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童玲 煉晨實習記者 徐娜
調查
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對象:福建省農資集團泉州分公司何加平

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市場分析:
當地主要種植茶葉以及葡萄、柑橘等經濟作物,用肥以高含量肥種為主。目前當地正處于用肥淡季,預計到7月-8月,當地將迎來用肥旺季。但是據了解,目前當地基層鋪貨尚未開始,主要因為化肥價格波動較大,所以基層零售商為了規避風險,平時不會儲備大量化肥,而農民也是基本等到臨近用肥才會開始拿貨。
后市預測:
記者了解到,當地今年上半年化肥銷量較往年相比下滑嚴重,追根究底,其原因在于農副產品的價格低迷。水果的價格持續走低,導致果農種地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投入有所減少。此外,近兩年,茶葉也不值錢,茶農收益較前些年也降低很多,茶農用肥量也有所消減。何加平表示,從整體來看,今年的化肥市場后市不太樂觀。
調查
地區:浙江省金華市
對象:金土地農資連鎖公司錢建設

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市場分析:
當地的種植結構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水稻、葡萄、苗木等作物。今年肥料的銷售情況對比去年來說較為困難,造成銷售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賣不上去,導致農民用肥量下降。從銷量上來看,當地高端品牌的銷售情況較為不錯,這主要取決于經銷商的推廣力度、品牌知名度、市場承受度。
后市預測:
整體來看,今年浙江省化肥銷售行情不容樂觀,而影響銷量最主要的因素是化肥的使用者農民。農產品產能過剩,競爭激烈銷售困難,價格賣不上去,甚至發生滯銷情況。錢建設表示,只有農民掙錢了,化肥使用量才會提升,而當前農產品行情不好,農民收益不高,直接影響到化肥市場的銷售。
調查
地區:江西吉安市
對象:泰和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郭榮

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市場分析:
當地主要種植兩季水稻,收獲時間分別是:早稻為7月上中旬,晚稻為10月上中旬。目前用肥已結束,化肥市場處于淡季。當地還種植少量甘蔗、馬鈴薯等作物,將會在秋后開始用肥。目前來看,今年化肥整體銷量較往年持平,沒有大的起伏。此外,當地尿素平價銷售,但仍處在有價無市的階段,市場不樂觀。
后市預測:
受用肥期結束影響,尿素后市價格不會上漲太多。生產受環境保護因素影響大,這同時也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肥料市場中生產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營者偏多,市場競爭激烈;其次是農業整體基礎差,農業知識薄弱。所以,培育新型農業種植主體或將成為推動肥料銷售的關鍵。
調查
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對象:龍益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邱毅榮的為經對用

價格行情: 單位∶元/噸
市場分析:
當前處于柚子用肥末期,今年果農用肥積極性不高,一是因為當地丘陵較多,澆地成本太高,農民基本靠天吃飯,今年上半年氣候干旱,導致果農施肥量減少,二是去年白柚價低,農民用肥積極性也受到影響,部分果農嫁接附加值較高的紅柚,嫁接后的柚子樹要2年后才會結果,這期間用肥量很少。上述因素導致今年銷量較往年下降3成。
后市預測:
當前市場已飽和,在總體用肥量下降的情況下,很多單一依賴某種產品銷售的小公司很難維持,而較大的集約型公司因覆蓋面廣、化肥品種多、客戶群體穩定,銷量下滑幅度相對較小。當地7月-8月降雨量少,若后期降雨充足,農民會施一次肥,若降雨量不足,在柚子采摘前,基本沒有用肥需求,基本以零星補貨為主。
調查
地區:浙江省溫州市
對象:佳籃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黃壽貴

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市場分析:
當地種植的作物品種比較豐富,其中尤以西紅柿的種植面積居多。近幾年西紅柿銷量較為可觀,化肥銷售情況受農產品銷售的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市場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然而銷量要想突破還是有一定困難。經銷商聯合廠家主要通過講座和促銷活動,給農民普及正確用肥知識,促進化肥銷量。
后市預測:
接下來,當地肥市基本保持穩定,價格以及銷量變化不大。因為存在相當一部分缺乏相關資質的小廠家違規生產,導致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影響了農資市場的正常秩序。要想在本質上提高化肥銷量,首先就要打掉違規生產化肥的廠家和作坊,剔除落后產能,全部達到環保標準,農資產業才會實現良性發展。
調查
地區:江西省南昌市
對象:安義縣興農農業生產資料連鎖有限公司余斯健

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市場分析:
當地早稻用肥在4月底結束。往年農民會在用肥前就將肥備好,但今年農民購肥積極性不高,這可能與去年水稻價格偏低有關。在當前農資行情不穩的情況下,農民購肥積極性一般,但相較而言,種植大戶比較認可大品牌肥料,散戶選擇小品牌肥料較多,經銷商拿貨情況尚可,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
后市預測:
對于后市走向,余斯健認為將以穩為主。目前肥價與前期相比沒有大的變化,預計后市價格波動不會太大。銷量方面,因國家提倡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有機肥替代化肥,且用肥主體逐漸由普通農戶向大農場主轉變,他們直接從廠家拿貨,將導致經銷商銷量逐漸減少,若經銷商不做好轉型升級將難以為繼。
記者點評
本周,記者對福建、浙江、江西地區的尿素和復合肥市場進行了調查采訪。
記者了解到,浙江、福建地區成規模的大化肥廠家不多,所以基本銷售外地化肥。化肥作為作物生長中必不可少的農資產品,其生產標準一定要嚴格,有經銷商表示,選擇外地大廠生產的化肥既是對農民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而且大部分農民對于高質量的外地肥還是有需求的。
江西地區二季稻播種即將開始,屆時將會迎來一個用肥的高峰。有經銷商反映,往年這個時候經銷商會儲存肥料,但是今年恰恰相反,上半年都在拋貨,各級經銷商儲備量都很少。近期尿素價格上漲,帶動了復合肥價格小幅上漲,但與去年同期持平。因很多經銷商一季稻和二季稻用肥同時拿貨,加上響應國家環保號召,肥價有上漲趨勢,所以經銷商觀望者多,拿貨積極性不太高。農民大多也還未開始囤貨,普遍隨用隨買,只有少部分農民在播種早稻時購買了全年肥料。此外,江西以種植水稻主,因水稻不同于其他作物,濟附加值較低,肥料效果很難比,所以經銷商為節約成本,肥品質不是很高,傾向購買較為大眾的、價格低廉的肥料。
農資價格鏈前端的生產廠家以及經銷商今年都很困難。從生產廠家來看,首先面臨的是來自環保方面的壓力,政府督促廠家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其次是市場方面的壓力,市場化的發展,使得生產廠家如果沒有優質的產品源源不斷提供給市場,就注定會被市場所淘汰。化肥生產廠家要想生存就必須保證生產環保化,符合國家標準,同時還要根據市場反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生產出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從經銷商來看,傳統渠道的銷售情況每況愈下,經銷商依賴零售商的銷售模式已經落后,經銷商一味地走傳統化銷售,利益將不能保證。作為經銷商來說,要想在如今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來,就必須拓寬銷售模式。
還有經銷商反映,當前的農資市場整體處于供大于求局面,市場上正規的大廠家和違規家庭式小作坊并存。部分農民貪圖便宜選擇低品質的肥料,對農作物的生長會產生不利影響,除此之外,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對環境也會產生極大的危害。農資產業要想健康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就一定要淘汰掉落后的產能。