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
【摘 要】近幾年隨著教育的發展以及改革,微課逐漸在課堂中普及,微課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以及傳授式教學已經滿足不了當今教學的需求,微課的利用,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解決重難點,就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主要以視頻為載體,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本文就高效微課“豐實”高中歷史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效微課 高中歷史 教學
微課以鮮明的教學特點以及豐富的教學,形象且生動的教學情景豐實了課堂教學,從而能夠真正的體現出微課的價值以及優勢,從而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景營造以及情感滲透等存在的不足。本文就微課在歷史教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微課是信息時代發展和教育事業需求的必然產物
1.微課的理論基礎
微課的應用其主要的價值不在于知識點的講解,其所涉及到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此學生要利用微課的學習方法學習其他的知識,從而達到觸類旁通以及舉一反三的效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學習問題,微課的應用,恰恰解決了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夠通過微課不斷的擴展思路,將解題的技巧記在心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微課的誕生是時代的呼喚
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的發展逐漸的滲透在人們的生活周圍,微課就此應運而生。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方便且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教師通過將所有的內容以及知識點,整理歸納后制作成微課,通過制作微課,再上傳到學校的網絡上,而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從而選擇一些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科自主學習,不斷的提高學習效率。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若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時,需要向教師提問。而有的時候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的誤差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夠準時的完成作業,而作業會積累的越來越多。微課的應用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同時也沒有積極性,其學習效果也就相對比較差。
二、高效微課“豐實”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1.微課巧妙運用視聽資源,激發學習興趣,營造濃厚氛圍
如今中學生的思維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這個過渡階段中,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還相對比較難理解。而微課的應用,則恰恰解決了此問題。微課最顯著且最有特色的特點,即圖文并茂。根據形式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從而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動感畫面,以及聲聲悅耳的音樂,教師利用微課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如教師在講到《多姿多彩的中國古城和古村落》知識點時,教師可結合“鳳凰古城”以及“婺源”等多個古城以及村落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在制作的過程中則可在教室內播放一些相對比較歡快的音樂,為學生營造一個教學情景,使得學生在課堂中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視覺上的沖擊。除此之外,學生的積極性也被完全調動了起來,通過微課的多功能應用,對常規課程形成有益的補充,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在上到《歷史就在我們身邊》的章節時,教師可引用《歷史絕對不簡單》這一知識點,通過微課,將過去的歷史人物逐一的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學生就會對這知識點加深印象,將無聲的教材內容轉化成一個有聲有色的畫面,從而帶著學生進入到語文情境當中。
2.微課創設精準思路,突破重點難點,巧妙釋疑解難
微課的應用,能夠將抽象的歷史知識轉化成簡單的歷史知識,能夠化難為易,為解難題創設創造一個巧妙的突破口[4]。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講到選修四中的《盛唐偉業的奠基人--唐太宗》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正確的引導學生學會理解隋朝為何最后滅亡?學生根據課文回答:隋煬帝的暴政。其次,教師通過微課,放映隋煬帝在當時那個時代的照片以及后世人對他的評價:后世道不盡的京杭大運,隋朝那段傷心往事。曾有古書中記載:“好內遠禮,逆天虐民,去禮遠眾。”而在歷史上,則有三人得此謚號,其中一位則是隋煬帝。
通過這樣的講解方式,從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靜止平面內容的教學方式,由平時的教學直接的跳入到時空中,從而使得整個教學興趣盎然。
3.微課實現內外溝通,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素質
如今的歷史教材聚集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是文化載體。在歷史教學當中,信息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且容量極為豐富。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的運用了微課的主要優勢,讓學生在同樣一個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豐富自身的知識,擴展自身的眼界,從而實現課內外之間的溝通,提高課堂效率以及素質[5]。同時也應不斷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讓學生利用網絡優勢查閱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與教師進行交流在,或是在網絡上交流,這樣可有效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例如教師在上到《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這篇文章時,教師先讓學生進行預習,接著在上課之時,將這篇文章用一句話進行總結和概括,同時需要對十月革命的勝利寫一首贊美曲子。這樣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接著教師將知識點進行整理,并制作成微課,在上課之時用微課顯示出學生的作品,結合十月革命的背景,讓學生能夠對這篇文章了解透徹。
三、結論
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微課的應用在課堂中普及,突破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圖像以及聲音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的特點,為學生營造了情景教學,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感官需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改變了以往課堂中沉悶的學習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得高效微課的應用讓歷史教學“活”了起來,同時也豐富了歷史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奇宏. 高效微課“豐實”高中歷史教學[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3(3):79-79.
[2]石秋蘭. 高中歷史PPT微課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2(11):166-167.
[3]匡玲娟. 淺析高中歷史使用微課輔助教學——以岳麓版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為例[J].教育,2017,3(2):00288-00289.
[4]孫艷杰. 淺談微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學苑教育,2017,2(9):27-27.
[5]余雅卿. 借力微課,成就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3(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