生需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而一二年級的識字量就要達到1600~1800字左右,其中800~1000個會寫,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筆者從2011年參與了實驗課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提前讀寫》的研究,兩年來的研究使筆者認識到識字與閱讀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截止到二年級的上學期,學生的識字量已達到2500字左右,課外閱讀量平均達到10萬字,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可以寫出400字左右的作文。從這些可以看出,學生的識字量多了,閱讀量也會增多,反之一樣。因此,我們在識字教學時要采用方法多樣性,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一、玩字卡
字卡是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可以利用的非常簡便而且實用的工具。玩字卡最主要的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能明確的知道自己對生字的掌握程度。我經常利用字卡與學生進行許多有趣的游戲,如擺長龍、找朋友、紅綠燈、踩地雷,等等?!凹t綠燈”采用了交通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則,會的生字放在綠燈下,不會的放在紅燈下,模棱兩可的生字放在黃燈下,這樣的游戲讓學生做到了心中有數。在采用了這些生動形象、趣味無窮的字卡游戲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而且記憶非常深刻,識字的效果極好。
二、猜字謎
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猜字謎,這樣能讓學生覺得自己非常棒。識字教學中,我們先編一些字謎讓學生去猜一猜,在學生的興趣濃厚時,滲透編字謎的知識,并鼓勵學生也根據字形編字謎讓其他同學去猜。比如:學習了生字“谷”字后,學生編成“八人口是什么字”等等。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識字的興趣,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三、想象識字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知識的源泉?!痹诮虒W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根據學生愛想象的特點,幫助他們將文字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如學習“拔”與“撥”時,我們可以提醒學生“拔河”是需要朋友來幫忙的,是哪位朋友呀?學生在仔細觀察后可能會告訴我們是一位“額頭上長痦子”的朋友來幫忙,“撥”呢,則是把水發出去了。這樣,學生就能形象地記住了生字。這種學習方法不光幫助學生記住生字,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生活識字
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促進語文的發展。這要求我們在重視課堂學習之外,也要注重拓展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因為教材中的生字畢竟有限,我們應該允許并鼓勵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生活中去自主識字,主動識字,將生字融入快樂的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生字組成詞語做成卡片,并將卡片貼在相應的實物上,讓學生隨時隨地和生字見面。如將“廚房”“書架”“洗衣機”“碗筷”等詞語貼在家里相應的位置。教師還建議家長帶學生出去游玩,或去超市買東西,或散步,或逛街時要隨時隨地地引導學生們去識字,如廣告牌、食品袋、玩具等。
我曾經幫助學生們動手制作了識字本。讓學生們收集從生活中搜集到的名稱和商標,如食品包裝袋、衣服的商標等,通過粘粘、貼貼、畫畫的形式記錄到識字本上,并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動手與交流,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了。
五、字形識字
漢字是象形文字,其顯著的特點是字形和字義的聯系非常密切,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和表意性。指導識字時,讓學生充分觀察分析字形,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這些識字方法讓學生了解生字的間架結構,熟記于心。特別是形近字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用分析字形的方法來區別形近字是個不錯的途徑,先讓學生觀察字形,找出二者的不同,再讓學生說出其偏旁部首了解生字的意義。如學習“喝”“渴”時,通過學生的觀察與區別,認為通過偏旁部首進行區分比較深刻:“渴”是口渴了需要水,而“喝”則是用口來喝水。這樣學生學會了識字的方法,再運用于自己的學習中去,從多方位調動他們學習生字的積極性。
六、字典識字
字典是我們學習的好朋友。在與學生學會了部首查字法后,鼓勵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要通過字典自行解決,這樣對每個字的偏旁部首、結構、音節以及生字的意義都掌握得比較熟練,提高了認字、記字的能力,教會了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闭Z文教學的根基是識字教學,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為了使“語文”的大廈堅不可摧,讓我們各盡所能、各顯神通,使識字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語文學習的精彩,從識字開始!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