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英
在我們的印象中,語文課堂應該是書聲瑯瑯,奇思妙想,神采飛揚的,是最浪漫的課堂。一個學生,如果愛朗讀,朗讀很好,他的語文成績也一定不錯。學生喜歡朗讀,投入的朗讀幾乎成了一節語文課成功的標志,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具體表現。然而,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卻常常聽到教師們抱怨學生懶讀書,不愿讀書,讀書的聲音像蚊子一樣,讓人喪氣。因而語文課堂往往缺少朗朗的讀書聲,缺乏語文的浪漫氣息。這是因為教師沒有準確領悟語文課的精髓,在語文學習中,重視“說”或“寫”而忽略“讀”。對“讀”缺乏正確的認識,對朗讀沒能引起高度的重視,沒有真正走進朗讀境界造成的。
其實,朗讀能力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方法。它貫穿在認識、理解、感受、鑒賞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另外,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要“讀熟、背誦一定數量的課文”。可見,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良好的朗讀習慣中,學生的口語會得到提高,從而提高語文成績,提升學習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學生與文本的平等對話,還是學生創造自己生命的過程。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朗讀教學,還語文課堂瑯瑯的書聲,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其在“讀”中收益,在“讀”中成長。
因此,作為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應注重朗讀教學。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讀”這一重要環節呢?
首先,要從思想上樹立起以“讀“為本的理念。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讓語文課堂始終洋溢著瑯瑯書聲,要讓學生自己去讀,反復體味,內心融入。教師只須給予恰到好處的指導,必要時給學生范讀。使學生如臨其境,提高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教導學生專心“讀”,用心“讀”。讀中有思,思中有讀,讀思結合,不要“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對學生的“讀”要提高要求,要求學生要準確、流利、有感情,抑揚頓挫,表情達意,促進聯想。教師對“讀”的教學也要提高要求,要循序漸進,有層次的進行訓練: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心神領會。
再次,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從中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這樣,在閱讀中既讓學生積累了語言,又提高了人文素養,使其終生受益。
要做到這一點,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讀少講
一節課四十分鐘,學生多讀多悟,用二十分鐘以上,教師抓住重點講解,控制在二十分鐘以內,要堅持把課堂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如在教授周密的《觀潮》時,筆者幾乎都在引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潮水的雄偉壯闊,感受大自然的偉力,感受人類的超人勇氣,在腦海中形成錢塘潮的形象。如果只是一味的講解,學生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體會到的,唯有朗讀,大聲的朗讀才能做得到。
二、給學生一定的點撥
如杜牧的《赤壁》一詩,用了典故,難以明白其真義。這類比較深奧難懂的詩,宜于先把背景、詩意講清楚,然后再讓學生閉上眼睛誦讀詩歌,仔細把玩詩中的復雜感傷無奈之情。學生自然可以不用多言傳也能意會。
三、給學生的“讀”營造一定的氛圍
如教讀余光中的《鄉愁》時,可以配上《故鄉的云》這首歌的配樂。再如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現代詩,表達的是熾熱的愛國情感。在學生朗讀時,如運用多媒體播放祖國六十大慶閱兵大典的視頻做背景,配上雄偉的軍歌進行曲做背景音樂營造氣氛,一定可以激發學生內心強烈的愛國情感,使朗讀提升到理想的境界。
四、強化“讀”的目的性,注意“讀”的層次性,追求“讀”的理想效果
如教學詩經兩首《關雎》、《蒹葭》時,就應邊進邊讀,聽錄音朗讀,少講多讀,層層推進,最終誦讀,在反復的誦讀中,領悟那奇妙的意蘊。這樣的朗讀教學還特別適用于描繪奇山異水的文言課文,如《答謝中書書》、《小石潭記》等等,都應該在朗讀中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進入朗讀的理想境界,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提升語文能力。
“讀”的功能與成效,不只體現在文言文與詩歌的教學中,在現代文的教學中一樣是不可替代。只要教師引導得當,朗讀是深入了解文本的好途徑。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感情細膩,學生不容易領悟。讓學生“看”課文,學生對文章常常是沒有什么感觸,甚至有的學生還會對“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的描寫感到好笑。因而過多的講解也是無益的。應該指導學生調整情緒狀態,進入角色去朗讀課文,特別是對關于父親背影的一段描寫:“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反復誦讀,反復體會。這時你會發現,讀著讀著,學生的臉色莊重了,聲音低沉了,文章中的父子深情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學生,引發了學生的共鳴。
總之,朗讀教學一直是我國語言教學中最傳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朗讀方面,古人也給了我們最好的示范。現在的中學生,如果能做到反復讀、大量讀,有感情地朗讀那些好文章、好書,那么對于語文學習的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高的。我們要發揚中國語文傳統的朗讀教學方法,把握朗讀這把金鑰匙,還語文課堂瑯瑯的書聲,這樣,語文教育教學就會成功在即,獲得更高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